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2019-09-10洪桢虎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新高考改革高中

洪桢虎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高中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路径。旨在通过此方面的研究,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完善实施与发展,做出相应的促进与推动。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前言: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持续推进的今天,现行的高考制度愈发受到诟病。其本质因素在于:学生无法充分张扬个性;个人能力在现行高考体制面前逐步淡化;甚至学生与高校间难以行成通畅的双向选择路径。为此,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于2014年9月4日,发布了《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践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中对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等,都做出了重要的调整,如高中文理不再分科,高考总成绩改为多部分组成等。可以说,此次新高考改革的内容,极大的凸显出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并从学生未来的个人需求与未来发展等角度,为学生奠定下坚实的终身发展基础。而由此也促使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因此,对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处于个体生涯得以发展的起步阶段。其需要通过在高中的三年学习与生活,对各类知识、技能、角色、以及其他众多未知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高中生才能逐步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依照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水平标准,进行初步的规划与构建。这也是高中生职业理想、生存价值、以及自我价值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唯有其具备此类意识,并付诸于实践行动,才能在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展讯出自身的“成功之路”[1]。

对高中生所进行的生涯规划,不仅是其学习规划的基础,更是其逐步达成职业规划,甚至完成人生规划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处于新高考改革环境之中的高中生,只有通过明确且较为坚定的生涯规划,才能促进自身得以长足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说,依照高中生涯规划,既能够协助高中生更为清晰的认清自身的能力、兴趣、以及期望等,又能够以明确的课程计划制定,培养出学生应对未来成长与发展难关的能力与勇气。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路径

受新高考改革观念的影响,众多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等,都对学生的生涯规划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很多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专家学者,也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途径,做出了深深的探索。对此,本文做出浅显的探讨。

(一)注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

虽然对于新高考改革意见的提出,已是经过了4年的时间,但无论是学校、教师、或是学生和家长,对于生涯规划教育,仍有諸多难以言明的迷茫与无措,不知该以何处作为学生生涯规划的切入点。对此,应充分发挥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更为深入的促进与推动,并促使政府部门积极的融入到新高考改革活动之中。如区域性的教育部门可协调多方力量做出综合性的考量,进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并依照新高考改革意见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定位与师资力量的配备,进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2]。与此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机构或学校的经验与理念,为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拓宽思路与眼界,并由此指明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理念的转变与重塑

为应对新高考改革,学校应在教学理念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这将便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自身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加速转变与重塑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对“以考为教”的功利化理念予以摒弃,做到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的需求与未来的发展,构建起全新的课程制度。并且,学校应依照自身的优势,加强对学生个人化能力与修养的教育工作,并为学生提供出多元化、高质量的学习、生活、以及实践空间。这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学校多元化同步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强化生涯教育队伍的构建

虽然以往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存在明显的错误性,但教师仍旧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无法替代的主导性力量。在学校推行生涯规划教育的大方向下,师资力量也必然成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3]。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出校内心理教师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并要通过教师能力的进修和优秀心理教师或生涯规划教师的聘请等方式,为学校打造出具备较强生涯规划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而对于心理教师或生涯规划教师相对匮乏的学校,可通过自身教师队伍的组织、培训、以及进修学习等方式,使自身的教师队伍在生涯规划知识体系构建与教育意识完善等方面,得到长足的提升。这也是实现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四)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

无论是新高考改革意见的内容,还是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都需要学生将以往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与完善。虽然在课堂中的教学讲解,能够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但缺少实践作为生涯信念的激发与稳固,学生也难以构建起长期、有效的生涯规划理念。因而,学校可通过各类社会资源的引入,逐步培养起学生在能力拓展、兴趣提升、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意识及能力。同时,学校要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规划,逐步融入与学生生涯规划相关的实践与体验课程及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对各类课程及活动总结经验。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对自身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才能促进自身生涯意识的增强。

结语:综上所述,新高考改革是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更是摆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面前的严峻挑战。为确保此次“战役”的凯旋,则需要在积极推进高考改革与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思想与观念。唯有如此,才能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达成,带来源源不断的潜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军靠,丁一鑫.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样态重塑与保障[J].教育探索,2018(01):44-48.

[2]田丽.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探寻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63-69.

[3]明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发展教育重要性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教育新高考改革高中
以思促学 课程为王
以思促学 课程为王
高校辅导员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索
生涯规划教育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进行中学地理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