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初探
2019-09-10罗玲
罗玲
摘 要:小学数学知识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采用多样化解决问题方法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内容之一。而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思维、探索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采用多样化解决问题方法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意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并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1]。从这一角度来看,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小学生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多个解决数学问题的路径,对于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可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具有促进作用。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形成较强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全身心参与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究中来,从而掌握从多个角度出发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优化数学问题的提出方法,营建生动、有趣、真实的情境,从而实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小学生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例如,在“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点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准备21本练习册,同时班长手中已经拥有5本练习册,而学习委员手中也已经拥有4本练习册,那么教师手中的21本练习册怎样分配才能够促使班长手中练习册的数量是学习委员练习册数量的2倍。
这一数学情境具有一定趣味性和真实性,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对数学问题探索的积极性,小学生在全身心参与到数学问题探索当中的过程中,会通过乘法计算、数数等多种方式寻求答案,最终找到最为便捷的计算方法。這一过程中学生应用了多样化解题方法,对于学生加深对“倍数”知识的理解、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都具有促进作用。
(二)合理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小学生数学问题探索的好奇心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问题悬念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展开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相关知识点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鸡兔同笼”这一经典数学题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将一个笼子中兔子和小鸡的图片播放出来,并生动的描述笼子中小动物的脚一共有40只,头一共有15个,那么这一笼子中兔子和小鸡各有多少只[3]。这一数学问题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索中来,解答过程中会应用假设、估计等多种方法,最终教师进行最为便捷解决问题方法的讲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三)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数学教学
数学知识本身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将生活实际同数学知识进行紧密的融合,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得到实践能力的锻炼,更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出发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基础。
例如,在“应用题”相关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去文具店购买文具的情境引入课堂,假设需要购买圆珠笔的数量为4支、购买笔记本的数量为6本,其中圆珠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为1.8元/支和4.5元/本,那么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积极性,学生可以将自己购买文具的经验融入到应用题解答过程当中,并逐渐探索出“4.5×6+1.8×4=34.2元”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4]。由此可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为小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探索多样化解决问题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合理设置问题悬念、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数学教学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出发展开数学问题的探索,为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贞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242.
[2] 彭磊山.基于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教育观察,2018,7(14):96-97.
[3] 黄盛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案例分析[J].名师在线,2016(0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