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语文教师的“三观”
2019-09-10钱卓玛
钱卓玛
摘 要: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下的新型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大语文观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建构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教学观,树立“人本化”的教育思想的学生观。
关键词: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语文教师
新时代造就新观念,新时代要求我们破旧立新。唯有这样,才能推动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作为承担着祖国优秀传统文明和语言文字传播重任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是改革创新的历史潮流中勇立风口浪尖的弄潮儿,是顺应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的领头羊。
要真正扭转语文教学因循守旧的局面,复兴民族语言文化,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要紧紧握牢语文教学改革的这根红线,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前进方向,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积极、热情、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入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维,用大语文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以全新的教学风貌呈现在语文教学的阵地上。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这句话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定性为人学的范畴,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语文作为我们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把作为母语的精神内涵渗透整个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而渗透进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莘莘学子灵魂的支架,成为他们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奠定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过去的语文教学当中,我们侧重于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让识文断字的技能和文从字顺的表达占据了整个教学过程,更有甚者,把应试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指挥棒,在课堂上急功近利,教学活动只停留在应试的方法和技巧上,让投机取巧的伎俩取代了诗情画意的文字涵咏。这样的语文教育,不要说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连语文学科的基本的人文性的丢了,哪里谈得上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哪里谈得上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诚如新课程标准阐述的那样,语文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每一个学生把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当中培育起来,油然而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敬仰。指导学生在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语感,让学生逐步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识文断字、阅读理解、口语交际、文字表达的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品德修养的培育和审美意趣的提升,发展其个性,健全其人格。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一花一木总关情”,生活处处有语文。让语文融入生活美化生活,浓郁的文化气息熏染着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丰富语文,多彩的生活内容充实着我们诗意盎然的语文。
二、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教学观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语文学习的特点,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他们各自的心理需求,注意保护好青少年时期特有的好奇心以及旺盛的求知欲,全面调动他们的求学意识,充分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内容,按照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青少年的心理规律设计评价方式,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于教学活动的每一级层面上。
作为一个合格的新型语文教师,要彻底摒弃以往传统教学中那些单调型、机械式、程式化甚至“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全新的、包容的、互动的、自主的、开放的课堂理念成为语文课堂主阵地上最锐利的武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培育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积极的学习品质。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要抓好抓牢,想要让学生自主自行主动的学习,那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也正是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所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对学习“好之”进而“乐之”,课堂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反之,没有学习兴趣必然将失去学习的动力,无法做到主动有耐心的去学习。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法得当有效,更要激情满满,持之以恒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三、树立“人本化”的教育思想的学生观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是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有效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母语教学对学生的深远影响,树立“人本化”的教育思想,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向着启迪人、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培养人的方向展开。
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个青春萌动个性张扬的少男少女,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子来塑造个性不同情趣相异的学生,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个性魅力和志趣爱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朝著适合自己志趣爱好的方向成长,成才。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充分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塑造成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我们教师要把语文课堂锻造成青少年神往的艺术殿堂,营造浓浓的人文气息,打造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愉悦,感到幸福。
参考文献:
[1] 王玲, 唐红波, 郑雪. 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广州、澳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1).
[2] 王景芝[1], 赵铭锡[1]. 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3).
[3] 刘翔平, 顾群.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04, 16(4):61-65.
[4] 岑国桢. 教师应具有心理学“三观”——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0(10):6-7.
[5] 彭仁芝 .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三观”教育的意义与方法[J]. 教师, 2017.
[6] 时礼琴.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三观”的转变[J]. 新课程(中学版), 2009(12):3-3.
[7] 姜新财. 从"三观"的视角省思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J]. 林区教学, 2010(6):25-27.
[8] 杨建军, 闫仕杰, 王艳景, et al. 高校教师党员三观教育路径探析——基于两学一做视角[J]. 知识经济, 2017(1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