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狂犬病流行及防控

2019-09-10毛冬菊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狂犬病防控措施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在国内外广泛流行,我国将该种疾病划归为二类动物疫病,同时狂犬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疾病。在犬科类动物养殖中,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疫苗免疫接种,预防管理不当,加重狂犬病的传播流行。由于社会大众对狂犬病的认知程度不足,极易导致狂犬病的传播流行。因此,需要兽医人员做好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重点做好疫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大众的防范意识,科学处置患病犬,提高疫病处置的针对性。该文分析狂犬病的流行和危害特征,然后论述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特点;危害;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27

0引言

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俗称疯狗病,一种最古老的人畜共患病。人类通过和患病犬接触,被患病犬咬伤感染该种病毒,其他犬科类动物和猫科类动物也可传播该种病毒。感染该种病毒后,临床症状为害怕饮水,患病犬在饮水中出现吞咽肌痉挛、口渴不敢饮水,因此又被称为恐水症。由于狂犬病毒会造成患病犬中枢神经紊乱,发病后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虽然狂犬病病毒对人和犬科类动物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但是在自然条件下,该种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常见的消毒剂如甲醛、升汞、碘酒、还有酸碱环境都能快速将其灭活。另外,该种病毒对紫外线和热因素十分敏感。狂犬病病毒可感染一切温血类动物,引起人和动物共患,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最终引发死亡。

1流行现状

1.1预防不到位

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动物疫病的防控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狂犬病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并制定相对较为完善的防治措施,但由于基层地区的防疫经费不到位,免疫工作量较大,养殖户对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影响防疫工作的开展,防疫工作不到位很容易造成疫情传播扩散。

1.2散养养殖

在基层地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犬科类动物大多散养养殖,养殖地点较为分散,流动范围较广,养殖户对狂犬病的防疫意识不足,很多养殖户认为没必要对狗进行疫苗免疫接种,由于犬科类动物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在进行疫苗免疫接种中,防疫人员很容易被咬伤,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进行扑杀工作存在很大难度,使狂犬病始终处于高危流行状态。另外,由于散养模式下犬科类动物活动范围较广,很容易与其他患病犬接触,一旦被咬伤会导致病毒传播,造成区域性的狂犬病流行。

1.3养殖数量增加

在很多基层地区,农户养狗主要是为看家护院。随着近年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地区宠物狗的养殖数量也越来越多,加上犬养殖和流浪犬,使犬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给基层地区的动物免疫和疫情监管带来更大难度,增加狂犬病传播流行几率。

2危害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剧烈性人畜共患病,又被称为恐水症。狂犬病病毒可以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类动物,宿主主要是犬科类动物、猫科类动物、野生食肉动物。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大脑皮质、小脑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患病动物打喷嚏、咳嗽、流鼻涕时,常会携带大量病毒,在空气中形成传染性飞沫,实现传播蔓延。患病动物唾液中也含有大量病毒,宠物和人接触会随着唾液进入体内,导致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狂犬病致死率高达100%,死亡率极高。近年,狂犬病报告死亡人数始终处于各类传染性疾病报告的前3位,发病后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病死率高达100%。狂犬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传染性疫病之一,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人感染该种病毒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处于颠狂状态,表现为极度的惊恐,最后会因为呼吸不顺畅和心脏衰竭而死。另外,狂犬病疫情发生后,患病犬科类动物会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一旦防范不到位,会进一步造成疫情传播蔓延,引发社会恐慌。

3防控措施

3.1 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要做好狂犬病的防控工作,需要明确各级工作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保障防治狂犬病的各项工作措施能严格落实。出现疫情后,要保证相互配合,密切沟通,明确各方责任,及时控制狂犬病疫情,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蔓延。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不作为的情况发生。

3.2强化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针对社会大众对狂犬病认识不清、各项防控措施掌握不明的现象,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狂犬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发放手册、咨询互动现场免疫等方式,举办犬科类动物疫病宣传活动,向社会大众普及狂犬病的危害性以及防疫知识,使大众都能充分认识到狂犬病的可防不可治,规范养犬,及时给犬科类动物和猫科的动物注射狂犬病疫苗。还可利用免费疫苗接种的契机,向养殖户传输狂犬病的危害性,并发放犬类免疫证明。为保证社会大众能全面参与到狂犬病的防控工作中,当地动物防疫中心应扩大工作范围,在做好动物免疫接种的同时,做好宣传、上门服务等工作。

3.3严格强制免疫

结合地区狂犬疫病流行特点和人感染狂犬病的情况,应制定强制免疫措施,定期对辖区范围内的犬科类动物进行强制免疫。每年4月和9月是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高发期,因此应进行强制免疫,保证辖区范围内的犬科类动物免疫力高达100%。在免疫接种中采用集中免疫、查漏补缺和定点免疫3种方式。在整个免疫期间,防疫中心的动物防疫人员可集中时间和地点,到大型社区开展定点免疫。社区定点免疫接种后,对尚未免疫的犬科类动物进行查漏补缺,重点做好农村周边地区等隐蔽较大地区的犬科类动物免疫接种。在非统一免疫接种期间,群众可携带自己养殖的犬科类动物到街道的定点免疫点进行免疫接种。疫苗免疫接种之后,防疫部门还应做好严格的登记工作,详细记录犬科类动物的身体情况和饲主的情况。

3.4科学处置患病犬

养殖户或者防疫中心一旦发现存在疑似患病犬或者患病犬时,应立即进行封锁隔离,将患病犬送往动物防疫机构,进行针对性实验室诊断,一旦确诊为狂犬病,应及时扑杀,进行严格无害化处理。对于发生狂犬病的疫区应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和扑杀,消灭隐患。同时对疑似患病的犬科类动物和被犬科类动物咬伤的牲畜,也应进行严格的清理扑杀、无害化处理,并进行彻底卫生消毒,避免疫情传播蔓延。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饲养宠物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狂犬病危害较严重,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一旦宠物患病,将会增加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几率。为切实提升狂犬病的防控质量和防控水平,需要引导养殖户从自身做起,在宠物交易中应严格进行检疫,保障动物健康,不存在任何传染性疾病,每年定期对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接种,防患于未然。另外,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还应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引发该种疾病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严格要求养殖户执行,降低发病率,提高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華明,郭建刚,刘棋,等.广西家犬狂犬病病毒的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兽医科技,2004 (5):31-32.

[2]李学兰.浅谈狂犬病的流行及现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169.

[3] 陈冬梅.狗狂犬病的危害及防制策略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 12):150.

作者简介:毛冬菊(1972-),女,河北昌黎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预防与治疗工作。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狂犬病防控措施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
狂犬病疫苗该如何打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科学看待狂犬病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1例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过敏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