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体育伤害的责任问题

2019-09-10张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

张伟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问题,对于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较弱,体育课以它的特殊上课环境往往就会使学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课堂环境开放,小学生运动较为剧烈,并且小学生对于安全的问题不能形成较强的意识,考虑安全后果的能力也比较弱。在长期的研究和调查中,我们发现,要明确小学体育伤害的责任问题就必须要分析小学生发生体育伤害的原因,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来定夺责任的归属问题。本文还对小学体育教学中防止发生伤害事故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包括增强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还要增强体育教学的投入,加强体育教师关于体育伤害责任意识的培训。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伤害、责任问题

体育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在学生学习的各个时期,体育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体育教育通过身体活动和一些其他辅助性手段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育由于在户外进行的特殊性,体育教育要比其他在室内教学科目存在更高的意外发生率,尤其是在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外界的理解和认识能力较弱,还不能考虑到某件事情和某种行為的后果,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发生伤害的几率高于其他阶段的体育教学阶段。而体育伤害难免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发生的伤害,这个责任就必须要根据相关的规定来定夺责任地划分。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伤害事故案例展示

在某校的体育课堂上,老师对自己教学的班级进行点名后,开始教授学生热身运动和一些简单的广播体操动作。在训练的过程中,一位女生由于脚步不齐,摔倒在塑胶跑道上,脸和下巴先着地。这位女生还带着眼镜,眼镜也被摔出了场地。见此状况,老师赶忙跑上前去将这位女同学扶起来。此时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女生的下巴已经开始流血,甚至下巴有被摔破很大一个口子的迹象,老师赶忙用纸巾将女生的下巴捂住止血,同时拨打校医院电话和120。随后校医院医生到达后为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包扎,120救护车将学生接走,并马上安排班主任跟随救护车,并且联系学生家长。在班主任的陪同下,学生在医院进行了紧急的手术缝合,随后住院。事后,家长以学生的事发地是在学校为由,向学校进行索赔。校方根据《学校校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的相关条例,与律师沟通,请医生鉴定,继而与家长针对医疗费赔偿进行友好协商,圆满地解决了这一体育伤害事故。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

(一)学校原因

首先,学校是属于一个教学的地方,学生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里面来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校里面学习到知识,但是首先是以学生的安全为前提的。小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如发生事故,首先发生的场所就是在学校,由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生摔倒是在跑步的过程中在塑胶跑道上摔倒的,普通的摔倒一般不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学校应该就此反思,学校的塑胶跑道是否存在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其次,学校作为一个法人,也作为一个责任人,在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的时候,学校就有了义务和责任来保护学生的安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识是目的,但是安全是最基本的,学生要是没有安全保障,学习也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学校必须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要通过各种措施来保护学生的安全,尽力消除一切可能威胁到学生安全的隐患。最后,学校体育投入设施少。在一些学校的体育建设中,由于财政资金的来源较少,大多数依靠政府的拨款,学校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更新学校的体育器材,修缮操场和运动场等。

(二)老师原因

第一,有的体育老师职业素养有待加强。受传统的教育观念限制,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未对学生进行一些准确的身体、心理体检,没有针对小学生的特有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准确地分析,并由此来制定出准确的课程规划。第二,有一些体育老师自身存在一些局限性,自身不具有对安全问题发生的预见性。事实上,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安全问题都是可以预见的,体育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急救知识,还有对一些学生的运动动作不规范等问题也可以及时的发现。

(三)学生原因

第一,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对世界好奇心强的时代,一旦离开了教室,学生们就开始释放天性。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动的年纪,求知欲强,表现欲强,学生爱玩、爱闹、爱跑、爱跳,这些就会极大增加发生伤害的几率。第二,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健全,安全意识薄弱,身体平衡性不好,身体脆弱。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都不强,纪律性较差,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

三、确定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事故责任主体的策略

(一)学校责任主体

学校在接收学生时,就负担起了学生在学校的安全问题的责任。因此,学校要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及时地清理和修缮,要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定期地检修和更新管理。积极在校内做好体育课安全文化宣传,定期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课。在学生入学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检,建立学生的健康信息档案,对学生的安全问题要建立起防患于未然的机制。

(二)体育老师责任主体

体育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正确对待学校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并且老师要做到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活动,教育学生在体育课中面对突发性问题要怎样去解决。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上体育课要着运动装。

(三)学生责任主体

作为学生自身,虽然处于身心正在发展的阶段,但是还是要加强自身对安全的意识程度,平时在遇到一些有关体育安全方面的教育书籍和影片时应该多加留意,增加自身安全意识。在进行体育教育前,要形成自己的体育课习惯,着运动装,着运动裤,在体育课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出现一些可以避免的安全问题出现。平时还要加强自身的训练,加快自身身体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在学校组织安全教育时认真学习,记住学校医务室的地址、电话等,保持自身对安全的警觉性。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户外的运动和锻炼来保持身心的健康,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的期间身体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放松和休息。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作为相关责任人必须要先做好自身的工作,从源头上降低学生发生体育伤害的几率。作为学生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平时加强训练增强体质,降低发生伤害的几率。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加强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并且加强责任主体对降低伤害发生几率的积极性,正确认识到问题的发生源头,积极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强.大连市初中生学校伤害事故现状的调查分析[J].大连师范学院,2008(10):78-78.

[2]田勇.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11):64-65.

[3]李海洋.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2):30-31.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浅析“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