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写作中文学性应用
2019-09-10吴建琼
吴建琼
摘要: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地关注精神审美的需求。这个过程中,新闻写作也在不断突破和创新,以更加强调通过文学性应用,来增加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活力。本文结合具体的新闻作品,从文学性应用的作用体现、表现方式等方面浅谈新闻写作中文学性应用。
关键词:新闻写作;文学性应用;体现
“文学性”这一概念最早由俄罗斯杰出的语言学家、诗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提出,他认为,文学性就是能够让作品变成文学作品的点睛之笔。新闻作品区别于文学作品,因而在谈及新闻写作中的文学性应用,强调的是在对客观现实的描述叙事中,通过积极借鉴文学审美、语言风格、内涵意义等方式,让新闻事实以更丰满的方式表达,新闻主体以更生动的形象突出,新闻价值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现。
(一)提升价值,增添新闻的文化内涵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别了,白家庄矿》即是宏观政策性新闻借由微观文学性应用报道的典型作品。记者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两对矿工父子关于“告别”与“新生”的大量真实语言、抒情细节的文学性写作,向读者呈现了我国全面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大事件,让原本可能是枯燥的政策新闻,有了历史厚重和文化内涵,新闻价值更加凸显。相似的,在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廖俊波的诸多报道中,《光明日报》刊发的《一个温暖的“发光体”》风格独树一帜。其最大特色便在于以文学性应用链接了典型人物和人物成长的地域文化历史,让人既读人又品史,更好地提升了新闻元素的文化品格,延长了新闻价值时效。
(二)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审美趣味和需求
在长期的新闻写作中,我们发现文学性应用其实十分广泛,尤其是以新闻通讯、专访特稿为甚。比如风格显著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几乎在所有新闻作品的寫作中,都十分注重文学性。例如,传播阅读量极高的《北京爱与病》《寻找高密》《被时代甩开的村支书,追赶时代的折返跑》,等等。读者在新闻作品中了解新闻事实经过的同时,也捕捉到了新闻背后的多元化属性,或是“以小见大”引人深思的见微知著,或是人物通讯中鲜活温暖的传递,或是枯燥的新闻话题变为了脍炙人口的故事……这都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从多个角度满足了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
(一)文学经典作品的融入性应用
融入,从字面上理解是融合、汇入。新闻写作中的文学性应用,多数情况是通过“融入”的方式,特别是运用经典文学作品或广泛流传的名章词句。
“多年以后,每当梁骏德回忆起那个茶香浓郁并伴有稀碎嘈杂声的清晨时,都会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边笑边说……”,这段文字来自人物专访《又见“金骏眉”梁老先生再忆不一样的品茗往事》。记者便是巧妙地将经典文学作品《百年孤独》的开篇融入新闻专访的写作中,这样不仅让新闻导语有很强的带入感,而且充分体现了记者的文学底蕴和高雅的文学情趣。
此外,在新闻写作中的融入性应用,古诗词应用也是重中之重,它们广泛应用于新闻消息、通讯、评论等各个新闻体裁。
(二)文学写作方式的转化性应用
从“融入性”到“转化性”,其实是新闻写作中文学性应用提升的一个过程。文学性在新闻作品中的转化性应用,更多强调的是新闻写作中应用的文学写作手法和沿袭的文学写作风格。
《春日怀俊波》一文,其强烈的特征就是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从叙述、议论,到抒情、描写,甚至还有说明。短短千字文章让浸入、饱满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文中过渡句“新区建设的沛然之势,恰如春水奔流,一往无前”和结尾局“新区创业未半,俊波出师未捷,猝然辞世,让人扼腕长叹”转化性应用了《虞美人》和《出师表》的鲜明语言风格,也让新闻作品百读不厌,更加耐人寻味。
适当合理的文学性应用是新闻写作发展过程的必然,也是吸引读者和提升新闻审美价值的必然。但新闻写作文学性应用中,必须遵守真实性原则,把握新闻写作文学性应用的分寸,通过非虚构、形象化的语言和情感审美融合,更好地向读者呈现有价值、有温度、有传播广度和深度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