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奇制胜魅力无穷

2019-09-10施利兴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施利兴

摘要:言语的陌生化是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重要概念,该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主张艺术应当陌生化。他认为,文学的特异性不在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所表现的情感上,语言,惟有语言,才是文学区别于非文学之所在。本文从陌生化语言及其审美特点、陌生化语言的主要类型、陌生化语言的教学策略等方面出发,浅谈陌生化语言的教学技巧。

关键词:陌生化语言;审美特点;主要类型;教学策略

一、陌生化语言及其审美特点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产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习惯性与固定性,具有一定的规范要求。语言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的封闭性与确定性,而在于它的开放性与可变性。凡作家对语言的创新、语言的表现力、语言的审美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言语的陌生化是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重要概念,该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主张艺术应当陌生化。他认为,文学的特异性不在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所表现的情感上,语言,惟有语言,才是文学区别于非文学之所在。陌生化是对规范语言和规范语法的反叛,它给文学语言蒙上朦胧的氛围,涂上奇异的色彩,使文学语言变得费解,但它却使文学语言出奇制胜、凝练含蓄、意蕴甚深、充满活力,这正好弥补日常语言自身魅力欠缺、内涵稀薄的不足。

二、陌生化语言的主要类型

1、语言组合关系的变形

即有意打破语言线性组合中词语和词语的组合关系,造成似乎不合逻辑、不合语法的陌生化现象,而这种“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法往往独具效果。

词性的活用 主要指词性及其用法的违背,如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名词用作形容词和名词用作动词等等。

对词性和词序超出常规的使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为多见,这与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特点有关,在中国文学史上,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堪称千古绝句,整句诗所选择的意象并不十分特别:“春风”、“江南”、“岸”。然而,诗人用一种人们所不熟悉的方式来冲击固定思维。“绿”本来是形容词,在此被活用成动词。“绿”不仅包含了之前选字的全部表意,而且使这些平常意象的组合一下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仿佛春风有了生命,春风的柔情尽在新绿的万物中得以体现。

语言的佯谬 即陈述乖谬悖理,不合常情。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一段鲁迅强调说,百草园 “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按原生语意,乐园令人想起美好的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优美的地方。如果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就把它当成乐园,可能会给人一种用词不当的感觉,然而,这一违背事理的语言表达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并能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这里的乐园除了字典里的意义外,还有另一重含义,用来形容一种并不美好的场所,但可以和读者分享童年美好的回忆。这并不是大人的乐园,而是孩子的乐园,不是物质意义的乐园,而是心灵的乐园。乐园之所以成为乐园,是因为这里活跃着一颗童心,洋溢着儿童的趣味。

2、语言排列顺序的变形

即有意破坏或打乱语言的排列顺序,造成一种不知所措的陌生。在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中,语言在形式上的先后顺序是按照所述内容的时间先后或逻辑顺序来定的,但文学作品中常常有意打乱这种顺序,造成一种陌生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上片一二两句正常语序应该是:“明月惊鹊(栖)别枝,清风(逗)蝉半夜鸣。”而三四句则应该是山“听取”引导的一个省略了主语的句子,即“听取稻花香里蛙声一片说丰年”,至于下片一二两句,更是一看便知,不用多说。一连几句出现词语错位的诗句,主要不在于告诉读者这一次夏夜旅行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而是要传达出自己由这些所见所闻交织成的绝妙感觉。诗人夜行中的视觉、嗅觉、听觉凸现出来,我们能真切地想见诗人明月清风中的怡然自悦。

三、陌生化语言的教学策略

1、从陌生化语言中感受言外之意,增强阅读兴趣

朱自清先生说过,“欣赏并不是给课文加上“好”“美”“雅”“神妙”“豪放”“婉约”“温柔敦厚”一类抽象的、多义的评语就算数的;得从词汇和用力的地方,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去体会,去领略,才是切实的受用。”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停留在把一些概念式的言语强加给学生的层面上,而应该注意启发学生进入文本去寻找和抓住关键词语,特别关注那些包含有作家特殊情感因素的词语、并结合上下诗节的具体语境进行咀嚼体味。如《孔乙己》中“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里“大约”与“的确”是矛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有的人说这是顺口说的,合乎说话的习惯;有的人说这是一个或然判断,本身就是模棱兩可;有的人说这是儿童口吻,不顾及语法和逻辑等等。其实一个句子之所以采用这个词或那个词,是经过作者一系列选择的,鲁迅用“大约”这个词,而不用“大概”、“也许”等词,显然是经过比较、选择的,认为这个词比较符合小伙计的身份和口吻。本来,像孔乙己这样的人在旧时代是必死无疑的,为什么作者不采用肯定的语气呢?这不仅是因为小伙计没有亲眼看见孔乙己死去,更重要的是存在侥幸心理,或希望他不死,然而按照必然律推导,孔乙己已别无他路,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用“的确”一词,构成一个矛盾判断,渲染了忧伤气氛。

2、从习见语言中寻找陌生感,获得审美愉悦

孙绍振教授在他的《名作细读》自序中曾指出:“走进文本对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弱点,其他学科的老师的权威是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己知。而语文老师面对的往往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已知者。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是要从他们已知中去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出他的奥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用崭新的眼光去深入课文,发现一个又一个新奇的语言世界,带领他们去领悟、探索和分析,并产生全新的体验,更真切地感受人生和世界。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段是:“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不少学生对最后一句中的那个“却”字往往视而不见,其实这个“却”字蕴含着作者极为强烈的愤慨之情。前面两个事实,尽管不能据此而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结论,毕竟尚可理解,正如下文所说,信“地”信“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虽渺茫,寄予一点希望也还多少有点道理,而“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可就荒谬绝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却也是事实”。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却”字到了鲁迅先生的手里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支尖锐的投枪,把握这个“却”字,就可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思想感情的脉搏,可谓一字千金。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一一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2、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言语之途》,《福建教育》,2004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