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2019-09-10
人民银行将积极稳妥推进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2019年1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取消企业开户许可有关情况表示——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做到“两个不减、两个加强”,即企业开户便利度不减、风险防控力不减,优化企业账户服务要加强、账户管理要加强,积极稳妥推进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工作,以新支付、新金融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2019年初将先行推广至江苏、浙江两省,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相关工作准备情况分批实施,2019年年内全部完成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工作。
提振新一年中国经济 切实减税仍是重点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2019年1月8日在一场宏观经济专题研究报告会上表示——
2019年的中国经济,关键在于能否将改革“走深走实”,向改革要红利。未来财政政策是重点发力方向。而在具体政策工具选择方面,虽然结束基建负增长的局面对于稳定投资有所帮助,但倘若再度掀起一轮基建潮,也并非良方,不仅可能进一步增加政府债务负担,让前期去杠杆以及加强财政约束的努力遭遇挫折,也可能会因为基建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从而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切实减税仍是重点。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尤其困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2019年1月8日在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2018年度)上表示——
一段时间以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尽管热度持续高涨,但人工智能产业雷声大雨点小,落地变现困难,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尤其困难。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期望值过高,实际上人工智能只是一种赋能技术,而不是独立产业;人类生命数据的复杂性很高,人命关天;人工智能的开发需要医学专家的主导和深度参与。
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结构性去杠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19年1月8日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联合采访时表示——
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度”,主要体现为总量要合理,结构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总量,既避免信用过快收缩冲击实体经济,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结构性去杠杆。比如,1月4日宣布的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并非大水漫灌。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应保持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同时,还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仍有量化调整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2019年1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第19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开场圆桌会议中表示——
我国的货币政策仍有量化调整的空间,将在维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和投资。我们希望看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好地協调配合。此外,中国也正朝着完善汇率政策的方向发展。
“六个稳”确定2019基本框架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2019年1月6日在大唐财富盛唐年会深圳站作宏观经济报告时表示——
目前按照最高决策层对2019年的判断,有一个提法叫“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担忧什么呢?一个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一个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所以提出2019年以稳为基调,提了六个稳,第一个是稳就业,第二个是稳金融,第三个是稳外贸,第四个是稳外资,第五个稳投资,第六个稳预期。2019年主基调应该是以稳为主,这六个稳是2019年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框架。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这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动力。
不应对2019年经济运行过度悲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2019年1月4日在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撰文表示——
虽然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或将出现短期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基本面是好的,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在不断改善。2019年依然存在和可能出现六方面积极因素。一是外部压力可能减小,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得到缓解,发达经济体政策溢出效应也将在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后减弱;二是政策偏松调节有助于经济增长;三是产业出清带来高质量发展动力;四是技术创新带来新兴产业崛起;五是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产业联动效应;六是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不应对2019年经济运行过度悲观。
新常态下银行业应对监管环境的改变需正视三大问题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2018年12月21日在“2018亚洲产业与资本峰会”上表示——
近两年,金融业严监管步入常态化,去杠杆、压缩同业理财、影子银行等,整个监管环境出现很大的变化。应对这个大环境的改变,银行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分别是业务模式如何转型,风险管理如何落实,对外开放如何推进。业务模式应从规模银行转向价值银行,在经济发展周期改变、新常态已经来临的情况下,银行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专注;风险管理应从传统转向全面;对外开放要从“起步阶段”转向真正的“深度与广度”。
避免政策“缺位”“错位”导致经济失调和扭曲
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2018年12月28日在“2018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
面对新的形势变化,中国金融需要通过更加系统性的、突破性的改革开放来应对环境,来实现发展目标。要构建协同高效的宏观政策体系。要注重各类政策的整体协同和逆周期调节,要注重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有机结合,要实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有机统一,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的合理搭配,避免出现政策“缺位”造成的经济失调;避免政策“错位”导致经济的扭曲;也要避免政策叠加造成市场共震。
我国面临两大长久存在的融资体系结构性矛盾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2018年12月28日在“2018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上指出——
当前我国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方面,在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方面,再次面临着两大长久存在的融资体系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存在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占比较低的矛盾;另一方面,存在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尽匹配的矛盾。
用资本约束推动投行发展科创板是新开辟的“实验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是打造一套新的资本形成体系,从而培育出具备中国特色、能承担资本市场核心功能,并对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真正负责任的市场主体,去理顺参与资本市场各主体间的关系,这个市场化主体就是投资银行。大力发展国际一流投行,是资本市场制度改革重要抓手,是改革需要寻求的“突破口”“牛鼻子”。可考虑用“资本”约束推动投行发展,通过要求投行在保荐企业IPO过程中,掏出“真金白银”,购买保荐企业股份,“徙木立信”,从而对自己的定价真正负起责任来。科创板不是类似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的融资板块,是一块新开辟的“实验田”,属于“增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