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给了我感知美的力量

2019-09-10朱文君

孩子·小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文系美的作业

朱文君

广东实验中学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目前在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攻读戏剧研究博士学位,业余时间从事戏剧编导。

丁之境先生是我初中三年的语文老师,我曾经是他的语文科代表。

近来我看到丁老师的朋友圈,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对语文教学充满了热情。微信九宫格里贴满了学生的优秀作文,用红笔划出一道道波浪线,标举学生们优美的词藻和飞扬的灵感。比起成绩单和排名,这些文字似乎能带给他更多的满足与喜悦。

语文教学对他而言,不是功利性的分数,而是美的启蒙。我还记得,丁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就告诉我们语文是美的,他给我们读了一篇名叫《冷香飞上语文》的文章,题目化用了姜夔的“冷香飞上诗句”。他想告诉我们的是,语文首先是美,形式与内容的尽善尽美。他的语文在云上,他想带我们一起飞翔。

为了让我们踏入美的殿堂,丁老师布置我们每天做积累作业,摘抄文笔优美的句子和段落。从此我读课外书就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那是我最喜欢的作业。正值人生中最爱阅读的时光,我对文字十分挑剔,常常是读了很多才能选出一些满意的辞句。时间一晃而过,我才发现自己沉浸其中,差点来不及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明明可以敷衍摘抄,明明可以多做一些数学物理习题,我却还是“舍本逐末”了,因為喜欢。

由于丁老师对美文的提倡和褒奖,在作文纸上爬格子成为我当时的最大乐趣,自卑的我从不辍的笔耕中获得了最初的信心。那时候我敏感忧愁,心里装满了矫情的痛苦,纤细的神经末梢战栗着伸出来感受令人困惑的世界,现在的我回头看是要发笑的。那是我最需要写作的时候,心底的河流必定要冲刷出纸上的沟壑。写出来以后又有新的郁结,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总有同学比我写得更好,总有更新奇阔大的视角,更华丽成熟的表达。为了幼稚的文人间的竞争,我唯有多读书,绞尽脑汁字斟句酌地写下去,因为写作的缘故也结识了几个最好的朋友。

丁老师想从作文里看到我们对世界真实的感受,总能辨出抄袭的痕迹。同样是写冬天,一个同学从参考书上抄了一篇描写大雪的范文交上去,分数下来大跌眼镜,向我抗议道:“我抄的满分作文,怎么可能不如你自己写的?”我在作文里平淡地叙写了南方没有雪的冬天,属于我的冬天,却得到了老师高度的赞扬。他让我明白了,我手写我心,自己的喉舌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真实的表达才珍贵。

康德说,美是非功利的。美是一座心灵的山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生中大大小小的试考了无数,我渐渐明白如何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掌握应试技巧。但如果仅仅学会这些,我们可能会变得短视,功利,贫乏,空洞。在课业的长期压榨下,中国的孩子很难接受到美的教育。我在欧洲的美术馆看见老师们带着一群孩子参观,并耐心讲解的时候,非常羡慕。我们只能通过上语文课来感知美和创造美。唯有文学之美能在陶冶性灵的同时,带给我们成绩上的收益。我深深感激丁老师在我们价值观塑成的重要阶段,培养了我们对美的向往与对人文的兴趣。

丁老师的影响,一直到我在高考后毫不犹豫地填了中文系的志愿,一直到我被调剂后踏入转系面试的大门,老师们问我为什么想转到中文系来,我回答说我想成为作家。我听见他们发出了然的哄笑,说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后来事实印证了他们的预言。我在读了七年中文系后彻底告别了方块字,出国去对付拉丁字母,兴趣转向了其他形式的艺术美。我变得豁达而愉悦,却丧失了对表达的迫切渴望。然而我如今敲下的一字一句,都源于当时为语文垒下的一砖一瓦,厚积薄发。我要不忘初心地追求美,追求那一抹飞上云端的冷香。

猜你喜欢

中文系美的作业
中文系何为?
快来写作业
读中文系的人
读中文系的人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黄振东作品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