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提升研究.

2019-09-10杨辉孟彩静

今日自动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电力系统

杨辉 孟彩静

摘要:自动化技术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是时代潮流,是提高10kV电源可靠性的技术手段。文中首先阐述了配电网可靠性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评价指标,然后分析了配电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最后,采用相应的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从定量的角度来看,仿真验证更加准确。评估配电网自动化对配电网电源可靠性的影响。文中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深度定位和馈线自动化中的作用。基于MATLAB仿真计算的可靠性指标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微配电网的功能具有定量可靠性。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供电工程;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19)02-0174-02

0引言

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冰雪灾害、地震灾害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和破坏,电力设备不断中断供电、电压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都是大多数人的生活。造成了不便。生产和分销网络是最相关的,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因此,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现实的问题。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和故障定位,自动电缆开关等功能,可以快速修复和减少家庭数量,提高电源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减少停电,并提高配电网络质量。

1配电网自动化及电源可靠性

要量化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然后获得具体的可靠性。

1.1配网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应用的两个优点是故障定位和馈线自动化。开发故障定位和馈线自动化,部署基于更先进模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集成平台,配电网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使我们能够确保生产管理的有效性,部署错误处理,自动化系统集成平台模型故障信息和故障诊断报告功能,配电网正常运行监测功能(遥感、记录事件序列等)、变电站、电网调度等功能,配电网自动化和配电电气GIS等特点,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更准确的故障定位,更好的解决断电问题,实现更高的可靠性。

1.2量化参数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的可靠性水平,是判断供电系统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的重要依据。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分为负荷点指标和系统指标。负载点可靠性指标包括负载点平均故障率lambda、负载点平均停机时间T和每个负载点r的平均停机时间(r=T/lambda)。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包括长期停电频率,长时间停电时间,平均用户停电时间和总系统功率不足。SAIFI电源故障频率较长,每个系统电源用户每单位时间的电源故障频率为(/用户年)。N是负载点i的用户数。SAIDI断电时间更长。每个系统电源用户单元的平均停电时间是小时/(用户年)U,这是负载点I的平均停电时间。CAIDI用户的平均停电时间(每个用户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停电时间)为小时。ENS系统的总功率不足,系统中的总电源故障负载为kWh/年。此外,还有MAIFI短电源故障频率,ASAI平均电源可用性,AENS系统平均电量不足指数。按照国际标准,电源中断时间大于或等于5min是长期停电,电源中断时间小于5min是短期停电。

2配网自动化对于供电效果的影响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供电电压,服务质量和电网管理水平的稳定性,最终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电压稳定: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将严格监控电压,及时发现现有故障,大大降低电压波动对用户功耗的影响,实现供电企业的可靠性。服務质量:尤其针对电表安装方案,结合网络信息和供电方案,分析了电表在配电网中的自动安装,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成本。过去,没有电力问题,这为大多数电力用户提供了便利,并提高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网格管理:质量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网络的国家分销网络的建设,不仅对设备的动态测试,而且一般的实时监控用户的能耗一般(generalelectric)为了避免超载运行的工作电路,故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功率损耗并提高了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

3配电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

评估和测试由配电网络自动化建立的模型以获得可靠性。

3.1模拟参数

为了准确评价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供电可靠性的提高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系统的基于SAIFI和ens的蒙特卡罗仿真算法。大量的组件,复杂的拓扑结构,需要简化。假设微型配电网由1台母线、5台馈线、2台实现互循环的馈线、50台变压器和55个负荷点组成。将总线故障率设置为0.01次/年,修复时间设置为2.5小时;馈线故障率:0.08次/年(km年);维护时间:2小时;变压器故障率为0.02次/年,维护时间为5小时;设备及开关部件100%处于工作状态,维修时间为5小时。分别模拟了配电网自动化和非配电网自动化的SAIFI和ENS。

3.2仿真分析

在非自动配电网络的情况下,故障处理时间是自动配电网络的3.25倍。结合模型中各组件的故障修复时间,可以得出结论,配电网自动化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它大大提高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可靠性,缩短了系统停电的频率和时间,充分缓解了系统的电量不足。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提高了电网故障处理的效率。

4分析与展望

配电网自动化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实现配电网络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其核心内容是网格结构,用户功率,分配网络信息和数据的自动管理。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工作原理是隔离故障电路和其他电路元件,继续为无故障区域提供正常电源。通过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可以避免因本地线路故障引起的大规模停电。中国的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取得阶段性成果。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的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已基本实现。为了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实施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最重要的是支持核心技术。配电网自动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综合气象条件和配电网络中涉及的其他信息,以及地理,自然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配电网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综合人才相对不足。[6l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学习国外先进的配电网络技术。这不利于中国网络自动化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发展。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需要创新的管理体系和规划管理。首先,电力公司可以在配电网建设自动化方面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在管理部门下,建立了由技术人员组成的管理组织,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专业化管理。其次,从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整体效益来看,还有必要规划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只有核心过程,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工作,避免小事,同时,也采取不同地区的不同分布式网络的自动化建设水平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5结束语

配电网络是配电网络自动化的先决条件,但在计算投资成本时必须与配电网络自动化的成本分开。电网改造投资应占总投资的70%至80%。实际上,基于网络优化,配电网络自动化仅将投资增加10%至20%。在网络自动化中,配电网自动化的投资成本巨大,因此新配电网自动化的成本优势明显。由于网络框架本身是新配电网建设中的一项新内容,它不会占用配电网自动化的成本,但应考虑将其转化为配电网自动化。电网结构成本高,但从以上量化分析、管理和服务改进来看,配电网自动化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渊,吴林,刘庆尧,等.含重合器式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J].重庆大学学报,2018(5):4-17.

[2]周红娟.基于网架结构优化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研究[J].电工技术,2018(12):25-26.

[3]李兵,高绪明,王得胜,等.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8(2):11-13.

[4]宋艳慧,李红高,李想.浅析偏远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山西农经,2018(4):12-14.

[5]佚名.基于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提升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18):73-75.

[6]黄日雄.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6):9-10.

猜你喜欢

配网自动化电力系统
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