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及教育策略

2019-09-10谢存芬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4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教育策略留守儿童

谢存芬

摘 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改变,在今天,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求生存发展,进而让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进入了大众视线。在大量的留守儿童中,因父母外出,他们往往得不到合适的监管教育及感情沟通,而隔代教育或自我照顾,又会让他们在生活及学习上,面对比其他人更为复杂的问题。笔者考察实际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做出分析,并提出几大相关教育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需求;教育策略

引言:留守儿童的家庭特殊性,使得他们本人长期与父母分离,在家庭教育及父爱母爱等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而监护人的教育不足就容易让留守儿童产生一些不当心理及不良行为。关爱留守儿童,就是要从了解他们的行为需求出发,从而研究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一、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我们对一个农村小学的班级做出调查发现:一班共56人中,就有23人属于半留守或全留守儿童,留守比例近41%。而这一情况在农村小学中非常常见,他们的监护状况主要又分成了隔代监护、亲戚监护及无人监护三种情况。

隔代监护在留守儿童监护状况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大多数儿童在父母外出的时间内,都交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进行监护。此类监护方式,留守儿童们虽然能获得物质及生活上较为全面的照顾,但是受老人们观念及文化水平的影响,往往在心理、道德及精神上受到的管理不够全面,容易引起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亲戚监护是除隔代监护以外留守儿童们面临的第二大监护方式。比如父母在外出期间将儿童托付于姑妈、姨母、叔伯等等親戚。但是二者之间的血缘关系使得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容易有所顾虑、无法尽心管教,在面对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及行为时,往往纵容或沉默,无法做出正确及时的疏导,也不利于留守儿童成长;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家长在外出途中,家中并无可依靠的长亲,需要留守儿童自行管理生活,造成无成年监护人的情况。虽然在周内都是由学校及老师统一管理,但是留守儿童存在的心智不成熟、生存能力不强等特点在此就会被放大,饮食起居不容易得到保障[1]。

二、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需求的教育策略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最为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爱护、教养及引导,而留守儿童所缺少的正好是这些东西。学习上得不到指导、生活上得不到照顾,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又加上个人认知能力不足、是非观念尚未形成等原因,容易让他们养成一些错误认知及习惯。笔者从留守儿童一些心理需求层面出发,探究应该使用的相应教育策略。

基础生存需求:因大多数父母的愧疚心理,留守儿童的基础物质需求相对容易得到满足。但是儿童的消费观念及理财观念还未得到良好的建设,对于生活费的处理上,往往是有多少花多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基本上做不到合理规划。这就容易养成他们花钱大手大脚等一系列毛病,也会有类似于上班族“月光”的情况发生。而大人们在这一点上,往往选择忽略或者纵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建议让学生制定消费计划,让家长合理分批次给孩子发放生活费,适当做出奖惩措施,以保障他们的基础生存,同时培养个人正确消费观念。

安全需求:儿童本身就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而留守儿童缺少了正常监护,更容易使他们失去安全感,不利于性格建立。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在错误观念、不良风气及影视文化等环节受到影响,容易造成打架斗殴、加入不良团体、蛮横无理等现象。对此,我们首先建议家长能在工作之外,给予留守儿童们适当的关爱,学校及教师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加强校园周围环境的管理,为留守儿童们创造安全良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2]。

感情需求:留守儿童在父母方面得不到关爱,那么势必就会在其他方面寻求弥补。现实生活中无从倾诉的情感,往往会在陌生网友,或者异性朋友身上寻求归属感及寄托。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倡导学生之间正常的交往,教师应以师长及成年人的角度,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个人能力之外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家长加强和子女的沟通。

精神需求:留守儿童本就脆弱的心理,造成他们会更加看中尊重感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在上述留守儿童寄养现象中,不健全的监护组成容易让他们失去安全感,自尊心受到打击,自卑心理严重,进而在精神层面得不到尊重感。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体现在他们更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这一点上,无论是学习成绩优异,还是试图以外表和行为获取注意力,这都是留守儿童们常见的表达途径。针对这一方面,教师在教育中要适当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导他们要互相尊重,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在各自擅长的正确领域,展现出自己的优点[3]。

结束语

留守儿童的出现,在我国地区贫富差距加大的情况下,是一种必然现象,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暂时无法被改变的事实。由于缺乏父母关爱,成长问题明显,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话题。而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教师及学校的正确教导就非常重要。教师要能发挥自己在学校的引导作用,观察并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心理问题,学校也要能创造良好教育环境,让留守儿童们能够健康、积极的走完正确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彭雪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及教育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6(10):15-15.

[2]徐小艳.一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8).

[3]邓红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J].新课程(下), 2018(12).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教育策略留守儿童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