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策探讨

2019-09-10王齐豫马国华

电子商务 2019年4期

王齐豫 马国华

摘要: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开拓资源,共享产品,率先通过渠道拓展和市场份额增长,开辟了贸易、投资和发展的新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为了更好的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吉林省部署了一系列发展战略,通过建设跨境电子商务这条“网上丝绸之路”,开辟了新的贸易渠道,创新了传统的贸易方式,聚集千家万户,贸易发展势头强劲。吉林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将构成东北亚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关键词:一带一路;贸易渠道;电商服务平台;物流保障

1、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现状

2018年初以来,吉林紧跟“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积极克服联合国对吉林周边国家如朝鲜的制裁以及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贸易摩擦等不利影响,创新政策观念,加强国际贸易的发展,依托周边市场,不断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数量。

吉林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046亿元,与上一时期相比增长10.1%;经济增长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比第一季度高出10.2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高出7.O个百分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到28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7%,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8年前三个季度,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增加了32%。吉林省政府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跨境邮件通关,仅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平均每天处理10万件。

2、吉林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对于吉林省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正确分析外部因素中的机会和威胁,才可以更具针对性地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

2.1优势分析

吉林省位于东北亚区域的地理中心,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重要的边疆省份,吉林省具有以下优势:

1)老工业振兴的基地优势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生产基地,与此同时,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中国工业的摇篮,长春客车公司也是亚洲高速客车的重要企业,产品远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以来,长春在石油、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在全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国家商品粮基地优势

吉林省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国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贡献率居全国第一位。亚洲最大的清真牛肉加工企业一皓月公司也位于吉林省。

3)延边近海优势

吉林省是中国的近海省份,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仅隔一江,在中央政府的努力与支持下,吉林省率先开发图们江流域,并与图们江区域进行合作。同时,政府在土地金融方面也给予了特殊的政策。

4)电子支付手段日趋完善

根据财政部推进市、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要求和吉林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吉林省大部分市、县都完成了电子支付改革。2016年,吉林省实现实拨支付业务电子化改革;2017年,具备条件的市、县已实行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预估计到2018年年底,市(县)、县(市)将全面实现电子化统一管理。

2.2劣势分析

1)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跨境电商人才及培养环境

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缺少具有专业素质的跨境电商人才,在跨境电商人才培育中: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没有引进相关企业,同时又很难找到相应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实训室配置有限,理论课程开设过多,学生们实践操作相对不足,因此很难达到企业的需要;相关的培训平台、培训软件匮乏,也导致学生对跨境供电商的操作技能训练不够。

2)跨境物流发展不够完善

吉林省大部分城市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物流网络和物流供应链,导致物流周期较长。吉林省跨境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缺乏供应链背景下的全面考虑,跨境物流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局限于某一阶段,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跨境供应链在整个供应链下难以形成统一的整合。具体而言,存在以下不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业务已成为跨境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重点,而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流通发展需求不足。

3)海关监管存在弊端

综保区收集货物模式存在物流障碍。货物只能在经过交易后才能进入综合保税区,在装运前又需要进行汇总,这样降低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的效率,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竞争力。其次,正因为海关的监督,中小企业不愿进入综保区,导致仅有有限的企业驻扎在综保区内。同时,由于最终消费者的分散以及购销过程中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等特征,使得商品分类、价格审核和原产地确定等极其繁重的工作落在海关身上,其复杂性将增大海关监管成本同时使得海关税费征收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

2.3机会分析

1)传统优势产业还在转型和升级阶段

2015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吉林省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過了《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会议提出“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在这次会议上,政府对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和四大新兴主导产业进行了详细的升级规划。具体而言,深入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推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工业,促进新的增长点、增长带和增长极的加快形成。在产业整体优化升级步伐加速迈进中,全面提高和发展内生动力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就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创新而言,吉林省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也是产业升级所必然经历的。

2) 政府的支持力度大

2018年1月13日,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海关对综合保护区的监督,吉林省第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直接采购进口货物得以顺利放行,这也标志着跨境电子商务直接采购进口业务正式开通。吉林省跨境电商迈人了从“只出不进”到“可进可出”的新时代。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吉林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应对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量的增加,海关定制了相应的跨境电子商务配套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和提高海关货物流动的效率。吉林省政府全力支持发展新的跨境电子商务形式,实现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进出口双向布局,确保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持续蓬勃发展,打造出吉林省外贸发展新的增长与发展态势。

3) “一带一路”政策指引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近年以来,吉林省积极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紧跟“一带一路”战略步伐,努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抓住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网上丝绸之路”,并在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整体地区积极性的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发展时期,并拉近推动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国际贸易、物流、跨境支付等综合贸易服务的发展需求。

2.4威胁分析

1)跨境电商出口竞争激烈

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广东、浙江和江苏等沿海城市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销售商集中的区域,这是因为这些沿海地区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还有相对集中的生产制造基地以及丰富的外贸人才储备。因此,这些南方沿海城市已经成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卖家的聚集地。与此同时,中国中西部地区也在迅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也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在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中,吉林省竞争力略显不足。

2)依然存在与国外的对外贸易经济壁垒

跨境电子商务由于其便捷性以及价格的优惠性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贸易的一大选择,然而正是由于这些优点,也成为许多国家担心的地方,由于担心本土相关产品竞争力下降,威胁到本土相关产业,许多国家采取贸易保护的行为维护本国相关行业不受损失,例如采取收取关税等对外贸易经济壁垒的行为,这也就使得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相关商品的价格优势大打折扣,产品竞争实力不及本土相关产品,使得跨境电子商务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3、“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吉林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

3.1“政、校、企”合作,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人才

复合型人才具备宽阔的知识面以及多种操作技能,而这些人才也是吉林省跨境电商取得长久发展的助力军。然而,由于现实社会中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以及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相关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单方面的培养,很少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就要求依托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从“政府、学校、企业”三个方面进行合作,培养出优秀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学校和企业应当共同制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标准,将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组建相关教师队伍,设立人才培养团队、跨境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和人才库,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实用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3.2加快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和提高交易安全保障

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依托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而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正是商品的“网上营业厅”。目前,在吉林省许多企业中,即使产品综合服务非常好,海外消费者也并不太了解,这就需要加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步伐,商品网络市场、交易市场空间也需不断开拓。吉林省可以利用第三方平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选择世界上比较成熟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吉林省经济进入该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活动。同时吉林省也需考虑“一带一路”有关国家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推广商品,促进目标产品实现精准营销的目标。其次,加快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国际商务平台的对接,依托知名特色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完善相关信息系统,解决推广服务中的相关问题,使得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高质量、高标准。

3.3 海关监管打击与引导相结合

吉林省海关需运用打击与引导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标准,对于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同时也可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跨境电商相关产业及个人正确认识海关监管,了解海关监管的相关流程,以海关与商界合作互助为依托载体,与相关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共同创建监管模式。在建设过程中,海关应引导有需要的企业率先成为海关监管模式的典范,并以其成功经验指导更多的企业进入海关监管。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的监管网络架构,在这个构架中包括政府的监管信息平台、企业的运营信息平台以及消费者的信息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政府、企业、消费者的三者统一。外汇管理局也可以启动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项目,以支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解决外汇结算困难。

3.4 创新物流模式,打造完整物流体系

依托吉林省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配送中心进行规划和建设,逐步提升一批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于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基地。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企業应建立海外仓库,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实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应重视服务工作,建立更加规范高效的、统一科学的跨境物流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物流领域的服务信誉和声誉,这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服务体系的相关要求提供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优良的服务质量,可以提高跨境物流服务体系的合理性。同时,要加强物流服务队伍建设,防止物流企业与物流团队之间的恶性竞争,避免物流过程中“丢包”、“解包”、 “换包”现象,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泽群;袁子涵;肖然.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与瓶颈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10.7-8

[2]袁子涵;张泽群;肖然“一带一路”战略下吉林省的开放机遇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04.494

[3]钱锦;孙一鸣;陈思聪;刘琪瑶;牛犇.跨境电子商务的我国海关监管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品牌,2014.11.39-41

[4]贲友红.新常态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0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