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电线路运维作业方法分析

2019-09-10吴浩欣

今日自动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输电线路

吴浩欣

摘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主要负责电力电能的传输,输电线路把电网联系成有机整体达到规范化、统一化管理,然而,要想维持输电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就必须加大运维力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水平。文中重点分析了输电线路运维中的问题以及控制对策。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维问题;作业方法

中图分类号:TM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19)02-088-02

0引言

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持续扩大,这就要求输电线路必须达到理想的安全与稳定水平,对应的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想维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高效工作,就要从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入手,然而,其中的工程量巨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运维难度,更重要的是输电线路大多处于相对暴露的外部环境,存在多种干扰性因素,为线路运维带来不良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赖于新技术、新思路,从而不断地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水平。

1输电线路运维工作内容及意义

输电线路运维工作目标在于:减少输电线路运维故障,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提高系统对风险和故障的防控水平,控制事故的出现,实际的输电线路运维工作内容为:检修输电线路、输电设备,输电线路的巡查、整治,电网工程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送电检修、输电线路的维护。输电线路运维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繁琐的任务,有着浩瀚的工作量,也为输电线路运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与业务水平要求。输电线路运维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于:防范、控制运维工作的风险,加大环境巡查力度,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效率,带来理想的电力行业经济效益川。

2输电线路运维工作中的问题

2.1运维方式的落后

输电线路运行与工作过程中因为所处环境较为特殊,必然会受到多种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等的干扰与破坏,从而使得输电线路面临着多种故障,传统的运维方式多采用定期巡检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地发现并解除输电线路故障,从而维护输电线路的正常、安全运行,然而,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那就是无法实现运行与维护的同步进行,也就是当线路出现故障或问题时,只能及时地排查故障,不能从根本上剖析故障的成因,无法及时地解除问题,从而影响了线路的故障恢复速度,影响安全供电。

2.2运维技术有待于升级

传统的输电线路运维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检修技术,传统检修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检修效率低下、检修准确度较低,而且无法从根源上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地解除故障。例如:传统的断路器、防雷设备只能在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发出断开信号,却难以分析故障的来源,也无法从根源上解除故障[2]。

2.3外部因素的干扰与破坏

因为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干扰与破坏,输电线路运维中可能出现电压跳闸问题,特别是树木繁茂区域的电线放电现象,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复杂情形下,输电线路故障问题将更为严重。实际运维工作中发现,地形复杂的区域可能出现塌陷,更增加了故障排查难度,特别是雷电高发区,输电线路面临着更加严重的雷灾,很可能引发输电线路跳闸问题。此外,高铁工程、铁路工程覆盖的区域也是输电线路运维难度较大的区域,由于线路所处环境条件本身就十分复杂,通过增设巡查密度、增加巡检次数等可以提高故障排查效率,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的运维水平,然而,可能增加运维工作量,提高运维成本。

3输电线路运维作业方法的优化与探索

3.1科学规划运维区域

要想提高运维工作质量,则需要优化运维作业方法,可以参照当前的输电线路的规模、分布、布局等来科学规划运维区域,重点分成:无人区、艰难区、容易区,并按照线路所处路段的特征来划分成:交叉跨越点、高灾害频发区、施工区等。也可以采取层次化规划模式,区分性地对待。例如:较容易区与重点区可以一个月巡查一次,艰难区则应以季度为单位来巡查,可以在月底来选派专门的班组前去巡查,一些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则可以调动群众力量来巡查,再每隔三个月派专业巡查组实施全面、彻底地排查。通过科学地规划运维区域,将巡查范围规划成不同类型的区域,并根据区域特点来区分性地巡查有利于提高运维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实现巡查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达到理想的运维水平。

3.21+1运维模式的应用

在合理规划运维区域的基础上可以对重点运维区采用1+1运维模式,简单说就是日常巡查过程中参照组别规划的要求,每两人一组,分别为专业的在职员工,外围的社会群众,重点巡视区、无人区等让地方群众先靠近此区域,作为护线员,根据区域条件、地形特征等来创建适合当地群众的运维模式,之所以让当地群众来辅助运维,主要是因为地方群众更加熟悉地方区域的环境,同时,因为居住在四周,有着超强的运维能力,这样也就减轻了专业运维人员的负担,控制了运维工作成本,群众参与输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能够控制巡视成本,而且能够延伸运维范围,提高运维管理的覆盖面积。

3.3在线监测设备的运用

在线监测设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高度的自动化功能,可以实现全天候的在线监测,特别是一些微气象设备可以实现24小时的全天候运行监测,从而预防由于温度下降所带来的杆塔、绝缘子等功能的丧失,可以实现对电网安全与否的监督。对于一些特殊区域的输电线路,例如:台风高发区线路很可能出现线路中断问题,对此应借助在线监测设备实施全天候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新一轮的规划方法,以此达到对重点区域的全方位监控,而且要充分利用气候预报信息,动态掌控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温度、风力、湿度等,提前预知天气变化,提前采取措施[8]。

3.4智能化监测技术的运用

由于电量需求量不断增加,输电线路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传统的巡查运维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无法达到全范围巡查的目标,对此可以选择全新的技术和监测设备,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出现为输电线路运维巡查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能够实现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维,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为:数字地球技术、3D全景技术,GPS技术等[3],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搭建起一个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网络系统,充分发挥此系统的在线监测功能,从而及时地找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和问题,而且要对应科学地处理,保护输电线路的高效、稳定、长期运行。同时,也要强化输电线路的现场检修与运维,智能化监测技术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定位故障,最终的线路检修还是要依赖于人工检修,运维人员必须定期进行状态检修,参照线路运维的关键点来全范围地开展检修工作,全面地运用现代化检修设备、技术等来确保线路的运维水平[4]。

3.5优化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护配置

输电线路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与破坏,特别是一些恶劣天气条件、气候条件等的破坏,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难以从根源上铲除,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积极地优化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水平,改善安全防护装置,具体则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环境的条件、地理、地形特征等来对应配备适合性的安全防护设备,例如:淘汰传统的防雷设备,采用氧化锌避雷器,此来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改善绝缘防护装置,提高其绝缘度,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护质量。4结束语

输电线路运维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线路的运行与维护需要科学的方法,要总结认识到当前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故障,并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来解除故障,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保护输电线路的正常、常规化运行,提高输电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澤存,沈其工,方瑜,等.高电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张纬钹,何金良,高玉明.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兆鑫.基于故障原因综合辨识的输电线路跳闸智能分析[J].机电信息,2013(27):22-23.

[4]姚楠,周桥.基于GPS/GIS技术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系统建设[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输电线路
浅谈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要求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研究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和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