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

2019-09-10杨碧玉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7期
关键词:特征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引进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企业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在完成试点以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与企业的性质不同,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也不相同。因此,如何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内部控制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高层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探讨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以及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征;措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发展,通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的综合同力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综合围力的增强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在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事业单位的发展停滞不前,给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探讨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以及有效措施,目的是为事业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管理服务,保证事业单位的有序运行,提高总体的社会服务能力。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以及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一、简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定义以及意义

(一)简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层级管理以及保障各部门能正常运行而采取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其主要是通过事业单位上下级之问相互制约关系而展开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能有效维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目前已经被大多数事业单位上层管理人员所采纳以及使用。事业单位通过推行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员一厂-的行为,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通过了解事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为优化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思想基础。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業单位的管理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我国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可度与满意度。事业单位作为我国资产的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保管资金,正确使用资金是人民群众衡量政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帮助事业单位管理好资产的使用情况,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为人民打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

2.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可有效保证我国各项政策的实施,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

3.内部控制制度是新时期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财务管理的需要,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国家预算资金的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改善财政管理的预算流程,保证预算结果的正确性与真实性,保障各项业务稳定高效的开展。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

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在企业管理中推行内部控制制度试点工作以来,事业单位开始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摸索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总结了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多元性

在对事业单位实施控制的过程中,其控制内容或控制形式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只控制某一部门或某一项目,而是对整个事业单位所涉及的部门以及项目进行控制,其控制范围较为全面。此外,内部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决策以及各项活动进行控制,并对其提出参考建议。

2.经常性

这是从时间上来说的,内部控制并不仅仅针对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和分析,而是对事业单位的经营与发展进行不问断的控制。

3.内在性

内部控制是无形存在的,其并不会明目张胆的存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内部控制往往存在于各项管理活动中,且在关键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同时,管理者是内部控制表现与行动的实施者,内部控制常常通过管理者的意念开展的。

4.联系性

人们对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进行归类,然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虽然事业单位各部门或项目内部控制的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差异,但这并不能证明每个内部控制是单一的个体,相反每个内部控制制度之问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对于事业单位规划目标的建立具有推动作用。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

通过了解和分析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是非常明确的,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在管理上采用了这一制度,然而由于该项制度最初只在企业管理中实施过而从未涉足过事业单位,使事业单位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可供其参考的案例,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如何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上级领导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针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而言,需要认清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对本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根据单位的需求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因此,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日常管理中,管理部门可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加强学习本部门或岗位中所涉及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并采用考试的方式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业务水平;同时,建立绩效考核以及奖惩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建立健全预算控制制度

对于企业或事业单位而言,预算控制制度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因此,内部控制人员要全面掌握预算相关知识,对本单位未完成预算部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预算制度的完善需要扩大预算范围,细化预算内容,规范资金交易过程,从而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三)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是每个事业单位或企业必然存在的部门,对于本单位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安全保障。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发挥了推动作用,本文中所提到的风险管理并不仅仅只是指财务风险管理,而是指事业单位在制定目标、做出决策等所有环节都要纳入风险管理制度中。风险管理制度并非一朝一夕可建立与完善的,需要事业单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于实践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反思,并借鉴国内外先进风险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努力下逐渐成立并完善属于本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制度。

四、小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运行与发展中比较复杂,本文通过简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及意义,进一步阐述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监督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与培训,提高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的条件,不断在实践中摸索风险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曼.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农场经济管理,2018(4):30-32.

[2]贾澜.浅述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J].辽宁经济,2018,No.409(4):88-89.

[3]徐悦.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误区反思[J].时代经贸,2018,No.440(15):101-102.

[4]吕瑶.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有效执行[J].中国总会计师,2017(8):116-117.

[5]康晓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7(29):15-16.

作者简介:

杨碧玉,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广州。

猜你喜欢

特征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抓特征解方程组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春天来啦(2则)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