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气课程:在整合与融合中实施

2019-09-10诸定国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寒节气语文课程

“二十四节气课程”,是我们开发的立足于传统二十四节气、指向传统文化(包括物候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传承的一门地方课程,其直接创意灵感有二:一是溧水籍作家诸荣会散文集《节气24帖》出版,影响很大;二是二十四节气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逐渐为世界所知晓、认可。其实,我们一直在思考:让传统文化,特别是溧水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民俗文化进课程、进校园、进课堂,为今后远行天涯的学子,在童年、少年階段,留下一些文化烙印,形成文化记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一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以《节气24帖》为教学蓝本(是教学蓝本,而非唯一的教材),选择全区五、六、七年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延请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一道研发课程,参与教学,共同思考这一有意义的话题。

对课程定位,我最初的思考是综合性课程。设计课程方案时,我与诸荣会先生就此问题交流过意见,并形成了一致观点:《节气24帖》是课程的源起,是教学的蓝本而非教材教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而非唯一依据。在这样的认识下,我认为我们开发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应当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体验性之特征。从承载的教学任务来说,这一课程是多元的,可以有物候时令、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也可以有文人情思;有人文文化,也应当有科学文化;有当下文化,也有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诗文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积极元素,也有一些现代视野审视下不甚合理的元素,而对于后者还应当教会学生审慎对待。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看,这一课程是开放的、动态的。所谓开放,就是课程向生活打开,向师生打开,也向社会打开。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资源,都可视为课程资源,都可以供执教教师选择使用。所谓动态,就是课程处在不断建构之中。从课程的实施来看,“二十四节气课程”主要是学习者的观察、体验,体会物候节令与农耕文化、民风民俗等传统文化中折射出来的中国哲人、先贤的智慧,也思考节气文化的当下意义。课程的实施,可观察、发现、体悟,不一而足,唯不需纸笔考试。

一、《冬至》节气文化课:整合视角下的课程开发

基于前述认识,整合应当是“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发、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这在路晶老师的《冬至》节气课中体现得十分到位。试评析如下:

一是多学科课程资源的统整。如前所述,节气课程具有综合性特征,这种综合性首先体现多学科课程资源的统整上。节气绕不开其天文地理的成因。这节课中,路晶老师通过1分钟的科普短片呈现冬至日的日照光线图,运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带领学生重温了太阳运行、地球公转的天文、地理学原理,从学理上理解北半球阴极阳生的科学含义,巧妙地将地理、天文知识与文本阅读整合在一起,或者说是提供了相关学科的知识支架,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加深对文化的深度体认,形成了整体建构。

二是实现了字词诗文等素材的整合。这节课中,关于“冬”“至”二字,呈现甲骨文、金文图片,从字源学与文字演变的角度解释,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具有形象直观性,利于学生从源头上掌握汉字,从源头上体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徐世《吴中竹枝词》、杜甫《小至》这些反映古人冬至前后生活的诗歌,是对“冬至阳生”的有力补充,又与后者成为一体。诗文合一,帮助学生理解冬至日的民俗文化,也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是进行图文视频资源的整合。跨媒介学习,已经成为当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读图与视频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对此,课堂教学不应当回避,而是要积极探索。图片资源、视频资源在这一节课介入的时机、呈现的方式都可圈可点。开头以二十四节气时序表导入新课,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定向。而“冬”字的甲骨文、金文的图片,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也帮助学生确立了“自秦以后书同文,每一个固定的汉字符号都被赋予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含义”的认识。“至”字的甲骨文、金文的图片,形象地解释了字义,也引出“极点”之意,引入文本教学,为理解文本中的“熬”做好准备。科普短片,则在学生处于困惑的“愤悱”状态时介入,帮助他们突破理解难点,促进理解建构。

这节课中,还有新旧知识的整合,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整合……总之,“整合”是这节《冬至》节气课的最大特征,“整合”促进了师生生命的成长。

二、《小寒》节气文化课:立足课程、文化、活动与思维

(一)丰富课程的资源整合

“二十四节气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也是一种体验类课程。这时,教师需要做三件事:一是尽可能知道,课程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即对课程资源要盘点;二是要知道可以用哪些课程资源,即对要使用的课程资源进行分类;三是要整合课程资源的课堂呈现。许超老师的《小寒》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课程意识。

开放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后者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正是其开放性的体现。

合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首先要求教师是一名课程建设者、一名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小寒》这节课,所有的资源都是教师开发出来的。在这节课上,至少使用了如下课程资源:当地籍作家的散文文本(诸荣会《小寒生花》)、教师自创的嵌名对联、传统的诗歌、民风民俗、当地的物候特产。这些资源,通过执教者的巧妙设计与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课程资源还具有动态性与生成性。教师备课是一个开发教学资源的过程,更多带有预设性成分。教学、课程资源开发需要预设,没有预设,教学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流于随意了。但教学与课程资源开发,还需要关注动态生成。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在情境中发生,并在情境中实现。当得知来自本地的作家、学校的校友,也是所学文本的作者就坐在教室里听课时,教室立刻成为一个特定的学习情境,一个特定的场。这个场是由教师动态创设的,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学习资源。在那一刻,学习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激发,并逐渐达到极值。后续的学习中,学生的踊跃,正是这种激情的持续。从时序上看,许超老师执教的这节《小寒》课,动态生成了许多课程资源:走近作者,与作者对话是一种动态生成;由作者笔下的窗花联展开联想,是另一种动态生成。正是有了这样的生成,教学中实现了“作者—作品—生活”的连接,实现了“过去生活(文本所反映的生活)—当下生活—未来生活”的连接,也实现了“作家—学习者—教师”三者生活的有机连接。这些都是在动态过程中生成的。

(二)多元文化的信息融入

《小寒》这节课,较好地体现出多元文化信息的融入。

开头导入部分,教师自创嵌名对联,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在课堂。可贵的是,教师没有用PPT呈现,而是以红色门联的方式呈现,将对联文化引入课堂,引入课程。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巧妙渗透了故乡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的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又在体味情感中咂摸文化之异同。

结合文本内容的梳理与作者情感的把握,又巧妙地将学生目光引向当地民俗文化。借助文本中作者对列车窗上霜花的联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对当地文化印记、民俗印记的联想,将文本中的文化与生活中的文化融为一体。文本是文化的矿藏,活动是文化的载体。许超老师围绕文本设计联想与表达活动:“多年后,你离开家乡明觉,在远方求学或工作,小寒的冬日里,看着车窗上的窗花,你会想到明觉中学、明觉小镇的什么?”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验乡思乡情,储存母校、故乡的文化印记。这就是巧妙的文化融合。

教学拓展部分,呈现古人描绘寒冬时节生活的诗歌,以“这首诗里盛开什么花?”为问题,将古人生活拉近,实现古今生活的连接。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浸润。几首诗中,友情、思乡、物候等多元文化融为一体。

(三)有趣活动的体验开展

知识的达成,能力的提升,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当然,活动要有趣。这节课中,许超老师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成了主角,讓他们的体验得以不断充盈。

“明觉中学节气,慧悟里读小寒”,是许老师为这节课的教学撰写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用于课堂导入,使课堂学习带有了三分俏皮。这副对联,既揭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与“明觉中学”及学校文化相吻合。俏皮之处在于,断句中“明觉中学”四字又不能连读。听这一句断句时,我职业反应,想到了中高考中的文言断句,甚至想到了具体的例句。现场评课也曾提到。写此文时再回首想一想,这种考点式考试式的联想,是一种职业病,用于评课,实在是焚琴煮鹤,有唐突糟蹋之嫌。可厌的是当时自己还沾沾自喜。其实,语文就是有趣的,学习就是有趣的活动。学生在这十二个字的断句里来来回回,根据语感、逻辑最终弄清楚了,这样的活动就有趣。好在许老师没像我一样,联系到中考考点中的某某例句,似孔乙己一样谆谆教诲:“这个记着,中考时有用。”倘若那样,实在是太煞风景。

让学生课中寻找作者、课后采访作者,请作者在讲义上签名,这样的活动太具生活化,太有意思,这就是体验。教师总是用成年人的目光,阻止学生的体验。而许老师则设计了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崇拜学者、作家,丰盈了学生的体验。

(四)清晰思维的逻辑呈现

发展思维、提升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在活动训练中实现的。许超老师的这节课,逻辑分明、思路清晰,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板块逻辑分明。“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初步了解”“走进文本,层层分析”“拓展阅读,丰富积累”,四个板块,条分缕析而又层层推进。仿佛一条长河,从远处逶迤而来,流淌到面前,在文本的剖析中,掀起巨浪,在学生心田里激起狂澜,然后慢慢平静,又向远处(向古代、向未来)摇曳而去。

二是空间角度、时间角度、人物维度的思路十分清晰,丝丝入扣而无紊乱之处。先说空间。整节课的视觉空间,大体上按照“外在空间—教室(研读文本)—生活空间”这样的思维展开。从时间角度看,大体按照“昔日生活—当下生活—未来生活”形成勾连。再往细处说,课堂教学中对时间元素的处理有两处对照,形成两组呼应。一组是文本中十几年前的生活与当下的生活;另一组是教师设计拓展的古代诗人、当下生活与让学生畅想的未来生活。这样的挖掘、设计,让学习者在不同时空里穿梭。这就是思维展现的过程。再说人物维度。人物维度是按照“读者—生活中的作者—文本中的作者—读者—古代诗人—教师(当下诗人,许超老师本身就是诗人)”的关系,形成了人物链,以情感与文化作为链接。

三是“走进文本,层层分析”板块,思路十分清晰。《小寒生花》这一文本一共40节,最早呈现的内容是作者不想家、想逃离,第38节是全文的高潮所在。而对解读文本的问题的回答,学生一开始就点出第38节中的“幸福之花”,颇有直捣黄龙、切中要害的快感,但同时又带来一个新问题:这么直截了当,后面怎么解读文本、梳理内容、把握情感、品味语言?许超老师不疾不徐,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慢慢梳理出“思乡之花”“自然之花”,完成了教学任务。整个过程,有倒吃甘蔗之妙,又仿佛太极云手,有推有拉,推推拉拉之间,将学生的思维贴着文本来回训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思维集中在寻找思乡之语句时,教师突然宕开一笔,或者说逆锋起笔,劈头一问:“可是‘我’原来并不想家呀?”现在描写想家,“这不是很奇怪吗?”这一问,有泉水激石之效,在学生头脑中激起更多的思维浪花。

当然,理解诸荣会老师《小寒生花》这篇文本,于初一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许超老师举重若轻,引导有方,巧妙地达成了目标,这有赖主问题设计的巧妙。“文章名是《小寒生花》,文中‘生’了什么花?”这一问,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效。

在小寒节气,上《小寒》,上得趣味盎然而摇曳生姿,也称得上“小寒生花”了。

(诸定国,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猜你喜欢

小寒节气语文课程
小寒大寒又一年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梅花先趁小寒开
小寒时处二三九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