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述初中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2019-09-10肖利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德育教育

肖利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不再只专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方面加以重视。因此,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大德育方面的教育,以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1 初中化学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我国在初中化学的教育大纲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进行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对化学在实际上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学习的方法,同时使学生关心社会与自然的情感得到培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所以,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对知识上的传承加以重视,对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更加重视。

2初中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2.1兴趣教育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可根据课堂中讲述的不同化学知识, 引入到实际生活, 比如在对氢元素、氮元素的知识讲解时,可让学生了解这些元素的多样性,并且引入这些元素的实际用途,以及氢、氮的各种化学反应。 通过生活中常见事物,加深学生对这些元素的了解,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现在游乐园贩卖的气球都使用氢气,使用氢气有何安全隐患, 氢气为什么可以作为新型的绿色能源, 是什么制约了氢气这一绿色能源的发展。将化学知识引入日常生活,并用一系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将学生从书本中脱离出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发现其中的化学原理, 进而养成追求真理,探索科学,发现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2.2 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的确定并执行是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德育教育而言,这种目标的确定也非常重要。教育观念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在开展大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初中生的德育工作,让学生先明白做人的道理,再通过努力学习成材成功。 初中化学在确定德育教育目标时,应该严格做到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基础,针对不同年级的德育教育层次和特点,制定可行性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如,初中生思想不成熟,价值观念尚处于成长阶段,教师要言传身教,合理利用榜样的力量。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中有很多德育典型与优秀人物, 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赏析,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美, 并让作品将各类人物形象展现出来,与初中生产生共鸣,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利用居里夫人提炼镭的故事培养学生品德。

2.3 在化学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化学这一学科是要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和变化规律。一部化学史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进行不断探索的发展史,这其中涵盖了许许多多的先辈优秀品质与伟大的成就。虽然初中这一阶段所进行的化学教育只是处在启蒙教育的阶段,但仍然需要进行不断地学习、了解先辈们在进行物质奥秘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知识,进行爱国主义这一教育的渗透。初中化学教材中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素材,比如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当中,五十万年之前我们国家的人就已经会使用火了;公元前13世纪,我们国家就已经发明出陶器;夏商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可以炼出青铜器、酿制米酒;春秋战国时期,就可以进行生铁的冶炼;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气、石油和煤的国家,等等。若是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德教育的渗透,绝对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挖掘教材资源,拓展学习范围

在化学教学课堂中,融合德育教育,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学会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进行问题的思考,培养其实事求是追求科学的态度,进而逐渐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经过化学知识的学习,通过有效引导,能够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掌握事物变化的本质以及规律,避免片面看待事物。 比如,在开展水的组成和电解水反应等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定理和反应进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意识,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除此之外,在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创新,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方式方法,保持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调动其创新积极性。 化学知识的学习,对部分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难度。 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引导学生扎实基础知识,首先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接着逐渐拓展学习,掌握更多的内容,培养其积极探索和永不言败的勇气。

2.5多媒体教学加深对化学科学的认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结合现有的多媒体技术、 互联网技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因为化学科学的知识较为抽象,并且化学学科的本质是微观的,只有学生了解了其微观本质,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单纯通过课本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理解其复杂的化学结构。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引入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动态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相关的知识。

2.6在化学实验中渗透德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比较活跃,好奇心强。学生在做化学的实验时,对身边的很多仪器都觉得很新奇,比如有一些同学进了实验室以后,喜欢随便地使用仪器,随意拿化学试剂,完全没有规矩。这就需要老师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告诉学生 “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时,在学生进行实验或是进行尝试时,要给予一些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如若不然,会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需要遵纪守法、讲公德,只有这样社会秩序才可以稳定。此外,還有一些学生非常恐惧化学试剂的毒性与腐蚀性,在做化学实验时总是躲得远远的,老师这时就需要告诉学生化学的药品与化学的实验看起来是挺危险,但是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操作,就可以保障安全。而这些最为基本的操作都是在前人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老师这时就可以借此引出化学史上那些化学家,讲述他们不忘初心、不怕失败与挫折,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以此鼓励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可以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结语

综上所述,注重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目标,树立人生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让学生养成勇于探索、不惧失败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 谭秋萍 .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创新模式探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 15 ) .

[2] 杨黎鸣,李晓光 . 探析高中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 ( 4 ) .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德育教育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