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探究
2019-09-10汤飞
摘要: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保证基础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较多的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后可以在较大的程度上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管理水平。本文将针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展开研究以及讨论。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财务管理;问题探究;方法策略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学校固定资产的内容比较多,管理起来工作量较大。所以在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在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将学校固定资产先进行大致的分类后,再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而将学校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后,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在较大的程度上实现管理的精确化以及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
学校财务人员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基本上是先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然后再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这样做可以在较大的程度上提升学校财务会计对于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学校财务会计对于学校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是根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对于学校固定资产,常见的分类是分为房屋建筑类,通用设备类,图书类,文物陈列品类,公共出行类,专用设备类以及其他类共七大类的固定资产。
现在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基本上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采购制度:主要按照学校的实际需求对学校所需要的设备进行购买,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对购物申请单进行严格审核,减少采购人员在进行设备购买过程中的不必要的花费。
2.验收入库制度:在对物品进行验收时,财务人员需要对产品、购物申请单以及购物发票进行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上级拨入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
3.造册登记制度:财务人员需要对校园中财产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记录,方便后期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4.领用、借用以及赔偿制度:财务人员需要对教学用品的领用、借用以及毁损进行详细记录,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追缴。
5.财产报废制度:财务人员需要对教学过程中损坏以及失窃的财产进行记录、备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报废物品的处理回收资金登记入账管理,按规定程序给已审批的、需要补充添置的物品拨款,及时进行购置、验收、登记。
6.财产清查制度:学校财务人员需要对学校的财产进行定期清查,保证账实相符,如果出现不相符的情况,要对账实之间的差异查清原因、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落实相关人员责任。
二、学校资产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流动性强
现在,很多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没有固定的财务人员负责的。而财务管理人员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因为自身的经验或习惯,导致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观点不同,这就容易造成前后不同任期的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有差异(比如计价标准、折旧标准、分类标准等),导致固定资产的记录和处理结果没有一致性。
(二)数据不准确不及时
在学校财务人员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数据记录不准确、不及时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学校固定资产的种类十分的繁杂,细小零碎的物品也很多,容易造成财务人员疏忽,引起错记、漏记,从而影响到固定资产数据记录的不准确。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备出现故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事情,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教师需要通知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后才可以保证课程继续进行。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事件多是突发性的,难以保证设备受损情况可以被记录,或者是及时进行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财务人员在对数据进行记录时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学校财务人员对于学校固定资产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又直接影响到学校财务管理的质量。
(三)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落后
很多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沿用的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信息流程渠道长、信息传递时间长。这样,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及时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对信息无法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是一个关联较广、体系较为庞大的管理体系,而在实际应用中财务人员的活动范围处于一种被限制的状态,这就导致财务人员无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进而影响到学校财务管理的质量。提升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需要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体系进行优化改善,要让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实际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获得准确度更高、时效性更强的数据,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财务管理整体工作的质量。
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一)建立责任制度,形成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固定团队
现在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人员的流动性较强,与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不重视有着较大的联系。提升学校财务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中,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而责任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督促责任人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团队建立。在学校形成对于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团队后,需要团队在实践的应用中找出更加合适的管理方案、管理制度、数据记录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在提升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减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交接时的难度。
(二)實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数据准确度与及时性
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在较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财务人员在对数据进行记录时不够深人。而增加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对数据记录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就需要让财务人员更加深入地进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结合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方式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深入管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是非常的零散以及复杂的,利用财务精细化管理方式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变得更加的细致化,这样就可以保证财务人员在对固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更加细致的进行数据的收集以及记录,也能在较大的程度上保证所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且数据可以及时并且准确的记录有利于财务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管理阶层进行决策。
(三)建立网络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现在,在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的过程中,信息不准确以及信息不及时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因为进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的人员之间的接触不足以及管理方式的落后。在解决管理学校固定资产的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的接触不足以及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上,可以采取建立网上管理平台的方式进行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网上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员工之间的联系以及提升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投影设备损坏的情况,教师可在第一时间联系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同时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登记,并在维修后对设备的毁损情况、维修耗材、维修费用进行记录,这样可以有效实现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无间隙管理,彻底避免漏记。在这个管理过程中,由于财务部门充当了枢纽的角色,因此有关固定资产的数据在记录和传递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财务人员利用网上平台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需要尽可能保证财务人员可以直接接触到数据来源,这样才能从制度上保证固定资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结束语
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学校基础设施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学校提升对于自身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需要提升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及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吸收新知识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进行积极有效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仇为洪.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究[J].经济师,2017(12):224-225.
[2]陈继伦.关于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探究[J].纳税,2017(29):127.
[3]魏建芳.高等职业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会计师,No.264(09):76-77.
作者简介:
汤飞,广东高州中学,广东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