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9-09-10魏丽
魏丽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在这近几年的探索中,我将自己的粗浅认识介绍给大家: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数学的课时减少,而内容方法并没有太多删减,这就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要在40分钟内教给学生更多的内容,那么每句话都要说到點子,上,讲练得精,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二、时间要用在刀口上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三、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
1.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图形中,我尝试着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2.精讲例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以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学习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作准备。
3.习题的选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保障。
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
针对性练习:新授课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
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在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内容讲完后,要加一两节的专题训练,题类主要是以既有排列又有组合的综合应用问题为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口述性训练:通过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
四、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1.优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备课的基础。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掌握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生实际,重点、难点出示及时,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不会的,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抓住重难点展开教学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要想好在你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虽然表面上增加了课时的内容,但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实质上更能提高以后数学课堂效率。
3.备课时要注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设疑,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讲课时,恰当地设疑可以给抽象的语言增添催化剂,唤起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我认为,课堂提问的目的,一是启发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思考,有疑即问;二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听讲。所以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设疑一把问题设在关键处疑难处、转折处及规律的探寻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感知理解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主动掌握知识。好的备课设计问题要能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这样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越学越爱学;相反,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表现在课堂上就会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最终导致对数学厌烦、放弃。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讲课平铺直叙,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时不能一味讲、满堂灌,而是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转为乐学,
五、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5分钟的内容在40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总之,在新课改的今天,一定要努力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