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文本资源的审美窥探
2019-09-10曹加明
摘要:文本阅读,是一场依托语言的寻美之旅。《前方》不只是一篇摄影散文,更是蕴含着清醒从容之美、自强力行之美、坦诚理性之美、哲学超越之美的审美富矿。学习从文本中发掘美的资源,依托语言提升审美素养,也应是语文教学的“前方”。
关键词:《前方》文本资源审美富矿
文本,是蕴藏着丰富审美资源的宝库;文本阅读,是一场依托语言的寻美之旅。“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在文本语言的“丛林”中发掘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美,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业。曹文轩先生的《前方》一文,无疑是值得发掘的审美之矿。
一、为何离家,面向前方——清醒从容之美
人,为何要离家,为何要面向前方?不是浑浑噩噩地消磨日子,亦不是得过且过的“撞钟之举”,更不是“没头苍蝇”般的“乱闯乱撞”,而是不甘沉溺于“往昔”荣光的奋进之举,是基于现实突围的清醒之举,是眺望“前方”的从容之举。人在面向前方时,展现的是人之为人的难得的清醒从容之美!
(一)冷静回望之美
人类前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冷静回望的历史。人的伟大在于懂得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将一辈又一辈的人生智慧、经验传承下来,牛顿如此,人类的祖先亦如此——“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从东非大草原到“前方”的黄河、长江中下游,人类在面向前方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只要我们稍微回望一下人类前行的历程,我们就不难发现:人类从远古开始,就已经在一次次冷静回望中演绎着人类文明跋涉中的清醒从容之美。
(二)从容面对之美
在曹文轩先生笔下,“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面对“艰辛”“危险”,人类没有选择退缩,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从容面对——这既是源于辩证地看到“艰辛”“危险”与“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共存,更是面对“艰辛”与“危险”时的从容使然……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在《前方》中,你会发现:人不只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更是一根面对“艰辛”“危险”时能够从容不迫的“苇草”。从容,何尝不是“能思考”之外的姿态之美。
(三)变通突围之美
《前方》中,作者坦诚地称:“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那么此时此刻,人,该做何抉择呢?是麻木地忍耐,还是清醒地改变?曹文轩写实性地告诉读者——“他必须走,远走高飞”。“远走”不只是变通,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人生的突围,从有形无形的“压迫”中突围而出,如巴金先生笔下的觉慧,又如面临人生抉择时的胡适先生和钱穆先生,他们在变通突围中的通达清醒之美不可忽略!
(四)合作探索之美
而且,更为难得的是,人类的突围不只是为了“独善其身”,哪怕是在突围之路上,他们就已经懂得合作。“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从人类早期的合作渔猎,到现代研究中的团队合作,人类在面向前方的执着奋进中携手相伴,互相勉励,密切合作,共同探索,抵御来自外界的和内心的压迫。此间美,只有携手相伴,突出困境的人才能体会。
二、迈步向前,憧憬前方——自强力行之美
《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然人未必能够确定“前方”的“风景”一定甚是“美丽”,但可贵的是,人总是能够以“自强不息”的姿态面对“前方”——“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不管前方是艳阳高照,还是风吹雨打,人总是坚韧地迈步向前,憧憬前方,此中的自强力行之美不难发现。
(一)憧憬力行之美
如果明知前方是一片坦途,“随大流”般地“顺势而为”,未必可见当事人的探索追求之美;美在“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时,依然能够将“前方”憧憬得“美轮美奂”,鼓舞自己和同伴在“如痴如醉”中力行不辍,因为“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因为“前方”让他们憧憬,“前方”让他们力行……
(二)自我激励之美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是独自出发,还是结伴远行,人生之路上的行者都是“独行者”。出发时可能接受过一些送行的勉励之语,成功时也许有醉人的“鲜花”和“掌声”,但是,在迈向“前方”的途中更多的激励还是来自自身。正所谓“人生有梦不觉寒”,对人生之梦想的憧憬,对人生历程的亲历和体验本身,就是人生的某种意义所在,而途中单调、琐碎的日子,需要自我激励来丰富、链接……
(三)“善假于物”之美
荀子提出过君子“善假于物”,曹文轩笔下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的人亦懂得借助那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通达前方;借助一路相伴的同伴的鼓励,增强行进的动力;借助眼前的“路”,憧憬前方无限的风景……其实,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懂得借助石器、木棒来开展基本的生产活动,并逐步学会借助自然资源来生产、制作生产工具。人类发展前行的历史不正是一部“善假于物”的壮丽史诗吗?
(四)“自强不息”之美
人类从蛮荒一路走来,首先彰显的就是“自强不息”之美。也许他们身无分文,也许他们“终生未出家门,或未远离家乡,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即便如此,哪怕“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他们依然行走在“自强不息”之路上。为了不被世俗的洪流所裹挟,为了不被精神的压力所击倒,人,坚韧、执着地踏上了“自强不息”之路!
三、人生苦旅,前方是岸——坦诚理性之美
在《前方》中,曹文轩先生说——“人们早已发现,人生是一场苦旅”,这可以说不只是罗曼·罗兰的“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真正的英雄主义”,更是古希臘神庙上“认识你自己”般的清醒与理性。
(一)真实坦诚之美
“人生是一场苦旅”。人,没有自欺欺人地将“苦旅”粉饰为“华丽丽”的“舞台”,而是真实坦诚地告诉世人——“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曹文轩先生深知,与其美化人生之苦难,不如坦诚地告诉世人真相——“人生是一场苦旅”。“你也许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甚至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一定的人,但是你无法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不粉饰、不虚妄的真实坦诚之美值得点赞。
(二)现实跋涉之美
不只是曹文轩先生眼前的摄影作品中的“破旧而简陋的汽车”上的人们在体验着“苦旅”,“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抗战时期有序撤往大西南后方的学者、学生在湘黔公路、滇黔公路、桂昆公路上也乘过“这种拥挤的汽车”,其中,“湘黔滇旅行团”的三百多名师生在政府安排的黄师岳中将和南开大学的黄钰生先生的带领下,在湘黔滇的崇山峻岭中跋涉了三千多里,历时六十八天,顺利到达昆明。前方学术薪火的召唤和指引,让艰难跋涉中的师生演绎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美丽。其实,每一个向着人生之“前方”奋进的身姿都是美丽的!
(三)理性认知之美
理性如丰子恺先生,也曾遇到过“老掉牙的汽车”。“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于是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这种理性的认知浓缩为一句话,就是“真是一番苦旅”!真正的人生,没有“瞒”,亦没有“骗”;既不“欺人”,亦不“自欺”;而是坦诚地认识到人生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并且在此境况中依然冷静地面向“前方”!
(四)客观平等之美
透过具象的表面,曹文轩先生还发现,“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也就是说,在人生这场“苦旅”中,不分高低贵贱,大家都实现了人的本质身份的平等,所不同的,只是大家都憧憬、奔向各自个性化的“前方”。这种在芸芸众生的颠簸奔波中发现的客观平等,在某些古老的大陆显得格外可贵与难得。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前方”之“岸”,人,终于在此层面实现了平等——“都是苦旅者”。
四、悲剧实质,前方是梦——哲学超越之美
人的哲学超越之美在于,即便人生是“一场苦旅”,即便人最终也摆脱不了悲剧性实质,但依然在对“前方”之梦的追逐中实现自我、完成自我、成为自我。曹文轩先生笔下的人生之四重悲剧,与其说是对人生悲剧性本质的梳理,不如说是指引人们实现人生“涅槃”所需要超越的四级“阶梯”。
(一)矢志不渝之美
“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这是曹文轩先生笔下人的第一重悲剧。人的悲剧性实质是人脚踏现实的大地,却总是不忘“仰望星空”,然而又总不能“穷尽”“星空”,然而,也正是在这种人生悖论中,彰显了人的矢志不渝之美——人,没有因为“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放弃求索,没有因为“路漫漫”而听天由命,而是以明知“不可为”亦“为之”的坚韧和执着,寻觅“前方”之梦。
(二)乡情乡愁之美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也许离家是为了摆脱家的“压迫”,也许离家是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也许离家是为了实现梦想……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背井离乡,乡愁总是会萦绕心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是卢纶的乡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是韦庄的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三)哲学探求之美
“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因为,哪怕“上帝会发笑”,人也不忘“思考”;哪怕“人无法还家”,也没有“束手无策”,更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行走在寻觅家园的探求之路上……毋庸置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个体生命终究不是时间的对手;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终究无法踏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拥有有限生命和有限精力的人,依然可以实现对精神家园的寻寻觅觅,也许最终“未能完成”,但,谁又能说,这样的探求不是美丽的呢?
(四)精神超越之美
哪怕“即便是還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哪怕“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依然无法阻滞人从物质中跳脱出来,寻求精神超越的美丽!人,不只靠粮食存活,也不只是为了粮食而活着;人还依傍精神之梦而活,还为了自由、平等、民主而活;甚至不止是为了个体的自由、平等而活,还为了群体的自由、平等而活;人不止是在寻觅一己的精神家园,亦在“前方”探寻着人类的精神归宿;这不仅是精神之梦对物质之梦的超越,亦是人对自我的精神超越……
《前方》不只是一篇摄影散文,更是蕴含着清醒从容之美、自强力行之美、坦诚理性之美、哲学超越之美的审美富矿。学会从文本中发掘美的资源,依托语言提升审美素养,这不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前方”么?
(曹加明,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