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材新栏目的课外阅读活动策略研究

2019-09-10周庆平章峰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组织者

周庆平 章峰

摘要:教育部统编版新教材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新栏目,使语文的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为活动的倡导者、指导者、组织管理者、分享者。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探索与新栏目相融合的课外阅读活动新策略,促使新课程理念得以落地生根,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栏目 分享阅读 组织者 倡导者

教育部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设置新栏目“和大人一起读”, 将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转变观念,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新教学,新问题

基于教材“和大人一起读”的课外阅读具体实施情况,存在如下问题:

1.重课文教学,轻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教师重视教材主题课文的教学,而课外阅读的安排大致分两种,一是在课堂和孩子一起完成,一是当成作业布置。部分教师处于无指导、无回馈的状态。

2.学生喜欢阅读,阅读面狭窄

随着阅读条件的改善和阅读材料的日益丰富,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但看得最多的书籍往往是一些漫画卡通类的,阅读面比较窄。学生缺少有指导的主题阅读,阅读的随意性较大。

3.阅读形式单一,效果不佳

对于主题拓展阅读,许多教师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进行课后自主阅读,指导较少;阅读活动很少采取班级交流、演讲比赛等其他形式。这导致学生的课外主题阅读效果不佳,无法真正实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4.亲子阅读参与度不均衡

部分家庭存在完成任务、追求功利的特点,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新教材新栏目的编写初衷;部分家庭已经养成良好閱读习惯。可见,家长对阅读的认识,阅读的参与度不均衡。

二、新角色,新定位

“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环境、阅读方式、阅读目的,和课堂上的阅读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和家长都需要重新定位,分别扮演好以下角色。

1.阅读活动的倡导者

作为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愿望。如第一次接触“和大人一起读”《小兔子乖乖》时,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今天的读书自己做主,你想和谁一起读就可以和谁一起读。你想和谁一起读呢?有选择妈妈的、爸爸的、家中亲人的,还有选择老师的……学生对儿歌的阅读充满了期待。鼓励家长或其他大人一起读,养成家庭的阅读习惯。教师及时利用各种平台了解“和大人一起读”的落实情况,多多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2.阅读活动的指导者

开学伊始,教师就利用家长会,把栏目的编排意图介绍给家长。如:第一次家长会,举行“21天亲子阅读”启动仪式,让亲子阅读具有仪式感。分发富有童趣的阅读打卡单,主要用于记录阅读内容、时长。每个21天中,坚持给家长写两三封信,首先对阅读情况做一个简单反馈,其次推出模范阅读家庭。每封信都有主题,进行针对性指导,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促进亲子共读的落实。

3.阅读活动的组织管理者

教师要成为组织管理者。首先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喜爱阅读、已为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家长每周精心推送一篇关于阅读的文章,供所有家长学习。建立7个由不同阅读层次的家庭组成的阅读小组,每天有轮流值日组长,分组、定期开展各种课内外的阅读交流活动,让每日活动成为孩子和家长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经常家访,及时总结推广阅读的一些好经验与做法。定期组织评选班级书香家庭、书香个人等活动。让孩子的课外阅读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4.阅读的辅助者

陪伴学生一起读的大人,可以提示的方式助其了解背景知识,减轻他们阅读时候的认知难度。《剪窗花》中,学生对窗花并不是很熟悉,家长就可以帮助找图片、视频、文字介绍等;阅读的过程中,当孩子遇到一些认知解码方面的难题的时候,陪伴他的大人,可以做一些相应的辅助工作。

5.阅读的分享者

读时,读后,学生可以及时地把他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大人进行分享。同时,陪伴他读的大人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这种分享是一种平等的、趣味式的、非说教式分享。如:阅读《妞妞赶牛》时,家长可以和孩子采用拍手歌的形式,也可分角色边读边演,还可以联系到自己小时候读过的童谣,如《月亮走》。通过分享活动,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增加他在阅读中的收获,激发他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然,在扮演好这些角色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教师需要参与制订计划,与学生及家长代表一起制订一学期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给学生以阅读前的引导;及时跟进,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确保学生能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完成课外阅读的任务;重点关注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有困难的小组,使之能顺利开展活动;同时关注课外阅读活动开展较好的小组,为交流分享课提供范例。

家长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把握非功利性目标,把握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实现非功利性、无压力阅读。要不提目标与任务,尽量少给评判性的语言,做到潜移默化。坚持亲子阅读,让儿童能够从中获得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得到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新挑战,新策略

1.嗜书的教师,做好家长引路人

教师自己必须成为一个能静得下心来读书的人。教师要读自己专业的书,在吸收、转化中提升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要海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成为孩子阅读的分享者、引领者。同时,还要大量阅读家庭教育类书籍,争取能为不同层次的家长推荐家庭教育类书籍。举行“亲子阅读”启动仪式,就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有效展开、注意事项以及亲子阅读方式方法内容等发言。推荐家庭教育类书籍,让家长在自读的过程中,了解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水平。

2.迷人的图书角,创建良好的氛围

教室是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有可供孩子立即阅读的书,建立班级图书角,是我们抓好校内课外阅读的好途径。图书角的书架,最好选择导雨槽式书架。有研究显示,孩子来到图书角时,选择的读物有90%都是封面向外的。导雨槽式书架,恰恰能让书的封面向外,对识字量不大的孩子来说最有效。图书角装饰成有吸引力的空间,安装布告栏,贴上图书角常客的照片和他们最爱图书的照片、新书预告等。教室的一个角落里,用泡沫垫围出一块阅读区,脱鞋进阅读区,让学生在这里有归属感。

3.丰富的图书资源,实施科学的管理

班级图书主要来源一是购买的新书,新鲜的书香味会更吸引人。二是学校图书馆借阅,可以经常更换。三是利用旧书资源,关注各种图书跳蚤市场,及时买进合适的图书。四是家庭推荐分享图书,每人每月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存放在图书角。这能帮助老师更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

图书角前期建设主要依靠教师和家长,后期使用、管理需要教师培养好小助手。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因此每本图书都应有自己的数字编号,书架上有相应的编号和评价表,方便学生借阅与及时归位。对自己喜欢的图书,可以向管理员申领小星星,贴在评价表上。为班级图书角管理员定制专门的标识,增强其责任感与自豪感。

4.有趣的活动,持续不断的跟进

(1)善用社会资源,组织亲子活动。遵循孩子的身心特点,每两周开展一次亲子探寻活动。活动中,学生不仅感受图书之美,还了解到获得图书的途径。鼓励家长和孩子成为幼儿园图书阅读宣传员,成为社区幼儿阅读志愿者,感受阅读分享快乐的同时,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2)善用学校资源,开展校园阅读活动。开学初参观校园图书室,观看校园图书推荐栏;设置争取快乐三点半,校俱乐部阅读课程;二年级时,争当学校图书馆志愿者;教科书的新栏目,最开始可以由教师、家长、高年级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善用学校广播系统,开展有声音的读书活动;用好多媒体,将观影变成一种阅读前的体验。通过观看图书改编的电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養思考能力。

(3)善用家长资源,分享阅读活动。全家总动员,一起参加亲子共读一本书、我来推荐一本书、读童谣、演故事、编故事等活动。定期举行家长亲子读书沙龙、亲子阅读分享会,让不同层次阅读水平的家庭有分享、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读书活动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让阅读不再是任务和享受。

(4)善用儿童心理,展开阅读活动。读书在于分享,分享就是变静态阅读为动态阅读,变孤立阅读为关联阅读,变读书为读人,进入深度阅读状态。根据读书主题与学生实际,开展读书手抄报评比、课本剧表演、阅读之星评选等活动。每天课前三分钟,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展示。这既是对学生阅读活动的成果检验,也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增强阅读兴趣,积累阅读经验,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其体验成功阅读与分享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许文婕,李灵志.教师视角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系”[J].辽宁教育 2019(02).

猜你喜欢

组织者
导演
探讨组织者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农村小学校长的角色定位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
浅谈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魅力
辅导员应如何做学生第二课堂的“组织者”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合唱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最节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