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
2019-09-10秦艳平
秦艳平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给小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沟通,与人交流。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小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小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自信、自主的与人交流。
关键词:口语交际;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现阶段很多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都开始重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大量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无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对口语交际的重视
小学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老师大多重视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对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重视,在布置作业时,大多也是以书面作业为主,没有对小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导时,老师大多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小学生只是对语文知识进行机械的记录和记忆,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小学生的口语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在组织语言和表达情感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二)小学生缺乏主动交流和表达的意愿
小学生年龄小,对陌生环境会比较认生,这就容易出现性格较为内向,羞怯的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善与人交流的情况,尤其是这种类型的小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受到阻碍后,容易灰心丧气,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封闭,不对他人展开,不愿意向他人吐露心声,一定程度上自然会导致口语交际能力无法进行提升。另外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中,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书面学习上,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口语交流,时间长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降低,出现吐字不清、口齿不伶俐的问题。
(三)语言知识匮乏,说话不规范
由于小学生词汇积累不多,因此在交流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有效的组织语言的情况,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小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谐音语”,这就导致小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也会存在用语不规范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让小学生敢说,勇于表达自己
由于小学生各方面发展不成熟,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时往往会比较胆怯,不敢说话,或者是一些小学生害怕说错话引起他人的嘲讽和讥笑,因此就不敢当众说话,时间长了,小学生就会失去说话的自信心,不能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小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多多对小学生进行提问,当小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要第一时间去指责小学生,而是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鼓励,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从而让小学生体会到说错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知错能改就好,让小学生树立其敢于表达的自信心,这样小学生在以后的交流中就不会以为害怕被指责和嘲笑而不敢说话了。老师只有帮助小學生树立自信心,让小学生敢于说话才能帮助小学生发现口语交际中的问题,从而对问题进行改善。
(二)为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为小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让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老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将小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内容上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对小学生进行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小学生的状态进行观察,看小学生对哪一方面比较感兴趣,并以此为基础来激发小学生进行讨论。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运用提问题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心理,通过一个个的问题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老师可以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拓展和延伸,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小学生进行亲身体验,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也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积极主动的进行交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丰富小学生的词汇量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需要不断拓宽小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小学生的词汇,让小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能够灵活的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交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进行词汇教学,在对小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对词汇的含义和用法进行讲解,并将词汇放在具体的语句和情景之中,对小学生进行讲解,让小学生对词汇的用法以及其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进行了解,提高小学生对词汇的利用效率。另外除了让小学生对课本上的词汇进行学习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多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扩大词汇的积累量,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词汇和句子,就把它们记录下来,时刻进行复习和巩固,直到将这些知识内化,可以熟练的使用,小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养成良好的词汇积累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习惯,使小学生会说
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进行语言习惯的培养,教给小学生一些正确有效的交流方法,规范小学生的语言使用习惯,让小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吐字清晰、用词准确、说话流利的状态,并且教会小学生如何在说话的过程中配合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等体态来辅助自己的语言,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几个话题让小学生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小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和交流方式来进行人际交流,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老师也可以为小学生创建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小学生进行练习,例如在路上向陌生人问路该如何交流,去商场买东西如何交流,说话出错该如何道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小学生掌握丰富的谈话技巧,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五)为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创造更多的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中,只在课堂上让小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是不够的,老师应该为小学生创建各种各样的口语交际实践机会,让小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口语交际。例如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小学生围坐在一起,向朋友聊天一样与小学生一起话家常,让小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趣事说出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组织小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与他人交际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 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大对口语交际的重视,通过游戏、创建教学情景等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交流兴趣,并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让小学生敢说、会说、能说,并为小学生提供较多的交流机会和交流空间,从而培养小学生与人交流的习惯,让小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讨[J].名师在线,2019(22):55-56.
[2]曾凡权.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