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2019-09-10曾聪
曾聪
摘 要:优质高效的学生党建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意义重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充分了解学生在高校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学生党建状况与创新机制,是党在高校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根据这一出发点,通过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创新的调查,对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
前言
高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传播科学、创新理论、塑造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近些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党支部数量和党员人数也在不断增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创新学生党员管理机制。高校应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研究高校学生党建机制创新的问题,深入分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制约因素,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2 当前学生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2.1.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
在调查中,有44.7%的人认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较好,认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很好的人只有19.37%。总体上看,超过90%的人都对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表示认可,同样,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情况数据看,认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很好或较好的人占总人数的66.7%,有将近20%的人认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仅与普通群众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出了现在学生党员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存在松懈、惰慢的行为,未能保证发挥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对学生党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2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对党建工作基本情况的调查中,大部分支部完成情况都较好。例如,对定期进行思想汇报、发展党员、培养联系人谈话和召开支部大会这四项工作的开展满意度都达到了70%以上。在党支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占到了被调查者的41.67%。在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上,被调查者意见不一,但超过50%的人认为要认真履行发展程序,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和应进一步加大考察力度,严格把好入口关。
2.3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效果
在调查中,认为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开展得较有成效的人只占到总人数的46.3%,有38.2%的人认为党组织生活的成效不大,主要是因为开展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经费不足,形式单一。15.5%认为党组织生活仅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从目前调查结果看,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机制创新的思路
3.1更新机制建设观念
“以人为本”是当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它强调要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高校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主体权利及价值。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否能够顺利的将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转化为大学生自知自觉的行为,更新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建设观念,在情感和认识上与学生以及党组织成员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极为重要。因此,高校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对自身陈旧的工作理念进行及时的更新,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开展一切党建工作,为促进学生以及高校党组织的发展而服务。此外“以人为本”理念还包括对学生的成长及选择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使学生在对其个人成长问题上做出正确的选择。高校应当将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建设的着眼点始终放在发展、维护、重视学生根本利益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愿望,加强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2创新学生党员教育模式
抓好学生党员的再教育是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定期参加党支部活动、给学生党员“压担子”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党员更多接受党性锻炼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同时,要注重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的分级教育。对非毕业班党员侧重於明确党员义务,如何在学生中发挥表率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共同进步的教育,目前一部分高校实行“学长导师制”和“学长辅导员”,通过选拔学生党员担任低年级学生辅导老师或者是担任低年级班级的辅导员,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锻炼,收到了明显成效。对毕业班党员,则结合毕业教育,要求他们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追求的关系,并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提出希望。对全体大学生党员实施追踪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党员在校期间,都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向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
3.3完善支部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上级党组织应该重视高校党支部的建设,加大对支部建设的引导力度,规范党建工作,对支委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形成有序、有效的学生党建机制。
支部在党建工作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监督党员的制度。首先完善支部工作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从新生入学开始,党支部作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计划,确定支部内部的联系负责人,组织跟踪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步情况,并向支部汇报材料。培养联系人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党员与团员、群众之间的沟通脱节问题,又能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在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相互进步。其次完善监督考核工作,根据学生党员实际情况,每学期末,支部对党员在思想、学习、生活、作风等方面进行量化,进行民主评议民主打分,对评议高的党员支部给予表扬或作为优秀党员条件;对在民主评议中排名较后的党员,支部将对其进行教育,指出其不足之处,限期整改。党员考核制度对党员入党后的培养教育具有激励作用,同时对党员自身素质、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约束,有助于党永葆其先进性、时代性。
立项项目: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2017年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项项目(院组宣发[2017]35号);项目编号:DJSZ2017006,关于在高校转型发展时期建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严军英,朱晓阳.社会参与机制下高校党建思想工作开展路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5):129-131.
[2]泰裕武,王国军.关于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4(20).
[3]刘建斌.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党建创新研究.现代企业教育,2014(6下).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