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王丽丽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几何图形空间观念形象思维

王丽丽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和思维,要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使小学生明晰数学空间观念的概念及特征,使小学生形成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直觉认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形象思维;几何图形;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作为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和变换过程,来识别几何形体,掌握基本的几何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里的空间观念就是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促进他们逻輯思维和推理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当作教学重点,这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谈了几点看法,若这些浅显之见能够给广大同仁提供些许帮助就是最大的满足。

一、实现图形认知与实际现实生活的链接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认识和理解图形与空间知识,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和认知层次,将图形认知与小学生日常熟悉的实际现实生活或现象相链接,使学生认识到图形与空间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到图形与空间认知的现实意义,进而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认识和理解图形与空间知识的内容中来,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触摸等方式,形成对物体或几何形体的初步感知,直观认识不同立体图形及平面图形的概念、特点。例如:在让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可以预先让学生准备相关的实物,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认知,说明自己预先准备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将小组内部成员预先准备的物体摆放在一起,并学习将不同类的物体分类。如:球、易拉罐、铅笔盒、圆柱形铅笔等,使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初步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在让小学生初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几何物体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如:可以借助于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知识,让学生观察并自主实践操作,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实践活动之中,思考和了解三角形的本质属性,最终准确地把握三角形的基本特点: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并由此引出一些特殊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特征。

二、采用观察操作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

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和思维教学之中,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认识和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自主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形态,了解和把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如:在让小学生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观察,仔细观察棱与棱之间的关系、面与面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进行动手测量,获悉相对的棱的棱长,通过测量实践活动掌握和了解“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本质特征;然后,还可以让学生对长方体相对面的长和宽进行测量,并计算长方体的面积,获悉其基本特点: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教师不能仅限于表面的观察,而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使学生集中专注力,掌握正确的实践活动方法,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性思维,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其集文字、声音、视频、图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够带给学生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视听觉刺激,非常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空间概念、几何图形等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够节省教学时间,也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新知识,并建立起空间观念。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蝴蝶和蜻蜓的翅膀结构,并让他们试着总结这些翅膀的特点,初步引导学生感知“对称”,之后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再如,在讲解“垂直”“平行”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动画演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运动过程,在两条直线呈现垂直与平行的关系时,会自动变成红色,而学生也可以直观得知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直线较为特殊,他们也能够通过动画直观了解两条直线的垂直、平行、相交的位置关系。

四、促进学生数学空间思维的转化

形象化思维是小学生对于物体的感知认知,要在对物体有清晰的形象化认知前提之后,突出形象化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对几何形体的抽象化思维认知。例如:在学生初步认识到1厘米、1分米、1米的不同长度的印象之后,可以自己尝试用两只手进行比划,并形成对长度单位的概念的准确认知,能够将日常周边的物体长度进行把握。又如:在学习周长的实际问题时,要解决“足球场走一圈为多少米?”、“长方形画框周边镶边的长为多少米?”等问题,就要使学生能够回忆和想象长方形的表象特征,然后再脱离直观,形成数学空间思维的转化,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综上所述,形与体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极其普遍而广泛的内容,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和思维的培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使小学生形成对物体及几何图形的感性认知,并使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空间思维,引领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找寻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较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空间创新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几何图形空间观念形象思维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探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