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外语院校科研工作助力本科人才培养的个案分析

2019-09-10李多菲张绍萍

辽宁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人才培养

李多菲 张绍萍

〔内容提要〕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本文主要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为例,阐述学校科研工作以发扬学术民主、支持学术研究组织学术活动、促进成果转化、提供实践平台等具体措施,服务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并指出目前学校科研工作助力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的六点问题,建议通过进一步挖掘教学研究潜力等途径,推动科研工作服务本科人才培养。

〔关键词〕外语院校    科研工作    人才培养

2007年,时逢大连外国语大学搬迁新校区,第一次迎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当年评估结果为“优秀”。在此后的11年之中,学校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10月,大连外国语大学迎来建校以后的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科研处借此契机,将迎接评估内化为自我回顾、自我总结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重新审视并梳理科研工作在服务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

一、科研工作简况

大连外国语大学1982年5月设立科学研究科;1985年,学校首次在干部会议上提出“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树立起全院重视科研的风气’的指导思想;1986年,学校首届科研工作会议胜利召开,正式确定了“抓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一起抓”的指导思想;2000年1月,学校正式成立科研处,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科研处包括办公室、社会服务部和《外语与外语教学》《东北亚外语研究》《语言教育》三个学术期刊编辑部,主要围绕学术委员会、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科研机构、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学术期刊等方面开展工作。

2005年,学校同时获批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2年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数量由一到多,但真正实现较大突破的是2016年,共获批7项,同年获批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双双实现“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学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4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35个,市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608个;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省政府奖)35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7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多年持续入选CSSCI来源期刊,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语言教育》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大连外国语大学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作为立校之本,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因此,学校科研工作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支撑。

二、科研工作与学校培养目标、办学定位的关系

基于高等教育使命、学校办学传统和人才培养的多年探索、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和国际化办学特色,大连外国语大学确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理性精神、独立人格、全球视野、专业素养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同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根据学校肩负的促进和引领辽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使命,根据学校对自身办学资源办学能力和发展现状的理性认识,学校确定办学定位是“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为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学校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使科研工作努力反哺本科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具有高尚的科学精神及奉献精神、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学术功底、宽广的学术胸怀、良好的学术声誉,具有家国情怀和跨文化视野的教师,培养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这是科研工作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式及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科研工作同时也努力为建设研究应用型大学打下基础。

三、科研工作服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措施

1.发扬学术民主,突出教师主体地位。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科研处承担了学院(系、部)教授委员会及校学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并于2016年底正式成立了两个委员会,作为各二级学院与学校两个层面的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咨询等职权。两个委员会在学校学科发展规划本科新专业设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直接服务了本科教学与本科人才培养,对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責、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精神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支持学术研究,推进师生科研合作。一是扶持教师及辅导员从不同层面开展与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探讨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与路径。二是打造师生科研共同体。学校要求教师必须要吸纳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带领自己的学生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献查找数据分析、论文撰写与统筹协调等各方面能力。为学生提供从本科起就学科研、做科研的机会,提高科研意识,开阔学术视野,为学生今后的深造打下基础。

3.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复合应用人才。学校与辽宁省、大连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兄弟高校、科研院所洽谈,签订咨询、服务、技术开发等协议,积极开展各类横向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为本科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场所与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去,考量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可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测评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这也是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重点。同时,实践的过程也可以锻炼本科生的技能实操与社会沟通能力,增加学生对社会及用人单位的了解,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衔接作用。

4.促进成果转化,推动教材资源建设。学校设立“启航讲坛”,专门为教师提供将科研成果向本科生转化与普及的平台,在每周三下午固定时间与地点召开,讲坛关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与启发性,涉及文学、艺术、哲学、体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打造不同学科与专业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师生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互相学习的平台,截至目前已开展62期讲座。学校科研工作推进教师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教材开发。教师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经历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案例,编入教材融入课程和专业建设之中,促进专业特色课程教学体系的形成,教师依托科研问题设计出适合教与学的项目,促进本科生的“问题导向型”学习,让学生由被动的内容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主动学习者。在科研处负责学校教材出版资助工作的期间,共资助出版37部教材,多部教材被评为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

5.组织学术活动,共建共享学术资源。学校每年都会广邀百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学,这些活动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让学生们得以见到以往只能在书本作者页才能看到的大学者本人,与他们近距离接触甚至可以直接对话,聆听教诲,亲身感受着别样的大师风采。无论是“启航讲坛”讲座、国内外专家的学术讲座,或者大型学术论坛及会议,学校安排全程摄影,并将111个讲座、会议视频、音频存放在学校VOD点播系统,学术资源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在学校内网随时观看学习,丰富课余生活,增长学术知识。

6.注重科研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与科研能力培训。学校每年为新人职教师、青年教师、非外语学科教师博士教师等各层次、各群体教师开展不同内容的科研培训活动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培训活动、学术道德宣讲活动,组织开展博士科研水平提升计划,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并要求教师回校后为本科生举办小型学术讲座,传达会议前沿成果,教师的道德及科研水平增强直接促进优秀本科人才培养。

7.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教师科研利益。学校制定了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奖励的长效机制,平均每年投入百万元对高水平科研项目优秀学术论文学术专著、高质量的译著、获奖科研成果、咨证报告、艺术创作作品、文学创作作品等高水平科研成果进行奖励,激发教师科研热情,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为本科人才培养增加后劲儿,推动标志性成果的产出。

8.助力智库建设,积极服务辽宁振兴。学校目前拥有7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7个校级科研机构及15个院系级科研机构,聘请本科生作为科研助理,负责处理科研机构日常事务及辅助开展科研活动。

科研机构在国际政治語言学、翻译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学等方向为培养国际型、复合型本科人才提供了支持。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主要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相关研究;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可直接对接学校孔子学院,服务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国家和辽宁文化“软实力”“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另外有“一带一路”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可直接对接学校以理事长单位身份成立的“辽宁省‘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语言产业校企联盟”,为辽宁省企业“走出去”储备人才、提供语言服务。

四、科研工作服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1.教师在研究上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教学类的研究偏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获批数量较少。未来将继续鼓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寻找科研选题。

2.横向课题偏少,为本科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未来将加强横向课题的工作力度,为翻译专业的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以及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提供就业机会。

3.非外语学科的科研实力较弱,特色专业数量较少。未来将在发展外语学科的同时,加强对非外语学科的关注,并借助学校艺术、音乐、软件等非外语学科,培养“外语+”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

4.学校省级学术期刊向本科生的开放程度不够。未来将创新本科生参与期刊学术栏目的方式与内容,吸,引更多、更优质的本科生论文在期刊上发表,进而提高学校本科生的学术能力。

5.高水平科研项目促进本科教学还有其他多种有效的途径,未来将从制度上加以引导和保障,注重质量保障体系长效机制的建立,并把这些举措落到实处产生效益。

6.校级科研项目的选题与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结合不够。未来将加强扶持对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思考与研究的校级项目,鼓励教师把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切实应用到实践中去。

五、结语

在高等教育建设“双一流”的进程中,高校必须牢牢坚守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不动摇,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本文主要从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工作服务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出发,详细介绍了学校在突出教师主体地位、推进师生科研合作、培养复合应用人才、推动教材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学术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师科研利益、积极服务辽宁振兴八大方面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目前仍存在的六个问题,指出要通过进一步挖掘教学研究潜力、加强横向课题管理关注非外语学科、建立质量保障体系长效机制等途径,推动科研工作服务本科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人才培养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科研兴趣活动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