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读写结合”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2019-09-10方彩珍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补白仿写双赢

方彩珍

摘要:在语文课堂上实施“读写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近几年,我从“范文引路,仿写入手”“创设情境,巧填补白”“化零为整,读写双赢”几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仿写;补白;双赢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076-01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准确地阐述了读与写的因果关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基本功,成功地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经典文章,这些文章从思想教育、题材选取、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精心设计,是学生模仿写作的优秀范文。利用好教材,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学生的作文才会逐渐提高。下面谈谈我在中年级读写结合中的几点做法:

1.范文引路,仿写入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时就有模仿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了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作文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完全必要的。s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模仿。我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背诵之后,让学生拿出小练笔,根据原句来仿写家乡的小河。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生动优美的句子。如:小河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小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鱼儿追逐嬉戏;小河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碧玉。这样的仿写,既拓展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的写有据可依,有话可写。当我在投影仪上展示这位同学的作品时,全班同学的眼睛流露出赞赏的神情,有好多同学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作品交給我,希望得到我的肯定和赞扬。

我趁同学们的写作情绪高涨,又让他们去走廊静静地、认真地观赏盛开得正艳的杜鹃花,对杜鹃花进行仿写。他们回来之后,真是妙笔生花,写出了妙语如珠的句子。如:杜鹃花真多啊,密密层层的,从树枝开到树梢;杜鹃花真红啊,好像一片燃烧的晚霞;杜鹃花真香呀,引来了穿着霓裳的蝴蝶翩翩起舞。

只要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找准和把握仿写的“点”。学生就会把语言文字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达到读与写的彼此交融,互相促进的效果。

2.创设情境,巧填补白

好文章犹如中国山水画一样,都有留白的部分。教师如果巧妙地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挖掘出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处,见缝插针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小练笔,如场景补白、语言补白、环境描写补白等,不仅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训练,还提高了写作水平。如s教版四年级下册《莲叶青青》描绘了一个十分爱荷的祖母。文中写道“到了小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蔫(nian)了。”我教到这里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先在小组里交流,老太太是如何“守”的?然后写下来。学生们兴味盎然,笔尖发出“沙沙”的声音,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白天,老太太坐在荷花缸旁边的摇椅上,轻轻舞动扇子,不让孩子靠近;晚上,老太太在荷花缸边慢慢踱步,拿着手电筒,不让孩子靠近;下雨了,老太太赶忙给荷花缸撑起一把雨伞。”通过场景补白,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学会了写排比句,训练了学语言表达能力。

s教版四年级上册寓言《守株待兔》结尾是“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我让学生进行语言补白,想想守株待兔的人的老婆、儿子、邻居会怎样劝说呢?经过同学们的深思熟虑,写出了生动活泼的句子。如:他的老婆气得满脸通红,咬牙切齿地说:“老头子,庄稼全完了,咱家人只能喝西北风了!”他的儿子脸色铁青,着急地说:“爸爸,你醒醒吧!不可天天有兔子捡!”他的邻居摇了摇头,慢条斯理地说:“你捡到野兔子是偶然的事,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了,还是老实种庄稼吧!”通过这样的语言补白训练,学生把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结合起来写,不但学会了细节描写,还明白了寓言寄托的道理。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补白”,让课堂变得更有艺术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高了,让学生也体验到了“补白”的快乐,提高了写作水平,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化零为整,读写双赢

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咬着笔杆,无从下手。这样的情景反复上演,不禁引起我的思考:作文教学的问题在哪里,科学有效的方法又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不断摸索,实践,总结,终于找到了这样一种方法——化零为整,即课前积累好词、好句,然后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好整篇作文。

如:为了写好作文《拔河比赛》,我第一步是先让学生分类积累词语,描写人多的词语: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描写人努力的词语:齐心协力、九牛二虎、坚持不懈、团结一心。描写人开心的词语:欣喜若狂、兴高彩烈、喜出望外、欢呼跳跃等。每次上语文课前,学生读这些词语,慢慢地记忆在头脑中。

接着是第二步,我让采集一些生动的句子:拔河比赛开始了,同学们立即进入场地,双手像一把把铁钳子似的,紧紧地握住麻绳,迈开弓箭步,作好了准备……空余时间,让学生诵读这些精彩的句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等到我教s教版三年级下册《雪域高原看赛牛》这篇课文时,通过教师分析讲解,学生知道了这篇文章是按照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的顺序写的,比赛时是重点刻画的,有正面描写主人的动作、牦牛往前冲的情景,以及侧面描写游客担心的情景。我便要求他们用上积累的词语和句子,按照《雪域高原看赛牛》的写法,写平时做过的活动《拔河比赛》。这样一来,学生便有话可写,有据可依,写的作文脉络清晰,词语丰富,语句活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训练点,仿写人手,巧填补白,读中感悟写法,读写写结合,反复交替的训练运用,逐渐强化和内化,最终转化成一种能力。读写是个有机的整体,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同等视之,不可偏指。这样才能很好的做到理解和运用文字,促进语文教学,做到读写双赢。

猜你喜欢

补白仿写双赢
多元“补白”,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立足文本,让思绪在空白处飞扬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科技创新与人文繁荣如何“双赢”
关于增强小学阅读课堂教学效益的若干思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紧扣空白点,深入理解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