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的主流新闻传播模式创新研究

2019-09-10陆琼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9期
关键词:传播模式新媒体创新

【摘要】随着4G网络的普及,甚至是5G网络的来临,当下,新闻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然而,在挑战的背后,是巨大的机遇,如果新闻行业能够全面突破传统形式的纸质媒介,将新媒体作为主要传播模式,并利用网络技术及时收集来自人民群众的时事新闻,那么新闻行业将会迎来一场全新的革命。基于此,本文针对在新媒体背景下对主流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主流新闻;传播模式;创新;研究

现阶段,除了专职人员之外,人民群众当中同样拥有许多“记者”,他们用手机记录下现场,然后发送到朋友圈或社区当中。不仅如此,新媒体公司也在新媒体背景下应运而生,可谓是百花齐放,因此,人们对于新闻的要求也变的更为严格。若主流新闻仍然保持故步自封的状态,不思创新,那么很难适应于社会的发展,甚至将会被淘汰。接下来,本文对于新媒体背景下主流新闻的创新进行以下探讨。

1. 新媒体背景下主流新闻传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背景下,主流新闻的传播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由于受众群众的逐渐减少。主流新闻的传播模式主要是依靠是依靠电视和广播,在互联网未普及之前,受众群体甚广,然而,自从互联网与手机的普及之后,主流新闻的受众群众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我国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年轻人、高学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也主要依靠新媒体,对主流媒体的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工作人员的思想比较保守。在一些比较顽固的专业新闻人士看来,因为新闻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核查,认为一些新闻爱好人士和新兴媒体太过于业余,不愿意去接纳。并且,也很少会去与受众群体进行互动,使得主流新闻的传播方式单向化群众的感受度大大降低,如此,对于主流新闻的传播极其不利。

2. 新媒体背景下主流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措施

2.1 对自身的权威性进行强化

很多业余人员和新兴媒体所发布的新闻都是为了博人眼球,实则毫无深度,更没有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甚至是以更恶劣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虽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同时也遭受了许多读者内心的抵触。在劣质新闻的日益泛滥的情况下,对社会的稳定同样造成了影响,严重降低了新闻行业的整体水平,掩盖了众多新闻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性质极其恶劣。主流新闻则完全不同,以事实说话,及时发布有权威、有深度、有见地的优质新闻,不弄虚作假,满满正能量。因此,主流新闻需要重视到这一点,并将其突出,对自身的权威性进行强化,正确引导舆论风向为新闻行业带来一股清流,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造假新闻往往会不攻自破,经不起推敲,主流新闻要以自身权威为重,不能因为贪图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随波逐流,否则,将会面对被受众群体质疑、甚至抛弃的现象。主流新闻应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跟随时代、跳动时代的节奏,以“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的原则深入到基层当中,真实反映社会底层的情况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以认真负责的良好态度进行调查工作,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树立自身在新闻纪录和传播上权威性,让更多的受众群体感受到,取得信任。

2.2 对新闻素材进行创新

一些观念保守的新闻工作者的过程为:素材几乎全部来自于自身的调差,且调差过程复杂、繁琐,所以制作时间也会很长。而当其新闻作品已经被审核完毕之后,很多新闻已经爆料,所以此类新闻作品在时间上已经落后了,受众群体所需要阅读的是时事新闻,而并不是滞后许久的新闻。对于观念保守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作品,很多受众群体都不会买单,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一流的滞后新闻甚至不如三流的时事新闻,这也是人们对新闻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主流新闻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对新闻素材进行创新。人们习惯于在零碎的时间内获取新闻,新闻的新颖度、文字功底至关重要,所以新闻工作者在及时更新素材的同时还要对文字赋予更为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引导读者深入阅读,甚至在阅读后反复思考。并且,新媒体背景下,素材的获取防水也变得多样化和多元化,除了亲身参与调查之外,新闻工作者可以从广大网络空间获得各式各样的新闻素材。例如,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微信、微博内容中,就含有大量以娱乐为主的新闻素材;一些高学历青年经常使用的知乎、豆瓣等;全民参与的天涯社区等;深受广大人群欢迎的热门娱乐app,如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腾讯微视等。在这些网络平台中,人人都是传播体和受众体,新闻素材及其庞杂,新闻工作人员可以从中选取适合的新闻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完成优质的新闻作品。另外,在浏览相关新闻素材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还可以对受众群体进行了解,甚至互动,制作出更契合于受众群体的新闻作品。

2.3 与受众群体面对面交流,及时改进和创新

近年来,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对包括主流新闻在内的众多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有的行业乘风而上,有的行业自此消失,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时机和危机同在。现实表明,要想在新媒体时代幸存,甚至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对自身进行创新,主流新闻作为引领舆论风向的重要机构之一,更是如此。主流新闻与新媒体并不只能是“敌对”关系,可以“化敌为友”,由以广播和电视为主转变为以新媒体为主,借鉴新媒体进行传播发展,用以补足自身的短板。主流新闻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吸引受众群体的眼球,同时,因为主流新闻的优质质量,更能够得到受众群体的肯定。并且,主流新闻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成立与受众群体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倾听受众群体的声音,及时对自身做出更改。例如,主流新闻可以注册并认证官方形式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每天为受众群体推送优质的新闻信息,受众群体也可以对推荐内容进行评价,以点赞数简单的了解受众群体的想法。另外,受众群体还可以给主流新闻官方平台发送私信,主流新闻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一一回复,并将有利于其发展的关键信息记录下来,作为参考。

3. 总结

综上所述,新媒体背景下,主流新闻的传播创新已经不可避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公司的日益强大,主流新闻正面临一场集时机与危机于一体的挑战。如果主流新聞能够抓住机遇,那么其发展形势将会变得更加迅速,要想实现这一点,还需要创新的支持,主流新闻工作人员需要坚持优质质量的原则对新闻素材进行创新、并通过新媒体技术听取受众群体的心声,对新闻作品和传播模式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汝汀,袁铮.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与趋势[J]. 新闻研究导刊,2018,45(23):102-103.

[2]冯楷. 主流媒体时政微视频的继承与创新——以“央视新闻”新媒体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32(58):55-56.

[3]武怡华. 媒体议程对大学生思想舆论产生理想化传播效果的研究——评《议程设置的博弈:主流新闻媒体与大学生舆论引导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8,31(12):32-33.

[4]马百行, 周树雨. 新媒体环境下的两会传播研究——以2017年全国两会传播为例[J]. 青年记者, 2017,41(36):214-215.

[5]纪希.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以荆楚文化网络传播为例[J]. 中华文化论坛, 2017,36(53):73-74.

[6]吴雨晴. 新媒体环境下财经新闻的民生化路径——以nbdnews为例[J]. 青年记者, 2019,55(23):201-202.

作者简介:陆琼(1972.11-),女,汉族,湖北洪湖人,硕士研究生,武汉长江六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模式新媒体创新
微信公众号崛起背后
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趋势
健康养生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模式和要素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