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观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
2019-09-10陈亚萍
陈亚萍
摘 要:随着教育生态观理念的不断成熟,如何准确的把握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之间的平衡,实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相互联系和协同进化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生态观提倡以教育为中心发展多元化的环境系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相互背离的现象,为此,本文从教育生态观视野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出发,论述了教育生态观视野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相互背离现象的发生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实现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协同发展的同时,推进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观;乡村文化;农村学校教育
所谓的教育生态观指的是以教育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多元环境系统,在教育生态观视野下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之间应当保持着相互联系、协同进化以及持续发展的关系,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学校教育面临的“离农”困境及影响,使得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无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了能够实现农村学校教育的“乡村自觉”,开展教育生态观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能够位我国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教育生态观视野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
1.乡村文化是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作为农村学校教育的不可分割内容之一,乡村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殊文化韵味,乡村文化诞生于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类发展的需要以及心理发展的需要,使得乡村文化本身就是以适应当地的生存方式以及文化内容为基础形成的。为此,在日常的农村学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以乡村地区的独特文化为依托,让学生能够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从而突出农村学校教育个性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生态观视野下,学生的教育活动应当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开展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所采取的办学理念以及管理方针与乡村文化生态链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实现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农村学校教育赋予个性化的特色。
2.农村学校教育能够为乡村文化赋予新的内涵
一方面,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有效的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借助于农村学校教育不仅能够为乡村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赋予乡村文化新的内涵,还能够实现乡村文化的有效传承。通过开展农村地区学校教育,能够让乡村文化主动的走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乡村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教育能够实现乡村文化的反哺,激发学生对于乡村文化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觉参与到农业知识学习、农业活动实践中去,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同时,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
二、教育生态观视野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相互背离现象的发生原因
1.城市化进程压缩了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无形中也加快了农村学校教育“去乡近城”的进程。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采取了“村不办小学,乡不办中学”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从空间上打破了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农村学校教育朝着城市导向的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薄弱,以至于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难以为农村学校教育提供个性化的乡村文化服務。
2.“离农”倾向变得越来越突出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使得我国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然而现有的去农化的教育模式使得大部分接受农村学校教育的学生对于基础的农业知识文化以及农业知识技术等缺乏相应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学校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没有关注文化知识以及生存技能传授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以至于所培育的青年既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又无法适应农业生产劳动,久而久之给这部分的青年造成了错误的认知,认为“教育无用”,难以充分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更不用说实现传统农耕技术和农业知识的有效更新。
三、教育生态观视野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相互背离原因的应对策略
1.在开展农村学校教育时应当突出特色化教学理念
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农村学校教育时应当突出特色化教学理念,结合农村学校周边的乡村特色来开发乡村特色课程,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乡村特色课程中,从而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文化以及农业知识技术,从而实现传统农耕技术和农业知识的有效更新。与此同时,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教师、农业生产工作者以及农业研究学者共同加入到乡村特色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在编写的过程中实现农村学校教育的有效反思,客观的认识到教育生态观视野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相互背离现象的发生原因。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乡村特色课程教学工作时应当熟悉、了解周边的乡村文化与农耕知识以及技能,结合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意识到将乡村文化融入到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中去,引导学生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
2.重点关注乡村文化的传承情况
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农村学校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具体教学资源,鼓励青少年自觉承担其农业文化的传承保护的重要责任,为此,学校可以将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以讲座、图片展演等形式提升学生对农业文化重要性的认知,从而让学生知道乡村文化传承以及传播的具体途径。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要求学生寒暑假或者是周末自觉地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乡村文化的认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压缩了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是造成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相互背离现象的发生原因之一,为此,教育工作者一方面需要在开展农村学校教育时应当突出特色化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应当重点关注乡村文化的传承情况。
参考文献
[1]吴端坤.教育生态观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J].中国民族博览,2018(08):106-107.
[2]陈俊珂.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文化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166-171.
[3]刘黎明.教育生态观下的乡村文化与农村学校教育[J].教育评论,2016(0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