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2019-09-10梅青
梅青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掌握着一个班级的“命运”,这个班级的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方式。部分教师经常抱怨班主任的工作忙碌,身心疲惫,其实不然,也有很多班主任工作轻轻松松,所带班级也十分优秀。因而,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先学会做一个智慧型的管理者。我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我的做法:
一、把德育放首位,严爱紧密结合
(一)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小学生在生理、心理都处于未定型阶段,在思想品德上的可塑性很大,模仿性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鉴于这一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我认为不仅要跟学生讲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同时还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榜样,比如:当我发现教室地面上有废纸就弯腰捡起来,同时也告知学生维护校园的卫生,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就养成了见到废纸就自觉捡起的好习惯。
(二)以心换心,尊重学生
一切有效的教育都是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办法,特别是问题学生,一定耐下心来处理。跟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故事一:我所教的这个班里有个男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有次体育课下课后,有同学发现放在书包里的十元钱没有了,刚好也有学生看到这个男孩子体育课上回教室了,但是没有事实依据不能说是他拿的。于是我在班里召开了一次以“诚实”为主题的班会,跟学生们举例子、讲故事,也从侧面劝那位拿了钱的学生尽快归还,一时的想法错了可以马上改正,改了還是好学生。然后我发了48张报纸,每人一张,中午带回报纸团上交,希望拿钱的学生将钱卷在报纸团中。下午收齐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报纸团里发现了丢失的10元钱,看到钱的那一刹那,悬着的心落地了,也为孩子的改正而感到欣慰,我在班上表扬了那位知错就改的学生。一场丢钱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其实师生间的关系可以是亦师亦友,但是要谨记,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是老师,不能和在课下一样和学生嘻嘻哈哈,该严肃时必须严肃,有老师的威严在课堂上才不会让学生纪律混乱。在学生犯错时,不要气恼,耐下心来细细交流,也尽量避免在全班面前说教,可以叫到办公室或是找个人少的地方交谈,保留学生的自尊心。苏联的高尔基曾经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问题学生更应该用心交流,其实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慢慢接受你,喜欢你,也就逐渐听你的话了。
故事二:我教授的六年级里,曾有一位来自东北的男孩子,他自小随爸爸长大,妈妈改嫁,爸爸曾再婚,可是继母对其十分苛刻,因爸爸常年打工,并不能很好地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于是他千里迢迢从东北来到山东投奔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十分溺爱孙子,对他百依百顺,即使犯错也很少对他进行严格和耐心的教育。进入小学后,他身,上的那种野性开始表现出来,非常聪明但自控能力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欺负同学,同学们都害怕他,孤立他,他有时甚至会逃课,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
刚接过这个班的时候,以前的老师就跟我说,多注意这个问题学生,不好管!随后的几周里我发现他确实有点桀骜不驯,但还是有许多闪光点的,比如:他头脑灵活,数学逻辑思维活跃;乐于帮助朋友;能主动维护班级荣誉等等。通过这些我感觉他还是可以转变的,于是我慢慢靠近他,从找他聊天到每次下班和他一起回家,路上我们边走边聊,渐渐地我们成了朋友,每次放学后他都在校门口等着我。每次的谈话中我也开始开导他,聊学习聊朋友,他也慢慢地接受了我,慢慢地发生着改变,六年级毕业时,他在班里有了很多朋友,成绩也提高了!
没想到的是,在我月子里时,他不知道如何打听到了我的家,敲开门后问了一句,“请问这是梅老师家吗?”我婆婆说“是啊”,然后他将一盒德芙巧克力塞给我婆婆说:“这是给梅老师的。”转身就跑了,我婆婆在楼道里喊也没喊住,关门后和我描述了一下,我知道是他,那一刻的心里真是满满的感动!这大概就是以心换心吧!
(三)以“严”开路,疏导学生
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了教育的先机!”的确,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奥秘,但是教师要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否则师生关系就会出现两个极端,导致教育的失败。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时刻要求自己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疏导。例如,我班有位值日班长,性格耿直但脾气有点急躁,有次午写课,有位男生说话,她马上制止,但那个男生不听还说她,她拿起一本书就扔了过去,书皮破了,她同桌哭了,原来她错把同桌的书当成自己的书,我知道后,没有训斥她,而是问她:“你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跑吗?”她说:“因为有发动机和车轮。”我又问:“大街上那么多汽车,为什么很少撞在一起?”她说:“因为车有方向盘。”“对啊,人也要有方向盘啊!如果大家都不克制,那世界还会安宁吗?”她听了我的话,低下头说:“老师,我明白了。”说完,马上向同学道歉,那位男生也觉得自己先做得不对,也主动站起来承认了错误。
其实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在扔书的瞬间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想管住那个男孩子,这时候老师劈里啪啦的训斥不如和风细雨地和她讲道理,既能让她自己明白错在哪里同时也保留了孩子的自尊心。
二、以制度为基准,全员民主管理
(一)制定规则,严格执行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同样适用。开学之初,班主任就应制定值日生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班委制度等。在班会上宣读各项制度,同时也要详细地部署保证制度的顺利执行,并张贴在班级公示栏中让学生查看。比如:值日生制度,先建立值日生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值日时间、片区和内容然后再将卫生工具分配到每一位学生,最后再委派卫生委员对每天的卫生打扫情况进行打分,每周一报,评选出卫生先进小组,并给予相应奖励。对于每次分数最低的卫生小组也要给予适度的惩罚。
有奖有惩,学生才有动力,组与组之间才会产生竞争力,也就促进了各项制度的顺利执行。
(二)民主管理,全员参与.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我认为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选举活动,比如班委选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当班委的条件;然后召开班会,提出要求,学生通过民主选举和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第三步,候选人准备竞选演讲稿;第四步,候选人演讲,其他学生投票选举;第五步,当场唱票、计票,根据票数确定班委成员;最后,召开班委会议,明确班委成员的具体职责。
为了让班级全员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也可以在班里展开我是小小管理员的竞选活动,比如:图书管理员绿植管理员、多媒体管理员、卫生工具管理员、桌椅管理员、电灯空调管理员等。这样,每位学生都是班级的管理员,不仅强化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以网络为纽带,加强家校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热情地讴歌赞美家校合作,视其为“最完美的教育”。对此我也这么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了解的仅仅是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而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不只是学校的工作,,同时也是家长的任务。若是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或电话形式与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同时也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在校情况,就可以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有目的性地帮助学生提升。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这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慢慢地细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正像一场和风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每一位学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