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罗嗣美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

罗嗣美

摘要:综合性学习,注重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关系,以问题为中心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090-01

综合性学习,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关系,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学习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法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尽可能的与学生共同参与。引导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实践。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都得到发展。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要激励学生敢于实践、主动实践、积极实践、乐于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交流也是语文综合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重要环节。交流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成果,如实物、图片资料、书面总结、研究报告等。通过集体交流,创设互动的平台,展示学习的过程,释放学习的情感,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2.语文综合学习的科学设计

首先,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产生于知识的发生与能力的形成过程当中的,既不能机械地分开,也不能去分步实现,要有机结合。

要考虑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结合。预设目标是极其重要的,但如果所有的教学活动及其活动程序的每个环节都是预设的,这就漠视了学生生命体的主动性、丰富性、整体性和个体问的差异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生成性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前没有预设的、是在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生成的目标。正是这类活动适度而有序的不断生成,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

其次,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设计。一是学科内部的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加强字、词、句、篇的综合运用,加强各方面能力的整体发展;二是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综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通过语文与音乐、美术、体育、思品、自然、数学、劳动等相沟通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给学生自由度,鼓励、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发挥特长;三是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书本学习与社会活动的紧密结合是综合性学习的又一特征,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渠道,也就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最后,要考虑教学方式的综合设计。一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明确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定学生在课堂、教材和教学中的主體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协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收集和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二是要转变教学方式。要体现自主性学生要成为自主参与的能动主体,因为语文教学的最终效果是体现在学生这一主体上的,没有学生参与或者学生参与得不充分,语文综合性教育就无法开展或者说是不完美的;要体现合作性,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不是只让一些相对较优秀的学生多发言,而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动手”,使教学成为整体智慧的交融、碰撞和升华;要体现探究性,要强调学生不能被动地等待知识的传递或都说是知识的获取,而是通过自身主动与外界的接触、沟通、了解、感受、体验形成构建自己的“知识”,从而获得自身合理的认知结构,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格外重要。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人才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各地的自然环境、文物古迹、风俗民情、节日文化都独具魅力、各具神韵。学校、家庭、社区是学习的摇篮,图书、报刊、影视作品是语文学习的宝库。教师是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师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文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行为,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学科间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与生活为伴;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走进社会,与社会对话。通过学生的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亲身体验,不断发展语文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尝试运用语文方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具体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或组织、策划、协调和实施各种活动,尽可能的挖掘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各种资源。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看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如何,参与的积极性如何,探究的能动性如何,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如何等等,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长处的机会,保证学生获得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