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9-09-10和菊清
和菊清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了乘法口诀的基础后出现的。例1是以六只小兔身边的萝卜引出谁是谁的几倍的关系,根据3个2根,5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一般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习方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胡萝卜贴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图形,让学生说出老鹰的只数有几个2,小狗有几个4。
2、组织孩子做拍手游戏。师:请孩子们认真听,老师拍几下(3下),你们能拍2个3吗?
怎样才能让老师明确的听出2个3呢?(稍微停顿一下)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这里阳光灿烂,在这片美丽的草坪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开心的吃萝卜
看完后请回答: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关于萝卜的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胡萝卜有2个,红萝卜有6个,白萝卜有10个。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
师:不错。同学们找到了比多少和求和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另一种数量关系,板书课题:倍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摆萝卜(学生叙述,教师黑板摆放)。
师:像这样把6根红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把胡萝卜两两圈起来),就是几个2根?(3个)
引导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所以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板书)
(先由老师引导认识“倍”的概念,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体验,将“倍”与“几个几”直观的联系起来。)
2、用“倍”来叙述红萝卜和胡萝卜的关系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共有6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也可以说6是2的3倍。
3、思考:那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学生自己思考)讲述思考过程
师:大家再一起看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
白萝卜是几个2根呢?怎样摆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摆小棒,数一数。指名学生上黑板用白萝卜贴纸演示,摆一摆。
师: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
指名学生回答,将白胡萝卜两两圈起来。(板书)
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共有【10】根,我们就可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也可以说(10)是(2)的(5)倍。
4、巩固“倍”的概念。
①胡萝卜数好了,小兔子就开吃了,它先吃掉了一个红萝卜(拿走一个),那大家再想想,白萝卜变成了红萝卜的几倍了?
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
②贪吃的小兔子又吃掉了两个白萝卜(拿走两个),那现在白萝卜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呢?
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
引导小结:“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三、知识应用
1、圈一圈,做一做
绿色3个,黄色9个,蓝色12
黄色是绿色的()倍,蓝色是绿色的()倍。
2、想一想,摆一摆
第一行摆5个(课件出示)
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并指名说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
3、圈一圈,填一填
出示红花和绿花图,按要求完成
四、巩固提高
1、我会说:出示水果图,让学生用“倍”来描述两种水果的数量关系
2、小兔子吃剩的红萝卜有3个,白胡萝卜有5个,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老师要再贴上多少个白萝卜,它才是红萝卜的2倍?3倍呢?
小结:
倍的认识:倍就是把少的看成一份,看多的里面有几份,多的就是少的几倍。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根據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学设计中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动手参与、直观体验,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为此,我做到了如下几点:
1、游戏导入,连接新旧知识
在本节课的开始,通过拍手接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几个几和倍),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费时少,为后续的新知学习和练习留出更多时间。
2、情景教学,提高参与兴趣
结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境,借助直观操作--胡萝卜贴片和摆小棒,加深对新识的理解。摆小棒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与同桌讨论交流的过程既加强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学习热情更高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倍的认识,我始终抓住“把什么当成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并且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