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2019-09-10李贺杰
李贺杰
摘 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炎黄子孙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到震撼,受到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慢慢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那么怎样有效的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这种传统文化呢?
关键词:语言;传统文化;教材;积累;精神;修养;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句话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下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
一、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资源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语文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重视其基础作用,同时善于深度挖掘教材,拓展文化教学资源。比如教学中理解“程门立雪,凿壁借光”等名人故事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传统文化中形成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阅读奠定学生的文化积累,为学生写作及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的诵读教师可以借助语言文字,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
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国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传统节日教学活动有利于熏陶感染师生的人生观,提升传统文化的深度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点滴的积累中不断完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欣赏水平。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学习内容。因此,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共同受到启迪和熏陶。教师还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生成长中起到的作用,提升传统文化的深度广度,发挥其德育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过程中得到人格的提升。比如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的》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蒸和怀念亲人是引导学生诵读王禹俏的《清明》等诗篇。总之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将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再比如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有哪些诗歌、名词等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要将主流价值观渗透于教学全过程,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人的思想,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提升和价值取向的完善。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鼓励、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同时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让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三、感悟文化意蕴、增强民族精神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了解人类文化的精华。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带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教育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再如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参观,感受历史,增长见识;开展寻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调查家乡的风俗文化,考察家乡的历史古迹等,弘扬乡土文化。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语文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开放、高效的课堂氛围。如利用音响设备等为学生朗读古文配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挥潜力,品味文学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宣传栏或者教学楼的主要位置悬挂古典诗词或者名言警句等,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行为习惯;在班级设置“文学角”,学生把自己的文学著作拿来与大家分享;还可以通过板报展示学生的文学创作,让教室充满诗意和书香气息。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核心理念是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要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要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傳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品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不是完全通过说教和灌输来实现,语文教师必须要熟悉教材以及教材外的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自我体验、归纳和提升,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