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化入主荃银高科全产业链再添一环

2019-09-10牛沐萱

农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种业种子农业

牛沐萱

中化入主荃银高科,对于中化,利于其打造现代农业服务闭环;对于荃银高科,不仅增加了其渠道优势,更结束了其多年的股权纷争。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荃银高科”)2018年11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大股东中新融泽及其一致行动人以及11名股东,将所持荃银高科21.5%股权,转让给中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农业”),转让价格为8.85元/股,转让总价款8.19亿元。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中化农业所持公司股份为9252万股,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与近期多次出现的国资接盘纾困上市公司的案例不同,本次中化入主荃银高科的目的为战略性投资。通过入主荃银高科,中化将进一步完善自身农业服务大战略的拼图;对于荃银高科而言,自身的种业创新研发实力将借助中化的资源走向更大的“舞台”。

补齐战略布局重要一环

“所谓战略性投资,必然要对自身当下或未来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助推作用。”有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之间最靠谱的合作方式不是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形式,而是一方成为另一方的股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互补共赢。”

中化集团2018年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98,2018年全球第二大贸易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中化集团也是中国领先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和现代农业服务一体化运营企业。中化集团的农业板块是其五大核心板块之一,中化农业不仅是农业板块的核心,也是中化集团农业服务业务的统一平台。并且,中化农业是中化集团落实中化农业板块,实现向技术服务渠道和“解决方案+产品包”商业模式转型的实施者。

2017年,中化农业启动MAP (ModernAgriculture Platform)战略,MAP也标志着中化集团已从擅长的农资生产销售,全力投入农业服务。中化农业主营业务为从事种植整合解决方案推广、全程土地托管、农业投入品套餐定制、农业机械化配套、全程技术跟踪,以及农产品销售、订单农业、粮食银行及农业信息化等服务,打造种植全产业链。

细心的人可以看到,中化现代农业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全产业链,唯独种子提供这一块有所欠缺,所以中化战略投资荃银高科补足了这最后一环。用中化自己的话来概括:身为央企和中国最大的农业一体化投入品公司,改行“种地”了。显然,以“种”为生的荃银高科将在中化MAP战略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被中化看好的荃银高科核心优势是在种子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积累,从公司创始人张海银、李成荃等老一辈科研人员开始,荃银高科技术不断传承创新,在种子这个特殊领域保持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荃银高科作为我国高成长的区域种子龙头企业,一直秉持“科技先行”战略,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及种子企业横向合作为辅”的新品种研发模式,逐步建立了以公司为主体的育种体系。2015年至2017年,荃银高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04%、4.06%、4.77%,2018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476万元,同比增长33.25%。截至2018年中报,公司拥有自主或合作选育的水稻品种共计87个(国审品种33个)、玉米品种36个(国审2个)、小麦品种2个、棉花品种6个(国审品种2个)、油菜品种4个,还选育了一批优质南瓜、西瓜、甜瓜新品种。

“中化集团主要看中了我们在种子领域的技术研发创新优势。”荃银高科董事长张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道,“荃银高科的创始团队都是农业或者种业领域资深专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遵循科技先行的战略,可以说种业产品研发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张琴表示,“技术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作为唯一企业代表,还联合六家科研院所发起成立了创新联盟,攻克种子技术上的难关。”资料显示,2016年8月,荃银高科就牵头发起了“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这也是国家唯一重点支持的种业企业创新联盟。

从成员来看,创新联盟的确集合了很多出色的种业科研人员,包括中科院上海植生所及韩斌院士团队、中国水稻所及胡培松研究员团队、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及李仕贵教授团队、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及傅向东研究团队、李家洋院士团队和储成才研究员团队等。

荃银高科的优势

据荃银高科公告,2018年上半年,创新联盟在水稻抗稻瘟病、生育期调控、耐高温、穗发芽调节、半矮杆、直立密穗、优质等方向进行攻关,三亚建设的南繁科研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在协同攻关、平台建设、人员交流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种业产品研发所需要的专业性与长周期难以被复制。有业内人士指出,种业产品更新并不是短期烧钱能够实现的。“一般而言,从收集种质资源、创制新材料,到选育出新品种需8年至10年。如果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可缩短3年至4年;若公司已有成熟亲本,新品种选育则需3年至5年。”种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也正是荃银高科“俘获”央企中化的最大“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荃銀高科产品的创新也受到市场认可,从而带动公司业绩快速提升。2015年至2017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9. 51%、24. 66%和25. 12%,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323%、3g%和104%。其中,2015年至2017年,公司核心业务水稻种子实现收入3.43亿元、4.24亿元和5.57亿元,增速为34.56%、23.49%和31. 33%,2018年上半年即使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水稻种子仍然保持了15.08%的收入增速。

在农业领域,处于上游的种子行业是具有国家战略性意义的行业,因为种子涉及到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2017年6月,中国化工集团宣布完成了对瑞士农业化学和种子公司先正达(Syngenta)的收购,该项收购涉资430亿美元,创下去年中企海外单笔收购金最高纪录。当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曾对此评论,这项收购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也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回到中化集团自身,宁高宁2015年出任董事长职位后,当年8月马上亲赴中种集团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调研。他在调研中强调,种子是中化集团农业板块的重要领域,更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行业。在2017年11月,中化集团发布全新战略定位,透露下一步集团重点任务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商业模式重构”,要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行业,其中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种子、环保型农药等行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种子领域,拜耳、孟山都等跨国企业占据较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中国队”在该领域处于较弱势。中化此次对荃银高科的入股,也有打造种子“国家队”的意思。增加渠道优势

事实上,此次中化入股荃银高科并非是双方的首次接触。2018年3月8日,荃银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为中化农业在安徽省区域内的种子独家合作伙伴,并全力助推中化农业在安徽省相关区域开展的MAP业务,原则上每个区域不低于5万亩,2018年度协助开展MAP业务面积力争不低于50万亩。而中化农业种地所需要的种子,则全部由荃银高科提供。这也意味着,荃银高科己参与中化在农业板块最重要的战略。

有业内人士坦言,此次中化入主荃银高科后,双方在业务层面的合作势必将继续深入、扩大。“荃银高科不仅可以为中化MAP战略提供试行的种子,还可以利用中化的农资供销渠道来提升自己的国内市场份额。”

据荃银高科2018年中报,公司业务营收主要集中于华东、华中、海外。而中化农业目前己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区域开展了业务,覆盖面积要远远广于荃银高科现有的主要销售区域。

同时,张琴表示,以中化央企的身份和资源,荃银高科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将大受裨益。“国内的耕地面积以及种业市场规模己基本固定,但像非洲、东南亚等地的种子市场还存在一定空间,这将是荃银高科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中化入股后,我们有了央企的标签,将有利于加速实现我们的海外战略。”

股权纷争终结束

除了业务层面将大受裨益,在市场人士看来,中化入主后,此前围绕在中植系、荃银高科及其他重要股东之间的股权纷争也将烟消云散。随着中新融泽等多个股东转让股份,中化现代农业成公司第一大股东,围绕在荃银高科身上的漫长股权战,开始迎来拐点。回顾荃银高科股权战,在资本市场极为活跃的中新融泽是这场角逐中的最大主角之一。

荃银高科2014年三季报显示,中新融泽位列公司第三大股东,为新进股东,占比为6.64%。2016年1月至2月,中新融泽、中新融鑫、中新睿银等持续买入,持股比例达16.61%,成为第一大股东。

对于当初举牌,接近中新融泽的知情人士对外表示,“荃银高科的不足就在于科研优势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更没有转化为市值,这个短板靠自身无法补足,这是先天劣势。因为它就是一群科研人员组建的企业,需要借助外力。”

随着中新融泽强势入局,荃银高科管理层与其爆发冲突。2016年3月,荃银高科公告,将中新融泽等告上法庭,要求确认三被告违法增持股份的民事行为无效,并判令三被告对上述股份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在二级市场予以抛售,所获得的利润归原告所有。由此,公司新一届董事会董事换届工作也被推迟。

一年多之后,事件出现转机。2017年12月,荃银高科表示,对起诉事宜进行撤诉,原因是“目前对违法增持效力及违法增持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尚无明确法律规定”。

“人往往是在激进时候都激进,平和时候都平和。实际上,它(指中新融泽等方面)给了自己重新的定位。它公开讲了,不谋求控制权。”张琴对外界表明荃银高科撤诉的原因。

从昔日对簿公堂,到如今大幅减持股份,上述接近中新融泽的人士对外表示,“现在情况变化了,2014年、2015年乃至于2016年,都是并购运作的好时机,但现在监管风向等各个层面的形势已经变化,早前的投资逻辑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产业整合和导入。”

除上述股权之争外,荃银高科董事长张琴与昔日的另一“冤家”王玉林也和解了。

2013年,荃银高科董事贾桂兰大幅增持,名列公司第一大股东。2017年5月,荃银高科董事长张琴对媒体称,贾桂兰曾试图掌控公司,并获得公司创始人陈金节的支持,但未能成功。

相比于一年多前,张琴如今与王玉林、贾桂兰夫妇已“和解”。2018年11月中旬,王玉林以荃銀高科营销总监的身份和张琴一起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采访结束后还一起进行了商业聚会等活动。

“现在我们这几方达成共识,把荃银做大,为第一目标。”张琴在谈到荃银高科昔日股权之争时说。不过,对于是否和王玉林、贾桂兰夫妇结为了一致行动人,张琴予以否定。

“中植系当初入股荃银高科的初衷是看中了其在种业的创新研发实力,想将其做大做强。此次央企中化抱着同样目的入局,而且成为第一大股东,虽然仍然是无实控人的状态,但相较于以往各方在二级市场举牌进场,中化此次受让股权的行为也暗示以往所谓股权之争的消弭。”一业内人士直言。

中化农业也在公告中指出,未来将利用自身资源和资本优势,积极推动荃银高科的业务发展,最终达到促进荃银高科良性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回报的目的。

猜你喜欢

种业种子农业
宁波谱写现代种业发展华章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部:深化科企合作加快种业创新驱动发展
汪洋在北京考察现代种业发展工作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