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研究
2019-09-10王权盛
王权盛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小学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都需要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理解和应用,从这一方面来讲,小学科学实验是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在科学课上做实验,还能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小学科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研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以期通过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教学研究
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学科,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使学生在观察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不过,传统的科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被学校和教师重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一般是以教师语言讲授为主,这种授课方式会将原本充满趣味的科学知识变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还应秉承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以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本文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四种教学策略,分别为: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及时指导;注重实验评价,促进学生反思,保证实验安全,消除事故隐患。下文将展开介绍。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知,疑问是思考的源泉,也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上,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言,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表达的习惯。
比如:在执教《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节课时,在组织学生实验之前,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照现象,如:清晨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前方的路灯。然后设问:“这些光是如何照到物体上的?”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开展实验探究做准备。
二、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及时指导
组织学生实验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虽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但是教师也不能忽略自身的主导作用,还要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并及时地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记录进行指导,这样才更有利于增强实验的有效性。
比如:在执教《运动与摩擦力》这节课时,笔者首先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习惯搓手这一生活细节,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在学生搓手的过程中,我们会听到声音,而这个声音会伴随着搓手的存在而存在,当搓手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接著,笔者要求学生将两手分开在空中搓,看是否有阻碍的力量存在,这时学生表示几乎没有阻碍的力量。通过以上操作,学生可以明确摩擦力的存在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运动。然后,笔者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发放了一个护手霜,要求学生将护手霜涂在掌心,并再次搓手,这时学生需要对比涂上护手霜之前和之后哪次搓手比较吃力,哪次比较轻松,然后学生会清晰地理解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理解了这一点后,笔者再次带领学生探究物体重量与摩擦力的关系。这时笔者在幻灯片上打出了一张图片,图片内容为一个女士在搬一个衣柜。借此,笔者向学生提问:“你能帮这位女士想办法把柜子搬动吗?”这时有学生说可以将柜子里的东西拿出来,减少柜子的重量。那么,随之还有什么力量会减少呢?笔者问。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摩擦力。”可见,这样能够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重量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的重量越小,摩擦力越小。”
三、注重实验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在实验后对学生开展评价,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科学实验评价时,教师不能仅从实验的结果上来进行点评,还要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是否与他人良好配合、学生能否完成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进步。
四、保证实验安全,消除事故隐患
小学阶段的科学实验虽然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是安全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安全意识不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做好实验预防工作,仔细检查实验器材,并提前叮嘱学生要严格的按照实验的操守规则进行,切不可自作主张,以免发生意外。另外,为了学生的安全负责,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实验室安全急救知识,以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做好急救工作。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科学这门课程逐渐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学校也为科学课程准备了充足的实验器材供教师教学使用。在学校的支持下,教师更应积极地创新科学教学方式,以真正的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洪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78.
[2]华文茹.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