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路径研究

2019-09-10李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中华文化设施

李娟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提出,是我国大国形象的具体表现。在这一战略背景下,为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入交流提供了契机。为了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往,需要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在对日本的文化传播当中,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师与教材等软件要素,还需要教育设施这一硬件设备的配合,以此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为了增进两国交流,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将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播,让日本民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1、“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日文化交流的优势

“一带一路”可以被称为交流之路,它不仅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提供了合作方式,还为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创造了新的机遇。日本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中国同处于汉字文化圈,所以两国之间的文化拥有一些相同的连接点,比如:儒学文化、佛教文化、汉字文化。基于中国与日本早在唐朝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会具有比中国与其他欧美文化圈的国家文化交流的先天性优势。在这个优势下,我们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2、中華文化在日本传播的路径

在大环境下,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以对外汉语为主的教学。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张德鑫先生指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宗旨是弘扬中华文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就是传播中华文化。第二,以大众媒介为主的社会渠道传播。[7]

为了更好地、更加生动地传播中华文化,我们的汉语教学充当着先行者的角色。在中日两国进行交际时,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国家对中华文化的载体——汉语的对外教学十分重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日本各国创建孔子学院,选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师在这里教学。并且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下,选拔优秀的汉语教师,为世界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同样的,在日本的中华文化传播,我们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为日本的孔子学院和日本的各中小学、高等院校输送汉语教师。这是中华文化在日本传播的“软性”路径。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硬件教育设施的方面,应该如何进行中华文化传播。

3、校园教育设施的完备

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汉语教师,不失为行走的文化宣讲者。除了在日本进行汉语教学,教会日本友人学会讲汉语、写汉字之外,重要的是将文化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习汉语的效果,对外汉语教师会将文化教育融入在课堂上在外部环境的各项条件下,教育设施的完善同样对文化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设施是指开展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它主要包括: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空间、环境,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设备,即教育基建、学校设备和社会教育设施。在日本的教育设施谈到具体的实施——教育设施的安排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列举。

3.1对外汉语教师教学中的教具准备

关于中华文化如何在课堂中生动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不能不提到教学中的教具准备。在学习者进入汉语中期阶段,学习者需要大量掌握汉字,这是在学会汉语拼音之后的又一能力要求。由于日本的汉字文化由来已久,所以对于学习汉字的好感度较高,所以教师可以将蕴含中华文化内涵的汉字,作为一个载体传播汉字中深层次的文化要义。

3.2课堂中的环境布置

外部环境是一节汉语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中华文化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地刻印在学生的大脑当中,在课堂上可悬挂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标语和汉字墨宝。标语当中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中华文化价值观。书法练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操作的积极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讲解诗句、文章的含义和主旨,是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和练习汉语的一种有效方法。

3.3课外中华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

该活动中心的建立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直接的途径。“文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将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展示。在中国著名节日到来的时候,学生们可以直接接触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节日习俗、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中国饮食,体味与本国饮食文化的差异等等。教师可以组织各类兴趣小组,例如:中日服饰对比、饮食差异研究、中华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小组活动,生动有趣地将中华文化传播给日本的民众。

4、其他方面的教育设施

为了增进我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在日本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国家相关的文化馆所也在做出不懈的努力。其中,之前已有中国美术馆通过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的各类品牌公共教育服务,激发普通公众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参与,提升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走向的认知和理解,加强对于民族精神和经典文化的挖掘和弘扬。面对对日文化传播,就可以通过中国美术馆类似的文化馆所进行文化教育设施的建立。其中,我们可以开展面向海外的实习生招募和培养,策划举办各类优秀传统艺术的审美教育活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不同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在“走出去“形式中,在日本进行馆藏经典作品的展览,建立文化常展馆点是文化传播路径中的紧要任务。

同时,不管是对外汉语教材的编排,还是中华优秀文化相关书籍的出版之后,均需要固定的呈现场所。所以关于中华文化的文化图书室的建立也是十分必要的。不论是学习汉语的学生,还是普通的日本民众都有机会接触中华文化,增进文化交流。

在对日本的文化传播中,教育设施的完善为对外汉语的教学、普通民众的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在对外教育工作开展的空间与环境等方面,国家给与大力的支持与鼓励。国家汉办与孔子学院的桥梁作用十分明显。在日本完善汉语教学机制,教学环境的优化以及在日本社会中文化馆所的建立,为中华文化对日传播起到明显的催化剂作用。文化传播的路径还有很多待我们去探索,传播优秀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张芳.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8):118.

[2]马建宏.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2.

[3]庄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11):225.

[4]Kelvin Kailai Chen(陈开来). 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传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5]张雯君. 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卡里斯马”效应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6]刘艳房. 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7]马建宏.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以对外汉语教学与社会渠道传播为例[D].兰州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中华文化设施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
中印文化交流五十年——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