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
2019-09-10袁园
袁园
摘 要:如今,语文教学已经不只只是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视阅读的积累程度。我国教育学家吕叔湘曾经讲过,所谓的语文学习,其中的三分来自于课内,而剩下的七分则是来自于课外。也就是说,没有语文的课外阅读与积累,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知识,是很难达成较高的语文素养的。可以说,课内的阅读教会了小学生阅读的方法,而课外阅读则是一种积累,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角度入手,探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其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其对外界的各种事物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其心智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其家长往往更多的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的成长、学习的好坏,而老师往往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业绩等原因,自然地忽略掉学生的知识积累,也就是阅读的重要作用。实际上,阅读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处于6到12周岁这一阶段,素质教育的推行正需要在这一阶段打下牢固基础,语文课外阅读则能够使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拓宽个人视野和思路,同时也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其次,课外阅读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语文老师引导加上学生的自主阅读,往往能够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通过健康科学的读物的阅读,加深个人文化修养,并通过对课外读物的理解,潜移默化中培养个人良好情操。最后,课外阅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由于阅读内容以及社会经验少,致使其个人语言以及书面词汇匮乏,而课外阅读往往能够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通过课外阅读,小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词汇,丰富其词汇量,使其无论在语言还是书写上的词汇量都变得更加丰富。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而言,课外阅读的益处极大,一般而言,小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语言积累不够,语文写作对于他们而言比较困难,而通过课外阅读,则能够丰富其词汇量,并通过课外阅读使其间接了解社会了,使其作文写作更为丰富和具有深度。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教学缺乏重视
对于大多数小学而言,都存在着严重的传统教育模式,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历史过久,传统教育观念已经过于深入人心,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老师的禁锢依然很强。尤其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如果追溯其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孔子开学教书育人,因此,语文教学的传统思想以及教学模式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根深蒂固。这种情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由很多语文老师保有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目光放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及学生成绩的提高上,很少关注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导致了学生大多“一条腿走路”,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对个人文化素养的积累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兴趣不高
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因此,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的受重视程度不足,而他们的阅读选择也比较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很多语文课程中的课外阅读甚至局限在如“精讲精练”、“每日一结”上。也正由于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各类科目对小学生课外时间的挤占,就使得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较少。此外,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地方的图书硬件设施都能够使保障小学生的阅读,小学生的阅读条件也就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由于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不重视,他们往往不会主动引导小学生去选择、阅读课外书,缺乏大人的引导,小学生往往在选择书籍上不知所措,长此以往也就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三、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的途径
(一)提高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情操以及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从哲学角度来讲,思想往往是行动的先导,所以说,只有学校、老师以及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逐渐改变唯成绩论的教育方法,通过三方合力,加强对学生的阅读书籍的引导、阅读方法的传授,才能够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加强图书硬件设施建设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图书资源供给小学生进行阅读,那么再好的阅读方法也是枉然。因此,学校以及家长要充分利用阅读资源,借助当前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以及政府优惠政策,Wie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从学校角度来讲,可以充分借助政府所提供的优惠政策以及资金支持,建立小学图书馆,通过图书馆的形式为小学生提供图书阅读资源。从家长角度来讲,家长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借助发达的网络以及信息技术,通过对电子图书资源的筛选,让学生自主选择图书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和视野。只有小学生的知识层面与视野得以拓宽,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才会更加快速,写作水平才会不断拔升。
(三)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年龄都在6到12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各种事物都好奇的阶段,再加上如今的社会物质丰富、互联网急速发展,这些对他们的诱惑都非常大,无论是游戏还是电视都能够让小学生很难静下心去阅读,因此,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提高课外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当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多元化的课外阅读环境,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效率。比如,教师让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则可以通過定时定量的方式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并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与阅读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提升个人文化积累。
四、结语
通过上文论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和视野,也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学校、家长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洪艳.浅谈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8(33):48-49.
[2] 汪波.为课外阅读点亮一盏灯[J].课外语文,2018(3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