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县级融媒体中心后期编辑的融合转型

2019-09-10周传杰

人物画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后期编辑融媒体中心转型

周传杰

摘 要:现如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民众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为确保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更具影响力,后期编辑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后期编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声音、图像、信息采集等方面需要融技术于一身,从而提升电视和新闻节目的美感。

关键词:后期编辑;融媒体中心;转型

引言

信息革命带来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对宣传思想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了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县一级加快了媒体融合的步伐,整合县级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资源,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

一、融媒体中心后期编辑融合转型现状

(一)编辑融合环境变化趋势快

在社会的发展中,编辑的内生环境主要体现在新闻制作技术的升级和改变,这种媒体可能面临着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新闻客户端的使用率开始不断的提升,2016年就已经达到了80%以上。对此,新闻编辑必须要逐步的改变内部合作的途径,寻求外界的伙伴关系,实现媒体的信息共享。并且还需要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了解外界的动态信息,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政治素养敏锐性有待提升

现如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科学技术进一步提升,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电视新闻承载着解读民生政策的重要任务,负有传民声、解民惑、答民意、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功能。因而,后期编辑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政治敏感性,实时了解国家发展动态,坚定政治立场。但是,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后期编辑中的部分工作者在实践中存在政治素养不高、敏锐性不强、政治视角缺乏独特性以及对政策解析不全面、不到位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视新闻节目质量,也影响政策的实施与落实。电视新闻节目终端与初衷相比相差甚远,阻碍了电视新闻工作的后期开展。

(三)缺乏渠道概念

传统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发挥着传播党委政府声音的“喉舌”功能,每天播发着一个地方的“独家新闻”。长此以往,电视台后期编辑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只会编辑适合电视新闻栏目播发的节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和渠道日趋多元化,更加便捷的移动端日渐成为大众获取资讯的首选。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靠一档当地新闻打天下的传播方式,必然会慢慢失去受众的关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也必将会越来越下降。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后期编辑的融合转型策略

(一)正确选择信息。选择节目主题时要选择观众能

够接受的内容,既要引发观众的深思,明确感知节目内涵,又要注意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宣传正能量。在电视后期制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大量的原始视频资料进行筛选、辨别,准确把握节目想要呈现给观众的主题。在对素材进行分析时,需要密切注意观众的关注需求和市场反馈,重视逻辑思维的运用,编辑出符合新时代大众审美和精神需求的作品,保证所选信息对节目质量有积极影响,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的价值。如针对儿童推出的动画片,要通俗易懂且有正确的行为示范作用,帮助儿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针对学生群体推出的教育、情感类节目,如《第一课》《少年说》等,需要能够帮助学生宣泄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负面情绪,树立明确的人生观;针对中老年人推出的游戏或保健类节目,需要注意确保节目的氛围是轻松舒适的,使节目能够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收视需求。

(二)提升人才的专业性素养

在现阶段的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必须要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媒体融合意识,逐步的使得新闻内容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行情,在媒体融合的形势下对新闻形势进行创新,提升文章的点击量以及关注度。新闻编辑不仅仅是新闻采集和传播者,也是生产内容的管理者,因此可以相互借助相应的图解数读以及视频等方式,推动新闻产品的变革,从而将新闻内容进行可视化操作和呈现,提升编辑的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为后续的管理意识的常规生产形态奠定基础,为新闻编辑的工作能力提出适应性要求。

(三)重视节目的艺术性、节奏感及可视性

其一,电视节目最终是以画面与声音结合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后期编辑要始终以受众需求为中心,才能保证剪辑的画面真实、流畅,从而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把握好画面长度,选择好剪接点,才能使节目中的动作连续、形象逼真、镜头切换自然流畅,故事情节合乎生活逻辑,同时又具备艺术性。其二,具备高超的音乐处理技巧。这是电视节目后期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技巧。电视节目后期编辑人员只有掌握相应的音乐处理技巧才能充分体现音乐艺术效果,从而增强电视节目的艺术性。

(四)明晰渠道概念

“多元發布”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一大特色。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大家坐在电视机前等节目看的单一模式,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取视频节目的方式、渠道可谓是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家庭电视,户外大屏、楼宇电视、PC、ipad、手机等等,已经成为受众获取视频信息的常用平台。此外,为了满足受众越来越刁钻的收视习惯,微博、微信、客户端、H5、抖音等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越来越丰富的发布平台和传输渠道,县级融媒体中心后期编辑也要有明晰的渠道概念,根据不同的渠道和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规律,生产不同的“产品”。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国家越来越重视融媒体中心后期编辑融合转型的转型工作。媒体融合术的先导性决定了其要逐步的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创立起自身的道德意识以及融合能力,使得其能够不断的融合社会发展态势,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新闻信息的职业敏感性以及职业素养,为后续的新媒体环境的使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泉.后期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实践探究[J].科技传播,2019(20):61-62.

[2]马小喆.论后期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电子制作,2015(11):112.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融媒体中心,河南 信阳 465300

猜你喜欢

后期编辑融媒体中心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文化育人视野下对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思考
统管新闻阵地 统战新闻媒体 统领新闻舆论
融媒体中心为县级传统媒体带来的改变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思考
电视节目后期编辑制作的创新探析
后期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