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2019-09-10吴智良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吴智良

摘 要: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后续深入学习的蓄力过程。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需要随之创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目前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生活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后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许在教学中能趋利避害,使生活情境得以有效利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数学课程偏向理性思维,概念复杂、晦涩难懂,随着学习逐渐深入,其难度也是循序渐进的,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对小学生而言,其自身认知水平有限,逻辑思维还在形成阶段,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再加上小学数学是基础科目,也是义务教育中的重点课程,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责任重大。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生活情景,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打开数学世界的大门。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能满足其完成自主学习,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介入指导才能实现知识的接收过程。生活情境创造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在数学教学中它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中的生活情境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未完全认同情境教学。教育改革需要过程,教师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后,也需要逐渐更替思想,在教学中积累经验。一些老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一时无法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可能就会对情境教学持怀疑态度。或者还存在有的教师缺乏生活情境的教学经验,试用后发现班级内易引起骚乱,无法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因此也不愿继续尝试。

其次,教师设置的情境相对复杂。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需要考虑知识点本身,同时教师要设计学生愿意主动融入的情境,往往会根据多个角度考量,从而容易导致设置的教学环节多,情境复杂,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设置的情境没有针对性。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主要目的是在让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练习起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选取合适的情境。但有些教师常常会忽略学生的情况,设置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情境,或者是情境与所学知识并无直接关联,如此就会使得学生无法融入情境,肯定也无法达到教学效果。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拉近生活与知识间的距离

数学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利于其智力开发。相比其他科目,小学数学更为抽象,因而也使得学生理解困难。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将生活情境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能拉近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接受。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可用的素材,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知识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锻炼其思维能力。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是知识的巩固与加强的过程。比如在纸币的学习中,可模拟商店买卖的过程,组织学生扮演商家和买家,在金钱交易的时候,认识纸币,熟悉纸币的兑换规则。学习需要过程,教师必须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二)活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主讲,学生参与度低,如果知识点难度大,课堂中互动又少,学生可能会因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出现烦躁情绪。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师接收不到学生的反馈,也无法正确评判教学效果来调整进度,而生活情境教学完美避开了这些弊端。教师根据自身经验,搜集合适的生活元素,将其引入教学中,能让枯燥的课程变得有趣,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响应,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统计时,可以让学生回忆与父母去超市的情形,将自己印象中的商品按照蔬菜、水果等分种类列举出来,进而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种形式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投射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少走弯路,利于及早形成数学思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问是最直接的方式。在课堂引入时,可以口头提出生活中的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陌生的数学知识被分解成学生熟悉的小问题,在情境中具体体现出来。比如,学习圆柱时,可以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刺激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图像。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回想往柱形水杯灌水的情境,将生活中的直观动作与数学知识形成紧密联系,从而给予学生深刻的体验感。

(二)通过游戏活动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与枯燥的学习相比,更喜欢投入有趣的游戏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数学学习中引入游戏活动,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游戏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内容,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将学习效率最大化,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比如,学习小数加减时,先复习整数的相关计算,然后将班内学生分成三组,一组学生是加减符号,一组是全部整数的商品价格,另一组学生扮演调皮的小数点,小数点可以作为黑衣人,袭击整数混入其中,最终通过加减计算,让所有价格的小数点留在个位。其中,小数点的位置由扮演的学生自己控制,途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适当指导。通过游戏进行数学学习,要注意使整个课堂充满趣味,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融入,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行业领域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创新,教育也是一样。对于不适合学生特征、不适合当前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都要及时摒弃。先进的、高效的学习方式要积极改进,以实现最大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学,所有的教学过程不能完全被局限于课堂上,教学内容也不能只是教材,要着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的生活情境教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置合适的生活情境,通过提问或游戏的方式体现出来,让生活情境服务于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结语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其学习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当借助生活情境,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将其与数学之间建立联系,使得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之间也架起直观可见的桥梁。多通过游戏或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郑少勇.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23-224.

[2]郭彩羨.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113.

[3]张玉芳.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2018(30):94-95.

[4]李俊杰. 浅谈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2017(09):212-213.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