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终于在中国胜利
2019-09-10陈志武
陈志武
今天,我们来讲讲传统婚姻里面的金融逻辑,婚姻和金融有什么关系?“爱情”是如何开始在中国走向胜利的呢?相信通过今天的讲解,许多年轻的朋友会对爱情有更深刻的体会。
我们总觉得,在中国历史上,好像一直只有婚姻但没有浪漫的爱情,但到了最近几十年开始发生变化。
这个话题使我想起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他以590多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世界首富。在2012年,当我们听到他娶华裔陈女士为妻的消息时,国内许多人,不管男女,都百思不得其解,大家会问:为什么世界首富会爱上一个颜值一般的女人,并娶她为妻,而且这几年看下来,他还确实真心地爱她?
实际上,除了扎克伯格的故事外,以前我也经常听到朋友议论:怎么外国人娶的中国老婆,都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呢?
我想,答案还是和经济与金融的缺失有关: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一方面温饱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没有金融市场,所以,婚姻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一家老少解决生存挑战,通过成家生小孩,来规避家族各成员的生老病死风险。也就是,婚姻决定着“养子防老”体系是否能够成功。姻亲可能是人类第二靠谱的建立跨期信任的办法,仅次于血缘,两人承诺白头到老就是一种跨长时期的保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一方面把围绕家和家族的行为规则与关系结构发展得很细,另一方面就是把有关婚姻的规则搞得很透的原因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婚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当婚姻涉及这么多其他人的利益的时候,就不可能只是年轻男女自己的事,而必须完全由父母包办,由长者们全权把握了。这样,对婚姻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两方的父母,而不是年轻的当事男女,他们当然只会用长相、财富、门户这些硬指标来评估彼此,像感情、爱情这样非常个人化的因素在这里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爱情对结婚的主角双方有价值,但对其他家庭成员未必重要。
那到底是包办婚姻好还是自由恋爱的婚姻模式更好呢?
徐立新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自由恋爱的夫妻,他们的婚姻会更加和谐、夫妻关系好,但妻子未必孝敬父母、家庭收入也要牺牲一点,而父母包办婚姻带来的夫妻关系不一定和谐,但对父母的好处是:妻子更听话、生小孩更多、对父母更孝敬,而且在父母年长后更会关照老人。所以,哪个模式更好,就看从谁的利益出发了。你怎么看呢?
包办婚姻是“养子防老”体系的延伸和保障,否则,基于“养子防老”的跨期交易安排会崩溃!在社会长期以硬指标决定婚姻以后,人们就只知道用颜值、财富、地位这些标准评价,所以就会有今天对扎克伯格的不理解了。
哪怕是迫于无奈,但我想许多读者认为中国古代还是有真正的爱情的。
爱情在哪里?
那么在中国古代的婚姻里到底有没有爱情的存在呢?
为此,我们可以看看最代表中国人爱情、婚姻愿景的一首歌。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这首歌,基本上我们每个人都听过。它也一直被认为是最浪漫的爱情歌,但细看歌词,你会发现,这首歌里面的“婚姻愿景”基本上是以利益为多、爱情为少,我们现在看来会很现实。
歌里面最重要的对唱词是这样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其中,“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通过婚姻组成的家,首先是一个“生产单位”,是不同劳动分工的组合,以此来发挥各自的技能特长,使总的产出最大,让生活所需得到最好的供应。所以,传统的家首先是一个生产单位,就像原来计划经济的合作社一样,在“家”这个合作社里,丈夫和妻子各有分工合作。
其次,“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当然这句话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要有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家、房子,也可以看到其背后的本质含义,就是“家”是一个跨期风险交易安排,“寒窑”指的是基于家的内部金融体系,“风雨”指的是风险,所以,成家后就能帮助彼此对付风险,有难共担,包括收入风险、健康风险、养老风险、天灾风险等等。也就是说,“家”是利益交换或风险交易体系。再次,就是“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家”的情感功能,给人一个维系精神和感情的寄托和港湾。
相濡以沫,一句平常的话,背后有太多的故事了。
所以,中国传统婚姻和家的定位,包括三方面功能:一是通过婚姻组成作为生产单位的“家”;二是“家”作为互相分摊风险的体系;第三才是婚姻和“家”作为情感交流的共同体。在现实中,直到最近几十年以前,婚姻的前两项功能也就是经济功能,一直占主导,爱情的分量就不用多说了,那是五四运动后的事情。
“爱情”在中国终于胜利
我也检索过晚清的《申报》等各中文日报,发现在20世纪之前“爱情”一词只出现过三四次,而且那几次都是“爱”和“情”两个字正好因前后的内容凑在一起,没有任何浪漫意义的男女情含义。之前有历史学者辩护说,“不是有汉代以来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吗?”而牛郎织女之所以每年只有七七才会,就是因为那只是梦想,真实世界里不会有那样的奢侈。古代中国肯定有过很多男女“爱情”故事,但“爱情”一直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所以,在中文里一直没有出现浪漫意义上的“爱情”这个词。
一位学者说,在1920年代翻译法国浪漫诗时碰到一个问题:西方人用玫瑰表达浪漫爱情,但中国人对玫瑰没有感觉,那怎么翻译诗歌中的“玫瑰”,使中国读者读到这个词时的反应跟西方人读到“玫瑰”时一样呢?很难找到,因为“浪漫”经历在传统中国太稀少,用不着制造这种词。
许多人说包办婚姻也能出爱情。是会有,但很少。原来的习俗是,双方父母通过媒婆先谈好各种条款,都认可后,年轻男女才可见一面,甚至到娶亲那一天之前都不能见!那跟谈商业交易有什么区别,哪里有出现感情的机会?所以,我们的社会只熟悉颜值这样的硬指标。
看来,我们真该庆幸自己出生在现代社会。那现代社会的爱情又是怎么来的呢?
十几年以前,加州大学阎云翔教授到东北下岬村调研,问当地老年人他们称结婚之前的过程叫什么,是不是叫“谈恋爱”?当地人回答说,“我们以前把那个过程叫‘谈亲家’,到六七十年代叫‘找对象’,再到后来就叫‘谈恋爱’。”显然,从“谈亲家”到“找对象”,这是一个很大的革命,因为决策主体从双方父母转移到当事年青人,感情的空间与分量提升很多,但还是目的太明确。到后来,再转变到“谈恋爱”,谈的是恋爱、目的性减弱很多,这才算“爱情”终于胜利了,让“爱情”成为婚姻与家庭的主流基础。尽管现实中并非所有婚姻都能做到这一点,但至少这已经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那么,为什么“爱情”在当今中国终于胜利了?基于婚姻的“家”的理想境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家”的两项经济功能正在快速被市场取代,而婚姻和“家”的情感功能在快速提升。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许多人会说是因为观念变了,是中国人更加现代了,但这只是部分原因,甚至是小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发达了,金融越来越丰富了,一方面城市化、公司化发展,使得人们离开“你耕田来我织布”、走进公司工作,不再需要“家”的生产单位功能;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解决跨期价值交换的需要,不再只靠婚姻家庭求得未来生活的安宁了。
当然,随着婚姻家庭的经济功能和规避风险的功能逐步被市场取代,爱情在婚姻家庭中的分量越来越高,这也会导致离婚率的上升,同时单身生活的占比也会升高。这些可能都是个人自由、金融发展的代价。但是,正因为这些是中國人更加看重爱情、看重感情的结果,也是中国人自己的选择权利多了的结果,这并不是坏事。更何况,既然那么多人还是不能理解扎克伯格的婚姻选择,那说明我们的社会对感情、爱情的认识还有许多升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