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营养

2019-09-10潘震宙

教育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进校园美育中华

潘震宙

要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学校美育、德育等课程体系,切实促进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课程体系相融合的工作,在各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我认为,这是一项富有创意和意义的工作,是一种促进文化和教育紧密融合、共同推进、合作双赢的很好的实践。从学校教育来看,青少年思想道德、创造创新思维、文化艺术涵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始终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希望下一代,希望青少年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而不仅仅是适应应试教育、只会考高分的所谓尖子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宝贵的积累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积极的价值导向和丰富的人文营养。我们有一大批身怀绝技的非遗大师和非遗传承人,他们能够进校园、下课堂,言传身教,将成为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師益友。文化进课程、下课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开辟了非常好的平台和通道,让更多的青少年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进而热爱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这不仅是一种生动活泼的德育、美育,而且对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教育和课程体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文化与教育两大资源通过融合工程得到理想的整合,只要课程、教育安排得当,是不会增加学校负担的。同时,非遗大师、传承人进校园、下课堂,亲自示范讲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这比空泛的宣讲教育效果一定会好得多,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愿望。文化与教育相融合,是一件新生事物,我们有理由给予热烈的期盼和真诚的祝愿。各方要精心筹划,搞好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携手共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春校园结出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进校园美育中华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