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语区学生普通话语音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李颖

高教学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

李颖

摘  要:粤语区的普通话普及率虽然与全国水平持平,从标准度上来讲还是要差一些,声母、韵母、声调、韵律等方面都需要改善。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原则,经过针对性的持续练习,粤语区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会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粤语区;普通话;语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4-0099-04

Abstract: The coverage of Putonghua in Cantonese area has equaled the average level in the whole country, but it is not so standard. The defects in the initials, the finials, the tones and the rhythm all should be improved. The Putonghua level will upgrade to a higher level through the continuous and targeted training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raining principles

Keywords: Cantonese area; Putonghua; pronunciation

一、概述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的加速,国民越来越意识到普通话的沟通能力及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对自身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自主选择使用普通话,且使用的场合也越来越多,因此,普通话的普及率较之以前确实提高了不少,然而,余玮奇(2018)《国民普通话能力的基本状况与发展态势》中的调查显示,自報普通话能力“很好”的仅占15%,普通话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口语表达能力是最首要的方面。

《广东省经济特区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7)数据显示,广东经济特区的普通话使用程度与全国其他地区大致持平,深圳、珠海等地使用普通话的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普通话有逐步替代汉语方言成为经济特区家庭和一般社会生活的主要交际语的趋势,然而“会说”和“说得好”却是两码事。“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普通话”,粤语区学生分担着“普通话重灾区”的帽子由来已久,这使得他们对训练普通话提不起兴趣,部分老师对训练粤语区同学讲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似乎也不那么乐观,然而依笔者在广东地区高校教学普通话这五年来的经验来看,他们讲不好普通话的原因是发音问题,而粤语区同学说出流利的普通话不是遥远的梦,就在大家唇齿之间,在有针对性地持续不断地训练中。

粤语区同学的语音面貌,总的来说,声韵调都有一些需要改善之处。下文从声母、韵母、声调、韵律等四个大的方面来讨论。如果这几个问题能够突破,那么学生们的普通话语音面貌会有很大提升,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水平就不成问题。

二、粤语区学生发音问题及教学策略

(一)声母的发音问题

1. 关于舌尖后音的发音

舌尖后音即“zh、ch、sh、r”。这组音发音不准是粤语区同学对于普通话语音问题自我评价中最严重的发音问题。然而,也许同学们已经有更多地认识,对于如何发出标准的音也早有耳闻,因此训练时还是容易找准发音位置的。相对于那些没有被充分重视的发音问题来说,发出相对标准的音难度不算太大。在没有其他干扰,比如需要思考说话内容的情况下,标准地朗读也是不难的。可是在自由说话或日常聊天时已纠正正确的发音会出现忽闪不定的情况,因此,舌尖后音的发音训练重点在坚持,使翘舌音进入日常口语中并使正确发音成为习惯,而不是“会不会发”的问题。教师们可以通过音素训练、音节训练、绕口令训练等机械性练习纠正发音,而后在朗读和说话中不断强化。

2. 舌面音的发音

舌面音即“j、q、x”。这是不容易被察觉实际上问题很大的一组音。“j、q”为舌面塞擦音,发音时气流冲破舌面与硬腭形成的阻碍摩擦而出,学生在发音时发音部位往往靠前,几乎到了舌尖部位。“x”是舌面擦音,发音时舌面与硬腭不直接接触,形成细小的缝隙,气流从缝隙摩擦而出。因为发音部位比较靠前,加上发音时上下齿习惯性地并齐,这时舌头部位碰触的不是硬腭而是上齿或下齿的齿背,使得他们把“x”发成了“s”,于是“j、q、x”就发成了“女国音”。

针对这种情况,训练时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找寻发音部位,二是将上下齿错开,使舌尖“无藏身之处”。具体可以这样做:(1)第一种方法是上下大牙用力咬合后发音,如此可错开上下门牙。保持用力咬合状态,然后通过模仿示范音,找寻发音部位。(2)第二种方法是做出“地包天”造型,然后模仿老师发音。两种方法,都能适用于部分学生,因人而异。如此反复训练,可有效降低发出z、c、s的概率。

3. n、l的发音

“n、l”这组音问题比较大的是,很多同学发不出“l”音,或发“l”时常常带着鼻音。“l”为边音,发音时气流需从舌头两边或一边通过,为了帮助同学们感受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可以让他们在发音时有意夸张地闪一下舌头,舌尖甚至可以伸出口腔,如此反复,多做练习。

(二)韵母问题

1. 前后鼻音的问题

前后鼻音的问题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只会发前鼻音或者后鼻音,所有的鼻音韵母就被发成了一种,或前鼻音,或后鼻音。一种是前后鼻音都发不清楚,发出的音介于两者之间,发的前鼻音带点儿后鼻音,后鼻音带点儿前鼻音。这组音是通过控制软腭的升降发出来的,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发出后鼻音,因为软腭位置靠后,发音动作的展示不够直观,只能从旁辅助,帮助学生找到发标准音的感觉,具体可以这样做:

发前鼻音时,唇角往两边咧,控制开口度,不能太大,同时夸张舌尖韵尾的收音动作。发后鼻音时,唇角切忌往两边咧,尽可能地增加开口度。有些同学因为受到-m韵尾的影响,发后鼻音时容易闭唇收音,使发音变型,这一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在成组的前后鼻音中,“in-ing”是学生们最容易发错的,不论是“in+ing”还是“ing+in”,如“心情、心性、邢欣”等,对他们来说都比较难。在训练时可用其他鼻音引导,先发“an、en、un…”后带出“in”,先发“ang、eng”后带出“ing”。

2. 个别音位发音不准

个别音位靠后属于区域性的发音不到位,即在某一区域存在的发音问题,潮汕学生受方言的影响,[a]音位发音靠后,若此音位出现在后鼻音中,因为发音靠后,导致在语流衔接时不连贯,出现“顿跌”现象。

eng与b、p相拼时常常被读成bong、pong。

撮口呼与齐齿呼混淆,如“起居、吸取、屈膝”等音节的韵母发不清。

3. 发音饱满度的问题

单元音韵母的发音受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圆唇与否的影响,发音时必须准确定位。粤语区同学单元音发音饱满度不够主要原因是开口度不够,比如“e”音容易被发成“i”,比如“ze”会发成“zi”,“zhe”会发成“zhi”,“se”会发成“si”,“re”会发成“ri”等,这时需要提醒学生嘴巴稍微张开一些。复元音的发音需要发出从一个音素到另一个音素的滑动感,这样才能从开口度、音长两个方面保证发音的饱满度。复韵母的滑动则需要通过延长发音过程,帮助学生体会复元音和相近的单元音的不同,比如[ai]与[?覸]。

4. 儿化的问题

儿化是在一个音节的韵尾增加的一个卷舌动作,这是粤语区同学普通话中基本上不会出现的一个语音特征,其发音虽有规律但比较繁琐,对于以训练普通话为目的而非汉语文学专业学生来说,详细的理论知识讲解是没有用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反复跟读获得一定语感,并最终形成习惯。也可以通过指定具体的儿化音节替换到学生已经习惯的一些音节,如较之“这儿、那儿”,粤语区学生更喜欢说“这里,那里,这边,那边”,可强调让學生替换。再比如下面这些音节也是很容易吸收进口语的高频儿化词,可鼓励学生尝试:小孩儿、玩儿、一点儿、有点儿、一会儿、花儿。

5. 拼合问题

有些同学发声母时没有问题,发韵母时也没有问题,可是声韵拼合时就不同了,比如有些同学可以发对“z”,也可以发对“u”,可是“zu”就常常会发成“zhu”。有些同学能发对“zh”,能发对“ui”,可是“zhui”就会发成“zui”。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发声母时发音器官的控制不得力,容易受到韵母的影响,一是声母的本身就不够准确,像这样的情况,在纠正声母发音正确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控制发音器官从声母的位置滑到韵母位置,突出滑动过程,老师在示范时应尽量夸张发音过程,让学生的感受更直观。

(三)声调问题

1. 基本调值的把握

粤语区同学对于声调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发音时无从把握。感性认识的缺乏主要是因为粤方言的声调与普通话声调有较大差异,且不说数量上的不同,从调型上看,粤方言中声调大多是单向的,或升或降,没有像普通话上声(调值为214)这样的降声调;从升降幅度来看,粤方言也没有普通话那么大,于是他们对于普通话的声调缺少语感,方言的声调习惯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普通话声调的认知。粤语区同学的声调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问题上,阳平调攀升幅度不够,没有升到5这个点,大多是23、24或34。上声没有降下去或是降下去后升不起来。去声没有降下去,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强调,一个是调值的点要读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延长音长帮助同学们感受。

2. 变调的问题

跟基本声调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变调,主要涉及到上声字的变调和“一、不”的变调。上声字的变调情况是:如果是“上声+上声”格式,则第一个“上声”变为“阳平(35)”,若是“上声+非上声”格式,第一个“上声”则变为“半上(21)”。若为“上声+轻声”的格式,则上声的变化比较多变,而且就目前的发音情况来看还很难规范。“一”只有在用作“数词”时才发阴平(55),在去声字前读“阳平(35)”,非去声前读去声(51)。“不”在去声字前变为“阳平(35)”。特殊格式的声调问题,如“丹丹”“悠悠”后一个音节有两种读法,一是原调,一是轻声。像“AABB”式的词,如“漂漂亮亮,干干净净”格式相同,“漂漂亮亮”第二个音节读轻声,第三、四个音节读阴平。“干干净净”则都读原调。

3. 轻声的问题

轻声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轻声的调值具体是多少,其次是哪些词在哪些情况下读轻声。轻声的调值不固定,受前面音节的影响而出现变化,阴平和阳平后面的轻声读[2],去声后面的轻声读[1],若在上声后面则会提声调[4],从理论上掌握而后再练习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

词汇轻声是指一些口语词中的习惯性轻声,比如“漂亮、谢谢、西瓜、妈妈、看看、休息”等。普通话水平测试有一个说话题目是《我向往的地方》,这是粤语区同学的“雷区”,一个“方”的轻声在说话内容中高频地以“原调”出现,导致错误超过15个,语音档下降一级,这样就很吃亏了。语法轻声指在语法分布上比较有规律的轻声情况,名词或代词后面的方位词“里、上、下、边”等要读轻声。语气词要读轻声,如“它的干呢?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它所有的桠枝呢?……”。趋向补语同样如此,如“进来了一个客人。(‘个’在此处也读轻声)”。这些都需要学生们掌握。

由于轻声调值不固定,出现场合的弱规律性,只能通过反复跟读、说话训练,以强化语感,必要时再辅以理论上的解释。

(四)韵律方面

韵律方面最重要的突出的问题是词的轻重格式问题。词的轻重格式指的是在不受上下文或具体语境影响下,根据词语的音节结构,会有其特定的轻重格式,比如,双音节词若后一个音节不是轻声,轻重格式为“中·重”,如国家、法律、治疗等。三音节词有三种格式,第一种为“中·轻·重”,如差不多、西红柿、摩托车。第二种为“中·重·轻”,如为什么、老太太、胡萝卜。第三种为“重·轻·轻”格式,如朋友们、姑娘家、孩子们。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轻声缺失引起的格式偏离,二是无轻声的音节,一般都是前面的音节偏轻,后面的较重,而学生们读出来却相反。针对这种问题,无需过多理论的讲解,轻声的调值并不稳定,也不好体会,词语之间的轻重格式需要在不断对比中才有感觉,因此,还是需要反复训练以培养语感。下面是笔者搜集的一些学生们经常出现格式错误的词语:发音、印象、现象、漏洞、课程、进步、要求、现在。

(五)小结

总体来看,我们可以将具体教学策略梳理如表1:

三、教学原则探讨

从宏观上看,还有一些原则是教学训练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具体如下:

1. 强化肌肉记忆原则

语音训练,实际上是对学生以前发音习惯的矫正,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磨练。所以课堂上已经训练好的音要需要持续练习,这里的练习不单指马拉松式的练习,更要强调在发出准确语音的当下再反复找感觉。一下子发对了并不能说明会了,一般情况下,老师可以在纠正了发音之后,让他在保持发音器官不变的情况下再坚持两三分钟,直到肌肉酸痛而产生记忆,肌肉记忆的慢慢形成也是学生们发音慢慢改善的过程。

2. 注重平行变换训练

比如训练韵母“an”,不能单纯地训练an,可以将它跟所有能拼合的声母相拼并连在一起形成如“ban、pan、dan、tan、nan、lan、gan、kan、han……”这样的练习有点像“绕口令”,不像单个音节练习那么枯燥。同时,对同一个声母的出现环境反复练习,集中的练习提高了练习效果,可以有效地使动作内化为习惯。

3. 听说结合训练法

虽说语音训练以“准确输出-说”为目标,但从语言学习角度来看,准确的输出是以大量的输入为基础的,因此,对标准语音的模仿在语音训练中非常重要。“听”的另一方面是鼓励听有瑕疵的语音并进行矫正,在这个过程中检验学生对标准音的感知,这样对自己发音的缺陷也会有更多地认识,从而可以在没有教师指导下自我矫正。

4. 注意循序渐进

语音结构是有层次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音素,其次是音节、词语、节拍、句子、更大的语流。因此在训练时,也应该遵循从“音位-音节-词语-语流”的顺序,从易到难,由易到難。训练形式上也可以从朗读开始,后过渡到自由说话,重在坚持。

5. 游戏调节法

通过游戏使发音习惯内化并能在日常语言交流表现出来。众所周知,读出标准的语音跟言谈中说出标准的语音之间是有距离的,朗读属于机械性练习,而自由说话属于应用型的练习,难度相对较大,但这个内化过程又是重要且枯燥的,因此老师在训练时可以设置一些游戏环节来调节气氛,避免枯燥的操练,比如,将学生分组,每个同学随意写一个词并用该词顺着小组的故事线索继续编故事,笔者上课时曾用过这种方法,大家非常喜欢。讲轻声和儿化时,让学生们将轻声或儿化连缀成句。

在国家大力推普的激励下,粤语区同学训练普通话的热情是有的。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粤语区同学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定会有很大的改善,摘下“普通话重灾区”的帽子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黄年丰,李莉亚.广东省经济特区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语言战略,2017(2):10-17.

[3]宋桥欣.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M].商务印书馆,2017.

[4]俞玮奇.国民普通话能力的基本状况与发展态势[J].语言文字应用,2018(2):99-107.

[5]邵静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上)[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6]邵宜.广东省普通话二甲测试员专业性问题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09-116.

[7]周小兵.粤语区人学说普通话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卓燕华.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151-153.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语音
微信语音恐惧症
SCHMID语音交换系统维护与维修案例浅析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疯狂编辑部之不好好说普通话的后果
对方正在输入……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微软语音识别错误率行业最低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