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峙村河水库铁、锰季节性超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9-09-09黄庆

环境与发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措施

摘要:南宁市峙村河水库是南宁市备用水源之一,本文以近三年来的和铁、锰监测数据为基础,从多方面探讨和分析水库水体中铁、锰季节性超标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铁、锰超标;原因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7-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7.023

Abstract: The Zhicun River Reservoir in Nanning City is one of the backup water sources in Nanning. Since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the iron and manganese in the Qucunhe Reservoir have exceeded the seasonal standard.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iron and manganese in the Qiancunhe Reservoir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asonal excess of iron and manganese in the reservoir water body,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iron and manganese exceeding the standard in the reservoir water body from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sources. Governance measures and measures.

Keywords: Iron and manganese exceeded the standard; Cause analysis; Measures

峙村河水库位于南宁市安吉镇永宁村,是一座以人饮、灌溉为主并兼具防洪工程的小型水库。峙村河水库作为南宁市的备用水源,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当前水资源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南宁市水资源管理服务中心配合南宁市水利局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本文根据监测结果,对峙村河水库铁、锰超标原因进行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1 水质现状

峙村河水库水质整体感官较好,水体清透,无异味。南宁市水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从2016年4月开始对峙村河水库的铁、锰指标进行持续性监测,根据水质监测报告,发现库区整体指标良好,但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的铁、锰指标,出现季节性超标的现象。

根据监测结果,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峙村河水库的铁、锰进行评价。峙村河水库的铁、锰监测浓度在2016年4-11月均低于标准限值的0.3mg/L、0.1mg/L,2016年12月-2017年1月,铁浓度达到0.27 mg/L,接近标准限值;锰浓度达到0.32-0.56 mg/L,超过标准限值的2.2-4.6倍。2017年12月-2018年1月,铁浓度达到0.85-0.88 mg/L,超过标准限值的1.8-1.9倍,锰浓度达到0.32-0.56 mg/L,超过标准限值的2.2-4.6倍。2019年1月,铁浓度达到0.31 mg/L,略超标准限值,锰浓度升高至0.74 mg/L,超过标准限值的6.4倍。监测结果表明,峙村河水库的铁、锰浓度每年冬季持续出现超标现象,而后随着气温回升,又恢复至标准限值以下。铁、锰浓度变化趋势见图1。

2 铁、锰季节性超标原因分析

峙村河水库周围为山地,植被较好,其主要来水水源为自然降水,水库周边无农业污染源,以下从多个方面对铁、锰季节性超标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库区水体铁、锰来源分析

峙村河水库于20世纪70年代竣工,建成时间长,水库底部存在一定厚度的淤泥层,淤泥中有机质及金属元素的富集、溶解会造成水体污染。

2018年,南宁市水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对峙村河底泥进行试点分析。根据对淤泥样本的初步化验成果,以西江水系土壤中铁、锰含量的背景值为标准评价,峙村河水库底泥铁、锰元素含量均值约为31156mg/kg和2554mg/kg,大于背景值的10140mg/kg和240mg/kg,初步确定水库底泥中锰、铁沉积浓度较高。

2.2 季节性气候影响分析

夏季时,水库水温分层明显,上层水温较高,并且由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水体溶解氧较高,铁、锰等金属元素被氧化成高价离子沉积在底部。南宁市地处亚热带,高温时间长,铁、锰离子以较稳定形态存在于水库底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进入寒冬时,表层水温下降,水温差异变小,水体流动加快,底部的铁、锰向水体上方扩散,并随着氧容量的降低,铁、锰离子由较稳定的高价离子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低价离子释放出来,造成季节性超标。

2.3 外源污染影响分析

峙村河水库集雨面积大,库区范围涉及面积广,其主要来水水源为自然积雨,库区周边以马尾松林、旱地为主,库区集雨面积内的水土流失,造成有机污染物及本底土壤中的锰、铁等金属元素随地表径流汇入水库富集,对库区水质的铁、锰超标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对策及防治措施

峙村河水库作为南宁市备用水源地,对水质进行改善,研究并探讨铁、锰季节性超标的防治措施,对城镇居民“喝上放心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1 内源治理

3.1.1 底泥原位处理

底泥原位处理或原位修復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在原地对底泥进行处理或修复。

(1)物理覆盖。底泥物理覆盖是指在被污染底泥上铺设一层或多层覆盖物,使被污染的底泥与水体隔离,防止底泥中的污染物释放进入水体。清洁砂子、人工沸石、水泥、土工织物等均可作为覆盖材料。物理覆盖适用于占地面积较小,地势较为平缓的水体底部。

(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用化学药剂对底泥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固化、沉淀等来实现降低水体污染的目的。2017年,我市以罗伞岭水库为试点,以稀土化合物复合材料通过吸附沉积、水解等作用,使重金属沉降固化,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化学处理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投放过程可能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上游水量大时易造成化学药剂流失。

(3)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通过生物的代谢活动消耗污染物,使水体环境得到部分或完全恢复。藻类、浮萍、石莲花等植物能吸收水中和底泥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还可以大量富集重金属。生物修复具有不损害原有生态的优点,但影响生物生长的因素较多,需多组合优化才能发挥其水质净化效果。

3.1.2 底泥异位处理

底泥异位处理是指采用疏浚技术,把受污染的底泥输送移动至其他地方处置的方法,以减少底泥污染物释放从而减小对水体的污染。

(1)干床疏浚。干床疏浚是在疏浚前水体抽干,然后使用人工或机械设备将受污染底泥输送至他处进行另行处理。干床疏浚适用于水体规模较小的湖、库。干床疏浚因挖取深度较大,需考虑疏浚对原地表土层的破坏是否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2)带水疏浚。带水疏浚是依靠带水清淤设备,将受污染底泥输送至岸上处置地点另行处置,达到减少水体底部污染物的作用。无论水体大小,均可采用带水疏浚的方式进行底泥清理。2015年,国内自主研发了一种气动吸泥泵生态清淤船,具有无二次扩散污染、底栖生物依赖层保护完好等特点,目前已在江苏长漾湖生态清淤工程、福建省泉州市山美水库底泥环保清淤等工程上得到良好的应用。

3.2 外源整治

峙村河水库由于水域面积较广,集雨面积大,建议在集雨面积范围内增加对枯枝落叶的打捞,尽可能较少有机质进入水体。同时,还可考虑对水库集雨面积范围内的树种更替为水源涵养林,有效保持水土,减少含铁、锰的表土进入库区水体造成污染。

4 结语

峙村河水库为南宁市备用水源之一,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通过探讨峙村河水库铁、锰季节性超标原因,进一步优化实施峙村河水库底泥无害化处理,改善峙村河水库水质,恢复水体基本功能,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翁国永,叶素红.长潭水库铁锰超标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510+513.

[2]黄梅芳.水库铁、锰超标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海峡科学,2006(6):50-52.

收稿日期:2019-05-25

作者简介:黄庆(1981-),女,壮族,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水資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船舶碰撞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小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WTO:新增贸易限制措施 创2008年以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