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 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2019-09-10范保雄
范保雄
摘 要: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文章分析了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教师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辅导;进城务工人员要多关爱子女,加强与子女的沟通。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进城务工人员群体,而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身处城市但又是“编外”市民,他们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对周围城市环境的不适应导致的。教师要对此进行深入剖析,确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疏导,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乐观、健康地成长。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容易自卑和逃避现实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虽然身处城市,但作为外来人口被社会边缘化,并且被视为弱势群体,导致他们对城市没有归属感,难以适应周边的环境。深究其原因,一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融入城市生活;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适应城市的语言交流习惯,他们的学习会暂时落后,最终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选择逃避现实中的问题。
(二)内心敏感,不善于交际,容易厌学和封闭自我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生活和学习免不了要和周围的人进行交际。但由于他们的内心敏感,性格较为拘谨、内向,并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担心被别人看不起,害怕交朋友,导致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有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我保护意识过于强烈,不愿和别人敞开心扉,越来越封闭自己。
(三)容易产生敌对情绪和叛逆心理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融入周围的环境、学习与生活,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失去信心,得过且过。加上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辅导,长期发展下去,其子女将会产生叛逆心理,行为越来越失控、离谱,可能出现沉迷网络、攻击、敌对等行为,严重的可能会走向犯罪道路。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生活环境变迁造成的不适
由农村转到城市生活,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会产生不稳定的感觉,缺乏安全感,他们只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昔日的亲戚、朋友、伙伴都不在身边了,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认识新的朋友、伙伴,但这些对他们来说又是比较有压力的,他们会因为自己来自农村而感到自卑。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平时的工作较忙,他们与自己子女沟通交流的时间较少,给予子女的关怀也不够。此外,他们知道学历的重要性,因此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加严厉,一旦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就直接进行简单粗暴的惩戒教育。这种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其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其子女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他们就可能出现极端、叛逆和逃学等行为。
(三)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家庭环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学历不高,综合素质总体偏低,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他们就容易将一些苦闷、痛苦的情绪带入家中,致使家庭氛围紧张,有时他们甚至会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在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壓力,导致他们的人格、价值观等出现偏差。
(四)学校教育关注不够
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他们平时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的教育、活动及同学之间的交往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但由于这些学生来自经济不太发达的农村,他们的学习成绩又暂时落后,进入学校后,教师更加关注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一)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
入学之初,学校要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年龄、特长、爱好、家庭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电话、住址、工作情况等),及时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帮助他们减少负面情绪,让他们逐渐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要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辅导
教师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辅导,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教师要多关注他们平时的表现,态度和蔼、平等地对待城市户口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他们的知识体系可能和城市学校的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之前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同,进入新的学校,他们则容易出现厌学和叛逆的心理。对于这种情况,笔者一般会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且自尊心强,所以笔者一般会在心理辅导室单独和这些学生聊天,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的情况,了解他们平时的爱好及基本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他们表示关心。如果在谈话过程中发现某些学生的日常行为存在一些小问题,不要直接进行严厉的批评,要用温和的语言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晓之以理,耐心地进行引导、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此外,在谈话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尽量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要勇于展示自己的优势,改正自身的不足。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当前的知识基础及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避免他们产生焦虑的学习情绪,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每天在课堂上抽出5分钟的时间讲解一些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如怎样面对挫折、同学之间怎样相处、怎样释放压力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我调节,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是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棋类、体育类课外活动,发现他们的特长,组织“自尊、自爱”主题活动,帮助他们重塑语言习惯、生活习惯,加强他们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更快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我班学生小朔,他由农村跟随父母进城学习,对学校的环境感到十分陌生,且比较内向、自卑,不爱和同学交流。在谈话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他十分喜爱踢足球,而且踢得不错。笔者利用学校举办的“校长杯”足球赛的机会,鼓励他报名。起初他不愿意参加,觉得不好意思。笔者特意告诉班上爱好踢足球的学生主动和他交流、探讨踢球的技巧,慢慢地,他和同学变得熟悉了。久而久之,他与其他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再那么拘谨了;比赛中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在班集体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人也变得开朗了。
(三)进城务工人员要多关爱子女,加强与子女的沟通
除了社会和学校之外,进城务工人员也要意识到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平时要多关爱他们,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要和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一旦发现他们的行为或言语存在偏激,及时和他们进行交流,并将这种情况反映到学校,与教师共同商量教育、转化的策略。
进城务工人员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伴随而来的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教师要更加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陆义猛.浅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辅导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9).
[2]林钰桐,唐澜.健康中国战略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7).
[3]卢文锋.浅谈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J].学周刊,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