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2019-09-10金燕

人物画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幼儿教师素养

金燕

摘 要:教研工作应从诊断教师的专业能力开始,指导教师专业实践,推动教师将其内化为自主专业行为,融入日常保育教育工作中。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素养

引言:教师是课程实施质量的决定力量,教研工作的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了避免新教师对职业认知的片面性,我们从保育工作入手,探索一体化的新教师培养模式,期望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打破“保”与“教”的壁垒,实现互为融通,帮助教师真正实现专业成长。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和指标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一般要经历学习积累、拓宽发展、完善成熟、改革创新等阶段。学习积累阶段,色意识较弱,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不完整,对教育教学工作不熟悉,缺乏教书育人经验,不能很好地将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可塑性强。拓宽发展阶段,各项基本功较熟练并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好学并对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兴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可塑性强。完善成熟阶段,对学前教育知识有深刻理解,能够不断系统地思考教学过程并总结经验;能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实践,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负责;善于了解幼儿的差异并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和优势,使教与学融会贯通。改革创新阶段,具有强烈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指标。

教师专业成长有4项指标: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娴熟的专业运用能力;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敏锐的教育研究意识和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一)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以个别化促进整体化发展。

《教师成长档案》是给予教师专业发展特别关注的实践体现,它通过教师本人来证明自己在教学上的影响、成绩、价值,能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进行纵横比较,发展自我价值并使教学富有个性化,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助于教师表达自己的思想、奋斗过程、理论、价值观等。这种评价可使教师成为知识的开发者、创新者,而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二)丰富园本文化内涵,创设良好学习氛围,保持持续群体学习动力。

园本文化是锤炼优质团队的关键,“和谐、宽松、团结、上进的园本文化环境可有效促进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强调"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全体教师为幼儿园发展献计献策,将个人智慧融入集体中,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要求进步的原动力,建立与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归属感,可以使目标更具有同步性和持久性。使教师树立自我超越、终身学习意识,唤醒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三)根据教师专业能力分组,组建教师学习网络。

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以及不同的专业水平及能力,各联盟园将本园全体教师分为A(8年以上教龄,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B(5年(含5年)以上教龄,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C(5年以下教龄,具备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D(新入职教师)4组。确定每组成员后,由学前教育联盟牵头园派出业务园长,并根据实际需要指导民办园制定出每组的培训计划,由民办园园长执行监督,达到层层管理、人人提高的目的。采取层层培训的方法,有效利用牵头园现有人才作为民办园教师培训的资源。A组教师为联盟园骨干教师或年级组长,自身的理论水平及专业能力都较强,需要专业性更强的专家给予指导。定期派出这些教师外出听专家讲座,到牵头园与名教师交流,或请专家来园进行指导。A组教师在集体研究B组教师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由骨干教师在每周教研活动中开展专题讲座,进行针对性培训,促进B组教师的专业成长。C组是年轻教师群体实践经验少,主要以结对的方式,由B组教师每周跟班半天,从实际工作入手帮助其尽快熟悉各项工作的要求和程序。D组是新入职教师,在理论如何转化成实践方面有许多困惑,包括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都需要培训和强调,牵头园会安排业务园长负责培训该组教师。

(四)加大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

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立足于学前教育,各地市、县区建设学前示范校,学前示范校的建立是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建立与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双向机制,为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供指导。教师通過培训+学历”教育,确保完成教学培训以及承认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任务,达到可以熟练掌握言的听、说、读、写、译和教学技能。第二,创新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方式方法,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可以依托‘互联网+教育"方式进行培训。例如建立专门的教师专业教学网站,结合当前教师教学的情况,研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总的来说,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除了各项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之外,还应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拓宽教师眼界,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

(五)凭借“轮岗制”学习,生发教师的进阶意识

教研来源于问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没有办法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巨大的内驱力。《指南》 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那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生活经验又是什么呢?新教师借助错位式”体验产生的问题就是深度学习的前提,在经验螺旋式上升的同时,新教师可每周利用一天的时间,深入 骨干教师的班级进行观察和学习,对儿童的认知、习惯的培养、行为的观察等方面的研究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收获,而且能在细微中发现问题。

我们总是强调“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要,要满足教师对专业成长的知识需求。”教师间相互表达不同的观点,也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智慧碰撞,忽视教师真实需求的教研永远是“空中楼阁”,而找准核心问题,满足教师需求是教研落地”的关键。

结论:教育要发现每一名儿童的力量,“做真教研,研真问题"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手段,希望教师回归与还原儿童的生活,让教育的受益者不仅是幼儿,还有教师和家长,让我们的教育更有一种向上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沈红.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0):219-220.

[2]曹海宇,李蕊蕊,邓芳,索长清.农村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10):64-67.

[3]陆春燕.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儿童发展探讨[J].中华少年,2019(29):266-267.

贵阳市至善实验幼儿园,贵州 贵阳 550014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幼儿教师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