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观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9-09-10欧德成
欧德成
【摘要】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容乐观,一提到作文就头疼,苦于作文,烦于写作,写作兴趣更无从谈起。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观察生活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8-149-0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段话对小学生作文的性质,进行了明确地阐述与界定。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曾令许多教师头疼不已,该如何打开这扇神奇之门,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更好地让他们将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展示出来,是我一直探究与实践的,今日将这些收获汇成文字。
一、从日记开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每天里最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一件两件事记下来,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材料的习惯。日记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的特点进行引导,从基础开始,不作统一规定,但必须是真实的。从句入手,然后扩展到片段,进而发展到篇,这一引导过程,其实就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的过程。一篇篇日记洋溢着孩子们的童心、童真、童问、童趣,字里行间充满了他们的欢欣、喜悦、疑惑与感恩。一篇篇日记就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他们将自己色彩斑斓的生活,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真实的呈现在你的眼前。日记不仅仅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好见证,也是他们的第一部书。
提高习作能力还要与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观察,其实就是将习作大致叙述出来,再将多种形式的评价融合进去,这样个体行为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与热情。
二、从生活题材入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精彩分层的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就看你怎样将这些流光溢彩的场景栩栩如生的描述出来。
1.从身边起,从小事起,写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心理体验。这些素材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学生不陌生,写起自然言之有物,活灵活现。即:写我所见我所想我所历我所感。例如写《一次最深刻的经历》习作课上,一个学生写了昨天放学时风特别大,他发现天空都变色了;而另一个学生则写了自己顶风走在回家路上的经过,他没有写风如何如何大,而是通过写自己艰难的行进,一棵大树在风中的哭泣以及两个黑色塑料袋在空中的叫嚣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风的肆虐,风得危害,结尾时,他谈了自己感想——“如果人类还不能自觉保护绿地,合理采伐,或许有一天我们连在风中哭泣的机会都没有了。”由此不难看出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它直接反应在学生的表达中。
2.从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入手。文题不宜生涩过大。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加之生活环境的影响与局限,作文难免有一定的为难情绪,有时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想象。因此,从他们最熟悉的事物入手,学生言之有物,叙之有情。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流。例如《第一次——》习作课上,一名学生通过第一次幫妈妈买柿子的经过,将聪明善于因势利导的母亲和机灵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的女孩这两个人物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读罢不由令人如亲眼所见,由衷赞叹。
三、明确习作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写作之本。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和认识写作对象,捕获作文题材,才能使写作之泉不致枯竭.为此作文教学应从丰富学生的生活入手,培养学生观察技能,让学生自己到生活中捕捉题材。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而且要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中激发想象引出联想,不仅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且要透过表象,运用联想的手法,抓住事物的本质,了解其内涵和外延,得出正确的认识,同时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都要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以丰富知识积累素材。过去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作文没有素材可写,其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不懂得观察方法。即是观察也往往只是获得粗浅的、零星的表象,缺乏大脑的联想、组合、加工的能力,只知此物就是此物,不知道由此物可以派生出更广阔更深层的信息含量。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对象上;其次指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抓住不同的事物的有趣、有味的一面。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也就找到了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如在《昙花一现》一课后,我指了指放在窗台上的仙人球,引导学生回忆:“这几盆花在教室窗台上放了一个暑假了,有谁给它浇过水?”以此引导学生抓住这两种植物的第一个特点:耐旱。然后我指名回答:“假期结束了,谁见过他它们枯黄了?”让学生抓住仙人球的第二个特点:四季常青。最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仙人球的干、枝、叶和花形状,得到第三个特点:它的茎像—个个小球;花与白百合极相似,但比百合的的花稍小一些等。因为观察得法,同学们的作文都写得比较具体、准确,同时又写出了对仙人球的赞美。
在习作中,要鼓励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勇于创新,观察是一切创新之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对驰骋想象的翅膀,在未来的世界里,他们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
[ 参 考 文 献 ]
[1]写作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荣生,2014.
[2]刘温.让习作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J].华夏教师,2017(11).
[3]白倩.谈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策略[J].才智,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