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心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9-09-10刘述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肺部感染临床护理

刘述虹

[摘要]目的:讨论胸心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护理策略及护理效果。方法:筛选出于我院进行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12例患者术后产生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给予全部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进行干预后,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潮气量、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结论:对胸心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削减术后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胸心外科,肺部感染,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171-02

医院是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患者高度聚集的场所,故而极易聚集各类致病菌。住院治疗的患者受自身病情及身体条件的影响极易产生院内感染,致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难度。术后肺部感染属于较为常见的院内感染,特别是胸心外科收治的患者多为心脏、食管、肺、大血管、纵隔等先天性或后天性脏器器官病症,涉及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两大系统,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手术范围相对广泛,手术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相较于其他科室疾病,胸心外科术后患者更易发生肺部感染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胸心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护理策略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护理措施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人选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68:32,年龄均数为(47.38±2.09)岁,其中包含食管占位患者25例,贲门占位患者19例,胸腔积液患者21例,肺大泡患者15例,肺癌患者20例。人选患者中有12例患者术后产生肺部感染的不良反应,肺部感染包含左下肺感染、右肺部感染及双肺感染。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1)首先应对肺部感染的诱发因素展开调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调查发现,肥胖、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手术治疗等均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肥胖患者,应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食谱,尽量避免暴饮暴食,以便有效控制患者的体重;对于吸烟患者,应与患者展开积极沟通,提醒患者戒烟;对于本身伴随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应进行心理辅导,同时给予患者祛痰、止痛、消炎类药物,以便缓解患者的肺功能;对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加强术后呼吸道的管理,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排痰等方法的运用,提高患者肺功能的恢复。(2)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对患者开展胸心外科手术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以便提升患者对胸心外科手术的认知水平,纠正患者的不良就医行为,帮助患者选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感及信任度,密切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情况,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心理疏导,以便缓解患者的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及诊治依从性。

1.2.2术后护理(1)体位护理:术后应使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待患者全麻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将体位变换为30°的低卧位,待患者适应后,将体位变换为45°的半卧位。(2)气道护理:给予患者相应的雾化剂,以防发生气道感染。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或给予患者排痰机,以便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相关护理人员五指分开按压伤口处,鼓励患者咳嗽,或嘱其抱枕咳嗽,减轻咳嗽对伤口振动引起的疼痛。(3)疼痛护理:相关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反应,若患者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感,应遵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以防因剧烈疼痛而对呼吸道造成负担。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评分情况。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PEVl)、潮气量(VT)、肺活量(VC)。生活质量评价标准为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含健康指数、情感得分、社会指数、生活满意度等项目。各项目的分值区间均为0~100,生活质量的良好度与分值呈正相关关联性。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软件对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檢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对照 进行干预后,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潮气量、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如表1所示。

2.2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评分情况对照进行干预后,患者的健康指数、情感得分、社会指数、生活满意度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如表2所示。

4讨论

有研究指出,病理生理变化是致使胸心外科术后患者产生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常见的病理生理变化包含呼吸类型、呼吸道通畅状况、非机械灌注等。此外,术中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也与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术中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主要为阻碍患者舌下神经的正常活动,致使患者肌肉松弛,甚至引发呼吸道堵塞,影响黏液纤毛的清除功能。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人选患者的相关诊治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发现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主要集中在黏液纤毛的清除功能衰减、麻醉剂抑制呼吸、手术创伤等三方面。相关研究证实,对胸心外科术后患者应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发现,进行干预后,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潮气量、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患者的健康指数、情感得分、社会指数、生活满意度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这一结果再次表明,对胸心外科术后患者应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恢复进程,同时能够有效削减术后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大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示呼吸道管理护理干预模式有效、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

综上所述,对胸心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呼吸道管理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削减术后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恢复进程,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肺部感染临床护理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
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限制的方法及临床护理分析
综合排痰护理用于尘肺伴肺部感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小切口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