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英语四次大考的阅读理解题内容效度分析

2019-09-10何文芳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测试题阅读理解

何文芳

【摘 要】 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对于中学英语教师而言,阅读理解测试题的命制尤为重要。研究者以高一英语四次大考的阅读理解测试题为研究对象,验证其内容效度的高低。结果表明:四次考试的内容效度是高的,考试涉及的体裁多为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很少。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的4篇文章偏容易,而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的4篇文章偏难,且顺序安排不合理;在预期回答方面,80道题目几乎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主要题型有细节题、推断题和主旨要义题。

【關键词】 高一英语;阅读理解;测试题;内容效度

一、引言

阅读理解题在高一英语考试的各种题型中的比重很大,所占分值高达40分。大型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测试题,一直是一线英语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而阅读理解测试题的效度问题也为众多英语教师和研究者所重视。效度可以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指存在于测量工具本身的效度,它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1]。本文对广东省某示范性高中高一英语四次大考的阅读理解测试题的内容效度进行了分析,以期使英语教师对阅读理解测试题的题型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提高该题型的命制水平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二、相关研究分析

内容效度指测试是否测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内容效度的保证主要靠试题的设计和试题的生产(命题和审题)严格遵守大纲的要求。有研究者指出,内容效度越高,越可能准确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内容[2]。近年来,有关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有些研究者注重对高考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的研究,如汪臻和夏谷鸣对2009年浙江高考卷的分析[3],唐利和杜平对2006年至2010年四川高考卷的研究[4]82-86,贺静对2005年至2011年安徽高考卷的研究[5],晏晓蓉和赵华雪对2011年重庆高考卷的研究[6],还有徐冠兴和钟君对2009年至2013年高考英语天津卷的分析[7]。另外,一些研究者对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的阅读理解测试题进行了内容效度的研究。比如张书奎和赵涛对西南民族大学的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测试题进行了内容效度方面的研究[8]。

三、内容效度验证指标

本文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依据,参照巴赫曼(Bachman)和帕尔默(Palmer)的任务特征框架[9],结合有关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内容效度的研究成果,提出本次研究的内容效度验证指标(见表1)。

本次研究收集了广东省某示范性高中高一上下学期的期中、期末四次大考的阅读理解测试题。需要说明的是,该题型和高考的阅读理解题的题型是一样的。本研究对高一上下学期四次大考阅读理解题的16篇文章、80道题进行分析。

有研究者认为,影响阅读理解的两大变量是读者和文本[10]。也有研究者认为,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三个基本变量:作者变量、读者变量和语篇变量[11]。对于考试来讲,读者变量和作者变量的研究存在较大难度。命题人在命题过程中头脑的编码过程是难以被记录的,而要分析答题过程中考生的知识背景、阅读水平、智力、能力等对答题的影响也难度较大。最重要的是,与试题内容效度关联最大的是语篇变量。因此,本文主要关注语篇变量。语篇变量的验证指标包括语言输入特征和预期回答(见表1)。

关于语言输入特征中的体裁,本文重点研究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语言运用部分也要重点考查学生阅读这三类文章的能力。

关于阅读理解篇章的题材,唐利和杜平将题材分为七类:科普、社会与文化、个人经历与情感、人物故事、人与自然、历史与地理、教育与旅游[4]82-86。肖立宏也将其分为这七类[12]。借鉴前人的研究和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本文在题材上的分类见表1。

关于字数,《考试说明》要求,阅读理解题部分的第一节总字数不少于900个单词。本文分别统计了短文字数、题目和选项字数及该部分总字数。

关于生词量,李筱菊认为,若有超过大纲规定的单词表的“生词”出现,每篇不得超过若干个(约 2[XC百分号.TIF,JZ]~3[XC百分号.TIF,JZ],用时每个生字词都要求加汉字标注)[13]。

阅读理解测试题所选用的材料,其难易度应适中,太难或太易都测不出考生的实际水平[14]。文章的难易度通常用易读度来衡量,它通过Microsoft word里的Flesch工具计算得出,并对照“Flesch易读度数值参照表”衡量。Flesch易读度指数按百分数评定文本的分数,分数越高的文档越容易理解。指数在30~50之间为“难”;在50~60之间为“比较难”;在60~70之间为“标准”;在70~80之间为“比较容易”;在80~90之间为“容易”。

对于考查能力,《考试说明》要求考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① 理解主旨要义;②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③ 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④ 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⑤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⑥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本文也将从这六个方面对高一英语阅读理解的部分试题进行分析研究。

四、结果与分析

(一)语言输入特征

1体裁

我们从表2可以看出,只有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所选的文章体裁较全面,而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所选的体裁,主要集中在说明文和记叙文。其中,说明文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裁,两次大考都有3篇说明文,这也符合日常学习生活中说明文阅读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在这四次考试中,A篇、B篇均为记叙文或说明文,这与两种体裁的特点有关。一般来说,记叙文和说明文的阅读难度较低,议论文一般具有深刻的哲理性、有力的辩论性、强烈的说服性,难度稍大。

2题材

我们从表3可以看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的4篇文章,覆盖4种不同题材,其他三次考试也覆盖了3种题材,但是同一题材下的短文所涉及的主题各不相同。每次考试都涉及科普类的文章,这与考试说明的要求相符。社会与文化类的文章,以及个人经历与情感类的文章也是考试涉及比较多的类型。人与自然类的文章,以及教育与旅游类的文章涉及较少,而历史与地理类的文章基本没有涉及,其原因在于选取这类题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如果所介绍的历史与地理知识是大多数考生所熟悉的,就会导致考生在考试时不需要阅读文章,仅凭已有的背景知识就能答题,从而失去测试的效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选取的文章碰巧是某些学生熟悉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考试的不公平。

3字数和生词量

我們从表4可以看出,四次考试文章的总长度在1065~1261字之间,都超过了900字,符合《考试说明》关于文章的篇幅长度不低于900词的要求。另外,从纵向来看,短文总字数从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到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在逐渐增加,这完全符合高一阶段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要求,逐步增加难度。从A篇、B篇、C篇、D篇这4篇文章来看,文章字数没有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而且B篇或A篇的文章长度很长,这样的安排不利于缓和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

我们从表4可知,这四次考试的生词量比例在063[XC百分号.TIF,JZ]到110[XC百分号.TIF,JZ]之间。在生词量方面,本文以篇章中给出了中文意思的单词计算,每篇不得超过若干个(约 2[XC百分号.TIF,JZ]~3[XC百分号.TIF,JZ])。

4难易度

[KG2]

表5显示的是短文的易读度指数。易读度指数高表示容易,易读度指数低代表难。从四次考试的平均易读度指数来看,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也就是第一次大考的易读度指数最高(806),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的易读度指数最低(58275),说明考试的难度是逐渐增加的。从前面提到的评价标准来看,易读度指数在60到70之间是标准的,而易读度指数在50到60之间说明文章比较难,易读度指数在80到90之间说明文章偏容易。也就是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和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的文章难度是适中的,而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的文章偏容易,因为这次考试是高一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大考,题目相对容易是出于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的目的。而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的难度偏难,其中A篇的易读度指数是487,是整个阅读理解题中最难的一篇文章,而且还放在第一篇,这种安排明显不合理;C篇的易读度指数是554,低于D篇,即C篇比D篇更难。根据出题规律,易读度的安排应先易后难。将最难的A篇放在首位,会让学生一开始进入阅读就形成压力,出现阅读恐慌心理,影响后面B篇较容易的题目的答题。如果出题者能够使之合理化,学生将能更好地发挥真实水平。

(二)预期回答——考查能力

表6统计的是四大考试对《考试说明》的6种阅读能力的考查情况。我们从表6的数据可知,四大考试重点考查理解文中具体信息、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主旨要义这3种能力。其中,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考查题目占总题目(80道题)的,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的题目占,理解主旨要义的题目占。我们还可以从表6看出,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的题目只占,这与贺静等人对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的高一英语四次大考阅读理解测试题的内容效度比较高,涉及的体裁比较全面,重视说明文和记叙文的考查,重视科普类文章和社会与文化类文章的考查,同时也涉及人与自然类等文章,题材丰富。文章的字数和生词量都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在易读度方面,只有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的4篇文章的难度基本是逐渐增加的,其他三次考试的4篇文章的难度变化有波动,不利于考生的发挥,尤其是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A篇是4篇文章中难度最大的,可能会影响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的临场发挥。在预期回答方面,试题考查的能力比较全面,注重考查细节题、推断题和主旨大意题,这也是高考的考试倾向。

针对这次研究,笔者认为在命制阅读理解题方面,可以做相应的改进。

第一,命题者要对所选文本的难易度有很好的把握。命题者在选择文章段落时要自己先做题,因为通过做题可以初步了解文章的篇幅长度、所选文章的体裁和题材。做完题后,命题者可以对文章所考查的题型进行分类,看是否都考查了细节题、推理题和主旨大意题,并估算题目所占比例,进行初步判断和取舍,等等。

第二,命题者可以结合Flesch易读度指数做简要的参考。笔者建议阅读理解的文章顺序是先易后难,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做题,因为有些考生遇到难题可能会比较焦虑,不利于考生的发挥。

第三,在选择题材方面,要尽量避免选择考生特别熟悉的、可以直接获得答案的文章。

第四,平时的英语教学,尤其是关于指导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方面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对题目的题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辨别各种考试题型,如细节题、推理题和主旨大意题。教师可以针对每种题型进行相对的点对点训练,并提炼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比如细节题,有的细节题的答案就在文章中,但是这种题型相对较少,更多的细节题解答需要学生运用transfer(转换)的解题技巧,在四个选项中找到与原文意思相匹配的选项,这就需要考生真正理解文章和选项的意思。再比如主旨大意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逆向反推法”,即假定自己是作者,把A、B、C、D四个选项的题目代入,看看自己会怎样来写这篇文章,再与原文比对,那么最接近原文思路的那个选项就是合适的标题了。

参考文献:

[1]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3]汪臻,夏谷鸣. 2009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10):59-61.

[4]唐利,杜平.高考英语四川卷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82-86.

[5]贺静.安徽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历时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26-130.

[6]晏晓蓉,赵华雪.2011年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实证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11):51-56.

[7]徐冠兴,钟君.高考英语试卷阅读表达题型的设计与研究:以高考天津卷(2009—2013)为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7):63-68.

[8]张书奎,赵涛.西南民族大学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增刊1):30-33.

[9]BACHMAN L F,PALMER 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0]ALDERSON J C. Assessing read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1]周建国,陈宝英.影响阅读的变量分析及主体技能培养[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7-59.

[12]肖立宏.高考英语北京卷(2010年—2013年)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1):56-62。

[13]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4]杨惠中,WEIR C J.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测试题阅读理解
必修1、必修2第二轮复习测试题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测试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不等式选讲》测试题
测试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