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9-09-10孙李群
孙李群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自身的品格与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初中语文课程是开展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前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探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路径
初中语文课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道德观念,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師主要将教学重心放在学习成绩的提高上,机械的进行阅读、古诗等题型的训练,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课堂的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了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以学生的发展特征为出发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一、环境氛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坚强、乐观、自信的品格,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轻松和谐、积极互动的班级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时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就可以改变自身紧张、自卑等负面的心理情绪,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特点。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命、生命》这一课时,以班级人数为分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提出问题,使其共同探讨对“生命”的理解,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是展现自我,感受学习快乐的过程,在提问的环节中,多多提问成绩差且自卑的学生,使其感受自己受到教师的重视,树立学习自信心,确保学生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二、教学目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备课期间,教师在掌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思考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点,使二者进行充分的结合。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下,主要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的自我情感。在新课标理念下,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感受,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上。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丑小鸭》这一童话故事中,在树立教学目标中,就要培养学生无畏艰难险阻,即使备受世人冷眼,只要不畏风雨,就会走向成功的道路,成为白天鹅,从而告诫学生,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只要有信念,就会有所成就。
三、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的多知识点,都可以用作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使教学内容、心理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初中语文课本中,许多故事与人物都可以作为榜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为了加强故事的渲染力,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情景再现,加强文章的渲染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时,文章内容主要讲主人公因为胆怯,在与伙伴进行悬崖攀登的过程中,无法前进与后退,通过父亲的鼓励,树立自信心,成功爬下悬崖。教师可以将这一内容作为切入点,使学生明白在面临险境的过程中,要勇敢、自信,将其分解成不同的小困难,一步一步的解决困难,使自己脱离险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音频、视频的方式,寻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素材,将故事情境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在无形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品格与意志。
四、教学评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中涉及的人物、故事等蕴含哲理性的文章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出现偏差,针对出现价值观偏差的同学要进行思想引导,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在讲解人教版教材《鲁宾逊漂流记》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评价鲁滨逊这个人,在点评中,使学生了解即使身处绝境,在黑暗、孤独、恐惧的困境中,只要拥有刻苦奋斗的精神,一切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也包括教师、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尽量使用积极向上的语言,尤其是针对一些进步较大的差生,可以对其进行语言奖励以及物质奖励,从而有效的避免其产生自卑心理,树立学习自信心。在评价的过程中,禁止使用带有侮辱色彩的语言,否则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会使其产生叛逆心理。所以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评价方式,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言传身教的教学理念,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探索相应的教学内容、掌握正确评价方式等措施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聪聪.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4):62-64.
[2]汤昊.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教书育人,2018(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