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及治疗

2019-09-10丰素霞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迅速,生猪饲养与管理是保证生猪养殖经济效益,促进行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在众多猪疾病中,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具有较高传染性、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疾病,对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收益增长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该文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63

0引言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疾病,会引发猪的纤维索性坏死性胸膜肺炎,甚至导致猪出现出血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不同类型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具有不同病程,且具有不同的病症表现。养殖场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认真分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基本类型,对症下药,科学防治疾病,保证养殖场内生猪健康生长,促进地区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流行病学

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角度分析,任何育龄的猪均有可能患病,此病具有较强的易感性,不需要特殊的外界环境刺激。在养殖场中,春季回暖时期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多发季节,这主要是由于猪群中引入携带病菌的生猪,对其他猪造成传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传播渠道是气体传染,通过病猪的体液、粪便等传播;或者外界气温变化较大、猪舍内的饲养密度较大等均会引发此疾病。此外,猪舍空气潮湿、通风不良等均容易引发此种疾病。

2病症类型

2.1基本类型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可以分为3种病症类型,分别是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其中最急性型病发速度较快,病猪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病症就突发死亡。最急性型病猪会出现体温上升、食欲不振、皮肤发绀等症状。在病发后期,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犬状坐立、呆立不动、气喘、咳嗽等情况,但是,出现此类病状后,病猪的生命特征会急速消失,最终死亡,这一过程时间较短、速度较快。

急性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在养殖场中,大部分患有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猪均呈现此种病症。患病后,病猪会出现体温逐渐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停止、全身发红、呼吸不畅、气喘、鼻部出血等多种病症。病猪会在出现病症的48 ~ 96 h内死亡,此病症的发病历程较长,致死亡率较低嘲。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是在急性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症后出现的,其中亚急性型的主要病症体现为轻微发热、间接性咳嗽、食欲降低、呼吸困难;慢性型病症不明显,若患有慢性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的病猪受到其他应急因素影响,则会转变为急性型病症,出现肌肉苍白的症状,且会出现突发性死亡。

2.2病症剖检情况

病症剖检是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手段之一,主要是为研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基本病理变化,了解病症,进而更好地疾病防治。

针对不同的病症类型,剖检情况均有不同。其中最急性型病症在尸体解剖中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患急性型病症死亡的病豬会出现腹腔积水、脾脏肿大、肺脏渗液等情况,还会发现病猪的的肺脏出现明显的双侧肺炎病变情况,肺尖叶出现肿胀情况,且肺脏出现纤维性物质,有黄色液体。

急性型病症时间较长,病猪死亡后,工作人员能发现病猪尸体内出现较大的干酪样病灶,病猪的尸体内会出现脓性病变,病猪的肺脏部分会出现不同数量的纤维性物质,且心外膜与肺膜间有纤维素黏连,甚至在病猪尸体的肺脏与胸腔内产生纤维素性黏连。

亚急性型与慢性型病症的病猪死亡后,工作人员可以在病猪的肺脏与胸膜处发现黏连物质,且肺脏处出现化脓情况,甚至出现坏死性结节、局部坏死,肺脏处出现实变区,质地触感坚硬、切面易碎,结缔组织有明显增生情况。

3诊断方法

养殖场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实验室设备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诊断与检测。工作人员可以在无菌环境下,将病死猪的肺脏等器官制作成切片,利用革兰氏染色液将肺脏细胞染色,并且将涂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观看细菌情况。然后,工作人员要进行细菌培养工作,将病死猪的肺脏器官培养基接种,48 h后再将其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此时可以发现培养基上长出B溶血环菌落,且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扁平状菌落。

养殖场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鉴别的方法诊断,工作人员要明确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症特征,避免与其他病症混合,如猪气喘病、猪肺疫病等。工作人员要认真观察生猪从生病到死亡的全过程,若病猪的皮肤出现血点,且伴随着胸腔病变与肺脏病变,观察病猪是否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

4治疗方法

首先,工作人员若发现养殖场内出现病猪,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与控制。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药物试敏,保证没有过敏感应后,再加大计量,对病猪治疗,具体药物可以采用恩诺沙星等药品,且尽量在病猪的发病早期使用;还要将病猪隔离,避免出现流行性症状。若出现病死猪,应立刻送往制定地点无害化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工作人员要对病猪进行西药治疗,对病猪用清开灵注射液的肌肉注射,控制用量为15 ~ 20 mL,结合病猪的体重调整用量;若病猪的体重过小,则控制用量为10 mL。工作人员还可以结合病猪的体重,板蓝根注射液用量为0.2 mL/kg体重,连续注射4~5d,每天注射1次。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配合注射泰拉菌素,0.025 mL/kg体重,每隔ld注射1次,6d注射3次。

最后,工作人员要观察病猪的发病情况,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药液的静脉注射,用浓度10%葡萄糖注射液对病猪注射,注射量控制为300 ~ 500 mL,每天注射1次。

5防治措施

5.1 及时隔离病猪,强化消毒水平

养殖场内发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后,工作人员要全面检测养殖场内生猪体温,筛选出病猪、疑似病猪及健康猪,将病猪与健康猪分开养殖,且暂时停止引进外部猪种。工作人员还要对病猪的猪舍彻底消毒,对猪的饮食器具、猪舍进行消毒,可以利用喷洒工具将消毒液喷施到每一个角落,保证消毒彻底。工作人员还要集中处理猪舍中的粪便,对其发酵处理,且将病死猪尸体无害化处理。

5.2提高生猪养殖防疫强度

工作人员要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疾病预防工作放置首要位置,做好疫苗免疫工作,提高养殖场内生猪防疫强度。目前,临床研究方面还没有推出一款针对此病症的特效药,也没有研发出能完全杜绝此病的疫苗。因此,工作人员需到指定地点注射利用当地分离得出的病菌制作而成的灭活苗,对养殖场内的仔猪与母猪注射,进而形成防御机制,强化生猪抵抗力。

6结束语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对养殖场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疾病,具有较强传染性,若处理失误,容易引发养殖场内大面积爆发。养殖场工作人员要认真观察场内生猪养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进多种诊断方法,灵活运用实验室诊断技术,且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及时隔离病猪,重点关注疫苗免疫工作,提高生猪免疫力,做好养殖场疾病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计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7):146.

[2]刘美珠.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6):113.

[3]翟云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 (3):91.

作者简介:丰素霞(1972-),女,山东潍坊人,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