APP下载

特色办园勿被“特色”锁定

2019-09-10

教育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办园特长特色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幼儿园经历了从开展园本教研制度研究到园本课程研究,再到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探索历程。这其中,既包括成功的收获,也存在一些误区。不难发现,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着片面理解特色、盲目追求特色和突出个人意志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幼儿过早地被特色限制,被专项定格,全面发展受到威胁。

幼儿园的“特色”是科学打造的吗?特色办园就等于特长办园?特色办园热背后又应有怎样的冷思考?针对特色办园过程中可能出现或遗留的种种问题及误区,本刊编发了这一专题,以期为社会、园所及家长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视角。

作为各类幼儿园在创新方面的发力点和招生的撒手锏,特色办园成为不少幼儿园避开正面竞争的有效策略,于是“特色课程”“特色教育”“特色幼儿园”等接踵而来,看起来一片繁荣景象。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些“特色”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吗?

调研发现,许多幼儿园存在着片面理解特色、盲目追求特色和突出个人意志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到底应该如何定位“特色”?

刘占兰:幼儿园的特色不是单指特色班、兴趣班、特长班,也不能独立地称为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特色幼儿园的形成不是一种“线性”的过程,而是多层面、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网络工程。幼儿园特色发展应该是对各个教育要素,包括幼兒园的环境创设和氛围营造、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幼儿园课程与游戏、幼儿园与家庭及社区的关系、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管理等,进行整体思考和系统规划、设计。

幼儿园在教育实践中一旦形成特色,将在文化、环境、课程和教师这几个可见的要素中得到全面体现。比如说,环境创设,就绝不仅仅是装修装饰,更多的是幼儿园的“软件”——文化氛围、环境和孩子的关系、孩子在环境中留下的痕迹等,这都代表着幼儿园的环境特色。

特色可以没有,但质量绝对不能没有。作为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幼儿园教育,任何片面、狭窄的做法都是不适宜的。幼儿园特色发展必须摒弃片面的发展观,对幼儿园进行整体规划,扩展教育视域,深化和提升发展主题,实现从特色材料、特色活动或特色课程向幼儿园整体优质发展和体系形成的跨越。

莫源秋:特色是指某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之处,它是一个中性词——不能说,特色就是好的。事物的特色既可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也可以表现为人多我少,人有我无。和“有”一样,“无”也是一种属性。办园特色应该体现在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园,也可表现为整体优于其他园,是独特性与优质性的统一。

衡量一所幼儿园是否具有特色,不仅要看特色项目的成绩,还要看整体的办园水平。真正称得上有特色的幼儿园,其保教质量的总体水平相当高。如果一所幼儿园仅仅在特色项目上成绩优异,而总体办园水平低、保教质量差,甚至不如普通幼儿园,那就是以牺牲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代价换来“特色”发展,不应提倡。特色办园一旦形成就应该具备稳定性,体现在日复一日的各项活动细节中。

从众多特色园的发展状况看,存在哪些弊端或者误区?

刘占兰:首先,片面理解特色,忽视对幼儿园教育的整体规划。通过实际考察和分析可以发现,有些特色是适宜的,有些特色最初是适宜的,但后来逐渐窄化和僵化,还有些特色从理念、方向到内容、形式都是不适宜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类特色发展的共同特点就是关注某一点或几点、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而缺乏对幼儿园教育或课程的整体思考与规划。

其次,盲目追求特色,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原则。比如,幼儿的学习环境单一化,搞什么特色,环境布置中就充满了什么内容;幼儿获得的经验片面化,搞哪方面的特色,就比较多地让幼儿进行哪方面的活动,缺少其他方面的学习活动和相关经验的获得。

再次,突出个人意志,忽视园所共识和共同愿景。有些园长将自己擅长的领域或个人倾向确定为幼儿园的特色,缺少对幼儿园发展历史或长期经验积累的充分分析与讨论,没有与幼儿园其他管理者和教师团队达成共识,使幼儿园的发展方向缺乏历史的渊源和共同智慧培植的沃土,甚至出现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特色创建必须是园长个人想法与所有教职员工以及家长形成的共同愿景。

莫源秋:第一,急功近利,知识特色、技能特色比较多;第二,过于迎合家长的教育要求。幼儿园有责任引领家长,而不是一味按照家长的喜好而成就特色,比如在认字、计算、艺术技能等方面,家长往往并不专业;第三,幼儿情感态度、人格、创造性等看不见的东西,极少有幼儿园将它们作为特色,但实际上却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第四,对办园特色没有整体规划,缺乏理论指导以及规范的操作体系;第五,没有专业权威机构认证,多是自说自话,自我标榜。

如何看待特色办园与特长办园之间的关系?

莫源秋:特色办园并不等于特长办园。特长教育更强调某项技能的加强培养,并让其成为个人或群体中的优势教育。而孩子有特长仅仅表现在办园特色的一个方面,甚至特色园的孩子也可以没有任何特长——虽然没有技能特长,但可以在心态、人格、情感等不易看见的方面保持特色。如果特色教育与特长教育之间只能选择一项,我认为应该选择特色教育。因为现实中,许多幼儿园的特长教育多是拔苗助长,从长远来讲,这种教育效果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王成刚:特长教育注重片面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牺牲幼儿的均衡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孩子接受各种外在压力,规避自己兴趣和本能的被动学习模式,与我们的教育理念相违背。

就像古希腊人认为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品是人。今天,我们却不问怎样使一个孩子成为完整的人,而是问我们应当教他什么技术,使他成为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的世界中的一颗光滑耐用的齿轮牙。如果我们仅仅只是训练孩子的一技之长,无异于在孩子身上继续实施这种一开始就不利于他们发展的教育。这种完全被动的机械训练,不仅与特色办园的初心相距甚远,而且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农村幼儿园与城镇幼儿园相比,在特色办园过程中是否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莫源秋:农村幼儿园要办出特色,第一,明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比如充分运用土地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自然风光等;第二,关注农村幼儿成长最迫切需要培养的素养,以及农村幼儿健康成长特别需要的教育要素,以留守儿童多为例,爱就可以成为一种特色。

王成刚:与农村幼儿园相比,城镇幼儿园在经费投入、师资、生源、声誉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农村幼儿园因发展滞后,在难以保证正常保教活动开展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提出特色办园尚值得探讨。此外,农村幼儿园在创办特色的过程中,如何与乡土文化融合,形成乡土特色;谁来协助和支持农村幼儿园等都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幼儿园如何在百花齐放的市场中,走出一条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特色发展道路?

莫源秋:幼儿园创办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打造本园的特色。

首先,特色幼儿园应该具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安吉游戏”之所以能够引发大家的共鸣和追捧,在于教师放手孩子、把游戏还给孩子,这真正契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发展趋势。

其次,具有与本园特色相匹配的办园物质条件,利用现有特色环境打造特色幼儿园。主要包括:场地设施、教学设备设施、各种设施布局。比如,农村幼儿园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可以创办“种植特色”;为打造特色幼儿园,重新建构与本园特色相匹配的教育环境等。

最后,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建设特色幼儿园本身就属于教育改革,没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同难见成效,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王成刚:作为特色办园的主体,幼儿园应探索反思,教师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巩固自身稳定性。此外,特色是在幼儿园连续办学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特点。

所以,就幼儿园特色建设而言,其发展应该是一个回溯过去、立足现在和指向未来的过程,既有对过去的批判与继承,对现在的分析和思考,又有对未来的憧憬,是一个不断扬弃,大胆吸收、持续浸润、逐渐累加的动态化历程。

猜你喜欢

办园特长特色
老板的特长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特长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钱就是特长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