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9-09-09车彦娟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脑出血

车彦娟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脑出血疾病患者50例,均分两组后,行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较对照组80%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具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予以使用。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护理;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093-01

脑出血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脑溢血,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在对脑出血患者开展对症治疗的时候,还需要对护理干预引起足够重视,选择最为科学且合理的方式辅助治疗,促进康复。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25例。研究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之比为15:10,年龄58-80岁,平均(70.01±3.57)岁,出血部位:脑干10例、脑叶7例、小脑8例;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之比为13:12,年龄60-81岁,平均(70.11±3.21)岁,出血部位:脑干9例、脑叶10例、小脑6例。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对比(P>0.05)。纳入标准:(1)符合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2)由本人或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3)此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并发症疾病者;(2)伴有心、肝等重要器官疾病者[3]。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实时观察监测病患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按时对患者的病房清理打扫并消毒,同时进行饮食以及用药等指导。研究组:将对照组护理内容作为基础,并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如下。①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其余护理人员为组员,在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相关入院指导,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评估、常规身体指标检查,并告知在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等。②入院第1天护理:患者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患者家属进行医院环境、主治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相关情况介绍,让患者对病区的设施有一定了解,为其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同时护理人员应和蔼亲切地同患者进行交谈,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实施脑CT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详细临床记录等。③入院第2天护理:入院后第2天」应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在术前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加以评估后,进行手术时间的协调,尽快安排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护理人员应将所需医疗器械、药物准备充分,并在术中积极配合术者各项操作,对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观察其有无异常情况发生,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④入院第3天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方案,让患者食用脂肪、盐分含量低,高营养的软、流质食物,预防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应按时对患者的床单被褥更换清洗,帮助其进行皮肤擦洗,避免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防止有口臭。另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床上的大、小便训练指导,对尿潴留等并发症加以预防。⑤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按时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巡视,遵医嘱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对症处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重视患者情绪变化情况,从而具有针对性的予以心理干预,帮助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以及树立康复信心;另外,还需要对其进行拍背、翻身等的临床护理操作,避免其发生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并详细临床记录。日常生活能力判定标准[4]:使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好。护理满意度[5]:选择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判定,划分为I度满意、II度满意、III度满意,分值为0~100分,分别对应≥90分、60~89分、<60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对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100%较对照组80%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具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脑出血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患者在发病后常伴有意识模糊、肢体麻木以及智力水平减退等的并发症,会对其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临床上必须予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并促进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最早由1985年美国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率先实施,并于实践中成功证实临床路径可降低高涨的医疗费用,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以医学理论为基础规划临床路径流程图,将护理常规规范化、合理化,动态监测患者病情,严格根据病程进展调控护理措施,打造最贴近患者需求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护理干预模式,改善医疗质量,强调持续医疗看护,弥补常规护理空白,预防医疗纠纷,控制医疗成本,提升护理满意度。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临床护理路径在总体上的护理内容更加具有严谨性,也更加的标准化与程序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临床护理路径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将循证医学与整体护理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在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可对护理内容不断的调整与改进,并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获得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黄嫒.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02):162-163.

[2]张江梅,王春兰,王凤瑜.个性化健康宣教在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2):11-13.

[3]杨世彤.在急诊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06):1404-1405.

[4]崔翱,林容旭,张宝月,等.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6,27(03):506-509.

[5]王冠,鄭姣琳.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早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02):223-225.

猜你喜欢

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